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首先是政治领导——评上海郊区争取农业稳产高产的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16
第1版()
专栏:社论

首先是政治领导
——评上海郊区争取农业稳产高产的斗争
上海郊区十县,十年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粮棉产量成倍增加,社员收入成倍增加,人们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些变化从何而来?有些什么重要经验?郊区广大干部从切身体会提出:突出了政治,促进了高产。
毛泽东同志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农村,“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十年间,上海郊区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农民,走过一条充满斗争的道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每前进一大步,都要经历一场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争,在政治、思想斗争中取得一次胜利。
领导农业生产,首先要抓思想工作、提高人的政治觉悟,而不能首先抓生产措施、催耕催种。上海郊区党组织,同全国各地党组织一样,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抓活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农民的旧思想、旧习惯,使他们的眼光从小块田、小家建、小集体,逐步扩展到大集体、全国、全世界;使他们了解过去为谁种田,今天为什么种田;使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的命运同集体、同革命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广大农民逐步培养成为一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农业劳动大军,成为上海郊区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农业经济,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这种经济的内部,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不仅有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更大量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小生产自发资本主义思想之间的斗争。这些斗争,表现在经营方针、管理制度、劳动态度以及个人和集体关系等等方面。这种斗争的发展,不仅决定着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决定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所有制的改变,并不等于意识形态的改变,人们头脑里的私有意识决不会轻易消失。这种种旧的思想如果不能获得彻底改造,必然会对新的经济基础发生腐蚀作用。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必须首先地、不断地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的头脑。
在不断提高农民政治觉悟的基础上,教育农民树立不断革命的思想,促进生产的不断前进,这是上海郊区发展农业的又一个重要经验。上海郊区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农民中普遍产生了“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这种小农经济的“小康思想”,使得农民看不到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经常在得到某种成就之后,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停顿下来。上海郊区党组织抓住农民的这些活思想,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揭生产斗争的盖子,摆矛盾,找差距,挖潜力,学习本地和外地的先进典型,从生产差距追寻思想差距,及时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打破自满停滞的观点,把生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度。
农业生产是人对大自然的斗争,必须不断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改造自然。上海郊区的同志们争取稳产高产的过程,就是不断运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在复杂的农业生产中,要想取得预期的胜利,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既要敢于革命,又要善于革命,严格遵守“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既要继承和发扬农民固有的传统经验,又要接受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既要充分运用已有条件,又要不断创造新的条件。这才能取得改造自然的胜利。
列宁说过,改造小农需要几代的时间。上海郊区的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要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不断突出政治,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小农思想。这当然是一个长期斗争过程。但是,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具有高度社会主义思想的农民队伍就会成长起来。
在农村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领导农民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不断革命,关键在于县委领导的革命化。有了一个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县委会,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才能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中的社会主义阵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