• 49阅读
  • 0回复

军民友谊俱乐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11
第6版()
专栏:

军民友谊俱乐部
邝新芬
广东罗浮山山脚下一个小小的村庄里,有个部队战士和社员合办的农村文化室,当地群众亲切地把它叫着军民友谊俱乐部。
文化室干干净净地摆着毛主席著作和一批红色书籍,向阳的墙壁上贴着《学习王杰,一心为革命》的歌曲。俱乐部书籍中,有大批的革命战争回忆录,墙壁上还有“坚持四个第一”,“苦练杀敌本领”的标语,可以看出,在俱乐部的建设中,战士们花了不少心血。
在成立文化室以前,村里青年劳动以后,缺乏书看,也没有多少集体活动。他们是多么羡慕附近营房战士们有歌有唱,活蹦乱跳的业余活动啊!
角田头生产队的邻居,某部机枪连和社员们相处得一家人一样,战士们经常涉过一道浅浅的小河,帮社员担水、扫地、春种、秋收。但是,事情总是不断在发展,随着战士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深入,对拥政爱民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刻了。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帮助群众春种秋收,逐渐产生了帮亲人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思想觉悟的意念。正在这时,党提出了文化工作面向农村,占领思想阵地的号召,给他们指出了道路。他们马上买了八十多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和一些红色书籍送到角田头生产队,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了建立文化室的工作。还是文化室刚成立不久的一个晚上,战士们准备到生产队去的时候,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战士们毫不畏难,把抄好的歌篇揣在怀里,冒雨出发。但他们走到河边时,突然愣住了,原来深不没膝的小河被冲下来的山洪涨满,无法涉渡了,怎么办?能够回去吗?当想到社员们正在期待着他们的时候,战士们身上好象增加了力量,不顾一切地沿河向下游走去。他们绕了五里路,找到了桥,终于没有失约。当浑身泥水的战士从胸前掏出折得整整齐齐的歌片时,文化室沸腾了,社员们说,战士们送来的不仅是一篇红歌,还送给了我们一颗红心。就这样,他们终于办起了一个有声有色、受人欢迎的文化室。
青年们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慢慢地了解了战士们的精神世界。青年们想的很简单:白求恩一个外国人还帮助我们中国,素不相识的解放军战士把我们村当作家乡,我们在自己家里还不能帮助别人吗?村子里一天天出现了可喜的气象。队里分柴分米,人们不再是先往自己家里担,而是先给那些缺乏劳力的家庭担回去,也有些缺人担水的家庭的缸里,不知不觉被人添满了水。女青年朱曾娣就是这样模仿着战士,每天天不亮就摸着黑给一对老夫妇送水。一天,这位老大爷实在被感动得心中不安了,他抓住姑娘的手说:“曾娣,你这样好,大爷怎样谢你呢?”这位姑娘却毫不在意地说:“我不要谢,这是毛主席在叫我们做好事呀!”
文化室的积极分子不完全是青年,其中就有一个六十五岁的老汉朱李九。开始,老年人对俱乐部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他热爱解放军,他深信战士们不会办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他也走进文化室来了。起初,老人在这里听到了《九颗红心向祖国》和关于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故事,后来又学习《一切工作都是为革命》,和《为人民服务》,他的心逐渐开阔起来了。老人为生产队看两头牛,本来他以为以这样的年纪就算说得过去了,可是不知不觉地他感到自己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使,于是把牛交给老伴去放,自己每天跟着牲口去拾粪,每一个月都为生产队积四千多斤上好肥料。
社员们就是这样在生产队领导下,在战士们的帮助下,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树立了用大寨精神搞生产的志气。买化肥缺钱了,他们上山刈草,坚决不要国家贷款,盖积肥厕所买木材要几百元,他们到深山的林场里自己动手采伐,用了十几元也办成了事情;社员们还起早贪黑开渠引水,改善自然条件,去年这个一百二十多口人的小小的角田头生产队增产粮食五万斤。生产的丰收给文化室增添了光彩,社员们都说这里面有文化室的功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