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怒海狂澜救海难——记上海救捞工人在大风浪中勇救遇险英国商船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17
第2版()
专栏:

怒海狂澜救海难
——记上海救捞工人在大风浪中勇救遇险英国商船的故事
长江口海面来的求救电
二月二十二日傍晚,寒流南下,北风呼啸,东海巨浪滔天。
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接到了一个求救电报:英国万吨商船“哈巴古斯号”在长江口海面上失事,请求紧急抢救。
一场抢救海难的战斗展开了。打捞局领导立即部署战斗,下达命令:正在吴淞口外待命的“救捞三号轮”,迅速开赴现场;正在码头上待命的“救捞一号轮”,做好抢救准备;刚调来的“生产二号轮”,也立即参加抢救工作。与此同时,一支由各工种组织的抢救队伍也很快组成。
救助船队在局领导干部带领下出发了;一个战前的动员会正在船上召开。党委书记范连芳同志向船员详细说明了这次抢救任务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有利因素和困难,最后说:“上级号召我们,要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临危不惧,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难船救起。”
救助人员勇气百倍
党的号召使船员们明确了方向,鼓舞了士气,各抢救小组立即热烈展开讨论,向党、向人民庄严宣誓:坚决完成任务!
潜水组的潜水员们表示:风再大,浪再高,气候再恶劣,也一定要潜入海底把失事情况摸清,堵住破洞;
机务组的机工们表示:在任何情况下,坚守工作岗位,保证机器开得动,不发生故障;
水手组的水手们表示:那里需要就奔向那里,保证跟得紧,配合得好。……
救助船队在前进,全体人员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一个共同的信念:“现在正是我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学习王杰、焦裕禄同志的彻底革命精神的时候,我们把平时练就的救捞过硬本领在今天使出来,再加上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勇气,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船队乘风破浪出海了。海面正刮着八级大风。他们航向正东,风向却是北偏西北,海浪不断从船舷扑上甲板。这样横在海浪里行驶,是航海大忌。为了免于倾覆,船队采用锯齿形的技巧航行,艰难地前进着。但船身还是大摇大摆,许多船员都晕浪呕吐,站立不住。然而,当他们一想到自己身上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时,振作精神,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老舵工严文彬,在这紧急关头,更感自己身上的重大责任,他紧紧把稳船舵,两眼注视前方,屹立在驾驶台上,一人顶了二班活。同志们看他太累了,劝他休息,他坚决地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员,要顶得住风浪掌得住舵!”
经过一场和风浪的搏斗,船队终于及时赶到了长江口现场。失事的“哈巴古斯号”停在东北海面上,船上一片漆黑,看上去吃水已经很深。船员们磨拳擦掌,恨不得立即上去抢救。
冒 险 强 靠
然而,在大风巨浪里,要把船靠上去,是何等艰难呵。“救捞三号”首先破浪前进,强行向遇难船靠拢。眼看快要靠上了,一个巨浪又把船打了回来。兜个圈子再靠,又被浪头击回,靠了好几次都没有靠上。“船靠不上,怎么施救?”大家心中很急,于是派出“救捞一号”船再靠,也没靠上。此时,遇难船上也不时向船队打来讯号:“快向我靠拢!”“快向我靠拢!”船员们从讯号中明白,这艘商船已处在危急状态中,很有可能继续下沉。
怎么办?指挥部决定改用小汽艇强靠,随即向遇难船打出回答讯号:“马上靠拢!”“马上靠拢!”在这汹涌澎湃的海浪里,要把小汽艇靠上大海轮,非冒险不可。“让谁去担当这样艰险的任务呢?”船队领导不能不作郑重考虑。没等领导作出选择,船员们一个个来到面前请战了:“我去!”“把这任务交给我!”最后选定工程师沈阿四,潜水员沈桂祥、宋寿富,水手长张根发,船务科长梁吉文,技术员沈钦胜,调度员王尊敏等八人,由领导干部杨振龙带领登艇出发。临行前,党委书记范连芳同志再三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上船后要先摸清情况。轮机长谭继校回答说:“我一定把小汽艇开好,让同志们安全地抢靠成功。”说着开着小汽艇立即出发了。
征服浪峰 攀缆登船
天空没有月亮,漆黑漆黑的海上,风越来越大,气温下降到零下五度。一个个浪头袭击着摸黑前进的小艇,船员们的衣服被海水溅得湿透,但大家根本不理会这些,继续前进。渐渐地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大家面前,小艇开始向巨轮靠拢了。这时又一个浪头打来,把小艇抬上几米高的浪峰,接着,另一个浪头却又把小艇压到很低很低的浪谷。剧烈的颠簸,使船员们无法登上船去。
这时水手长张根发忽然看到巨轮船舷上悬着一条缆绳(这是英国船员准备逃生的救生绳),他急中生智,再等一个浪头把小艇抬高时,就纵身一跃,紧紧抓住缆绳,象攀登悬崖那样,迅速攀上去。接着潜水员宋寿富、沈桂祥也照此办理。他们在船上很快放下缆绳,把小艇紧紧牵牢,又放下软梯,让大家登船。
船舱积水与海面相平
