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科学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相结合 我国研究利用岩溶获新进展 中国地质学会召开全国岩溶学术会议,总结交流利用岩溶经验,积极为生产建设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14
第2版()
专栏:

科学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相结合
我国研究利用岩溶获新进展
中国地质学会召开全国岩溶学术会议,总结交流利用岩溶经验,积极为生产建设服务。
新华社南宁十三日电 我国研究、利用岩溶(喀斯特)的工作取得进展。最近中国地质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岩溶学术会议,总结交流了这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会上提出九十三篇学术论文,并一致建议,把“喀斯特”这一名词改称为“岩溶”。
岩溶是水对石灰岩等可溶岩溶蚀后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在我国分布广、类型多,不仅造成形形色色的特殊景观,如桂林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的石林等,可供人们欣赏;而且岩溶地区有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的地下水;岩溶洞穴中的矿产以及溶岩中的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也是很宝贵的资源。但是,由于岩溶的形成和发展,破坏了地表径流的一般规律,出现“雨后受洪涝,雨过即干旱,修塘不盛水,建坝无水拦”以及“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的不利情况,影响了岩溶地区农业的稳产和高产。在开采地下矿产、挖掘隧道时,也往往会遇到岩溶地下水的袭击而造成严重灾害。在农田水利、道路、桥梁以及工业、民用等工程的建设中,也常常因岩溶的存在,而引起渗漏、基础不稳和塌陷等问题。
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工农业建设的发展,广大工农群众和科学技术人员为克服岩溶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展开了有成效的斗争。湖南、广西等岩溶地区的群众,采用既简单又有成效的“堵”、“引”、“蓄”、“爆”、“提”等办法,开发了大量的浅层岩溶地下水,并兴建了成千上万的水库、山塘和地下水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贵州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和工人群众一起,在因存在岩溶而被人认为绝对无法建立电站的河流上,成功地建起了水电站。经过几年的考验,水库一直不漏水,大坝屹立无恙。不少矿山与岩溶的矿坑水作斗争中,用“疏干”、“截流”、“防水”、“躲水”等办法,救活或者保住了外国专家认为无法开采的矿井。
我国科学工作者和工人群众在与岩溶作顽强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有关我国岩溶的丰富资料,在岩溶发育等基本理论上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在认识和研究岩溶的方法、手段上,最近几年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随着研究利用岩溶工作的发展,一支年轻的研究岩溶的科学工作队伍也成长壮大起来了。他们遵循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用《矛盾论》、《实践论》的辩证唯物观点,以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攀悬崖,走绝壁,探洞穴,终年累月战斗在岩溶地区。他们为缺水的岩溶地区人民寻找地下水源,积极参加农田水利建设和其他工程建设,受到群众的赞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