“哈巴古斯号”机舱已经全部进水,船已熄火,动力全无,一片漆黑。甲板上没有人,房间里也没有人,鸦雀无声。英国海员们都已跑到驾驶台上去了,每人披着一条毛毯,带着细软和救生衣,准备逃生。船长也已把航海日记、船舶证明书和船员手册收拾在身边,看来,他们准备弃船了。看见了我们的船员上了船,他们都围拢来,满脸愁容地问:“我们现在这样困难,你们看怎么办?”梁吉文同志对他们表示了慰问,并说:“你们可以放心,大家的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同时,我们将尽最大努力,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使难船早日脱险。”英国海员们一听这话,情绪开始稳定下来;但,对我们能不能救起沉船,却流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
据英国海员介绍,“哈巴古斯号”遇难后,海水由船尾进入机舱,船内积水已和海面相平,船身已下沉了二米;如果不及时抢救,海水渗入密封的货舱,船就有沉没的可能。看来,要救船首先要堵住机舱漏洞。
潜水下机舱探索漏洞关好闸门
潜水员沈桂祥接受了这个任务。从甲板潜进机舱,相当于走下一座三层楼。机舱里积水很深,水面上浮着厚厚一层油污,水下路径弯弯曲曲,碰来碰去都是机器,而且伸手不见五指,完全要靠双手摸黑前进,有可能下去了爬不上来;有可能氧气管被卡住而闷死。总之,要进去是艰难而危险的。然而,老沈毫不踌躇,一接任务,立即迅速地潜下机舱。经过细细探索,漏洞很快找到了。原来,船尾底部有个破洞,海水随洞涌进后舱后,便滚滚向机舱闯来,恰巧机舱通向船尾的一个安全闸门没有关好,海水便从这里闯了进来。沈桂祥用尽全身力气,顶住涌来的水流压力,把闸门关好,切断机舱进水水源,前后只花四十多分钟。
克服困难搬上抽水机器
在此同时,一场抢运救助器材的战斗也在进行。“救捞一号”、“生产二号”,继续强行向海轮靠拢,以便运送救助器材。船员们看准有利时机,一下子靠了上去。但是,要把船上的抽水机、水管等救助器材运上海轮,还是十分艰难,因为机舱进水后没有动力,起重设备不能利用。这时船员们想到了刚刚学习过的大庆油田王铁人的英雄事迹。为了早日打井出油,王铁人能用人力把巨大的钻机一步步从车站搬到工地,我们为什么不能用人力把设备搬上难船!革命的榜样产生巨大的力量。船员们先把抽水机捆得结结实实,抬上船舷,待一个浪头打来,把船抬高时,一声呼喊,海轮上的船员就把它接住,齐心协力,克服了困难,硬是用人力把上吨重的抽水机拉了上去。
奋勇战斗在海底
在此同时,一场堵漏补洞的紧张战斗也展开了。潜水员宋寿富、沈桂祥继续下水,深入船底摸情况。他们两人一个从左边下去,一个从右边下去,但由于海浪太大,几次都被浪头抬上海面。他们决定采取强行下潜。船员们在整个船尾上箍起一圈绳索,潜水员就紧紧攀着绳索,沿着船艕,一步步下潜。“哈巴古斯号”吃水很深,潜水员在船底摸洞,得冒很大的危险,万一风浪一掀,船身将向潜水员压来,说不定就此粉身碎骨。但是老沈和小宋想到王杰、焦裕禄他们忘我革命精神,毫不犹豫,潜入了船底。在船上指挥潜水的工程师沈阿四多次和他们通话,告诉他们,如果有困难就赶紧上来。可是话筒里却传来坚决的回答:“一定要把洞摸到了再上来!”
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呢?不,我们的潜水员自有办法。他们一手紧紧攀住船舷上的绳索,把身体紧贴在船边,用手伸向船底探索,这样才一步一步摸清船底坏洞的大小和部位,迅速做好记号,为堵漏工作做好准备。
堵漏采用了一种防水席。这是一块特大的帆布,上面放着毛毯和棉絮,船上的人用绳索把它拉紧,潜水员就把“席子”从海底兜向破洞。利用洞口那一股强大水吸力,能把“席子”紧紧吸住时,他们就用钢索把“席子”绑牢,把破洞堵住。这种艰险的抢救工程,和中国海员顽强勇敢的英雄行为,使船上的英国海员又惊,又喜,又钦佩,不断称赞说:“这真是冒了生命危险干的,真是了不起!”
船上升了!船上升了!
漏洞终于被堵住,海水不再闯进船舱了;一场抽水战斗也在紧急进行。这时,船上一片漆黑,机器安装等工作都要摸黑进行。船员们凭着平日练就的一身夜战硬功夫,很快把抽水机安装好,迅速开动。“哗哗哗”,机舱里的水开始被抽出来,积水逐渐下降了。英国海员的脸色随着船身的慢慢上升,也改变了。原来将信将疑的神色变了笑容;有的人吹起遇难后第一声口哨;有的高兴地唱起歌来;有的打开了半导体收音机;有的量了量水呎,赶紧兴奋地跑来告诉说:“船上升了!”“船上升了!”有人还不时向我们的船员翘起大拇指,表示佩服。
抽水机日夜不停地把舱里的水往外抽,舱内积水越来越少,船也就慢慢的浮升起来。到二月二十四日傍晚,“哈巴古斯号”已经浮升到接近正常吃水深度。我们的救助人员估计它可以通过铜沙海面浅滩,就决定用拖轮把海轮拖进上海港,使它完全脱离险境。
中国工人的革命勇敢精神
救了人救了船救了货
这天晚上九点多钟,海轮终于被顺利地拖进港,泊靠到民生路码头。
当我海难救助打捞局代表向英国船长告别,征求他对这次抢救有何意见时,船长感动地说:“感谢你们的抢救。”船员也反映说:“中国船员干活效率高,速度快,勇敢能干,要是我们遇到这样的事,不会象你们那样干的。”
是的,英勇的救捞工人们,你们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不但救了人,救了船,救了满船的粮食,而更重要的是,你们用行动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你们的胜利再次证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救捞工人是勇敢顽强的,是经受得住大风大浪考验的!
《新民晚报》记者 姚柏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