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冰海五昼夜——记党政军民抢救海上遇险渔民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18
第2版()
专栏:

冰海五昼夜
——记党政军民抢救海上遇险渔民的经过
二月下旬,山东北部的黄河口外,渤海湾里,受到大风雪的袭击,温度急剧下降到零下十七度。北至套儿河,南至潍河口,在几百华里长的海岸线上,从岸边向海里结冰二十余里。除黄河以外,所有通向大海的河流,全部封冻。这是近几十年来这个地区少见的奇寒冰冻。山东昌潍和惠民两个专区在这一带作业的三百九十三只渔船,一千五百三十八名渔民,全被风雪冰冻围困在海上,船行不动,人下不来,缺粮缺水,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紧急时刻,党政军民立刻以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作为最高指示,组成一支营救大军,驾着飞机、舰艇、破冰船和渔轮,昼夜兼程,赶往寒气袭人的冰海,奋勇抢救阶级兄弟。经过五昼夜艰苦奋战,全部救出了遇险渔船和渔民。它生动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遇险渔民的无限关怀,体现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指战员一心为人民的高贵品质,也有力地显示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具有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威力。
千万颗心飞向遇险的阶级弟兄
这场惊心动魄的冰海救渔民的战斗,从二月二十一日深夜开始。
这天,风雪特大。深夜十一点钟,山东省水产局负责人突然接到寿光县水产局请求营救出海渔民的紧急电话,说是有一百八十多条渔船和八百多渔民被风雪冰冻困在了海上。他立即想到,这次大风雪的面很广,寿光县的渔民遇了险,其他县的渔民会不会发生同样的情况?省水产局的电话,不停地打到山东沿海各地。当夜查明:全省只有昌潍和惠民两个专区的三百九十三只渔船,一千五百三十八名渔民在海上。他们火速把这个情况报告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委。省委书记处书记穆林,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抢救工作,并且派领导干部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领导机关请求驻山东的陆、海、空军大力协助抢救。同时,省的有关单位还通过几条电线,把渔民遇险的情况传到了北京中央水产部、交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青岛、烟台、旅大、天津等有关部门。顷刻间,成千上万颗心飞向黄河口外,深切地关怀着遇险渔民的安危。无数人立刻行动起来,自觉为抢救渔民出力。他们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做好抢救工作的一切准备。潍坊市白铁生产社的工人,自动加班,赶制空投水桶;潍坊市第一食堂的职工,骑上自行车,把准备空投给渔民的大批熟食飞快地送到指定地点。许多电讯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海上和陆地的联络,彻夜工作在电讯机旁。
二十二日,各地的飞机出动了,舰艇出动了,破冰船和渔轮也出动了。蓬莱、长岛两县的渔民也停下生产,开着机帆船赶来营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奔向了抢救渔民兄弟的第一线。昌潍专区副专员刘圣清,第一个登上直升飞机,观察渔民遇险情况,接着又指挥向渔民兄弟空投食品和饮水的工作,在抢救前线四天四夜很少休息。中共寿光县委的常委们,一听全县有那么多渔民冻在海上,都争着要求参加抢救工作。县委副书记陈树萱有病,别人劝他不要去。他说:“不行,共产党员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要出现在群众面前。”说罢,他就带领县的机关干部冒着铺天盖地的风雪,直奔羊角沟,跳上拖轮,同大家一起进行破冰战斗,一气奋战两天,打通了伸向大海的小清河,为接应遇险渔民兄弟归来开辟了一条通道。沾化县县长、共产党员王震东,也在湾湾沟带领干部和群众,高举鎯头砸冰开道,迎接遇险渔船归来。寿光县副县长姜桂曾和水产局长郑全友等,还每人拄一根棍子,顶着刺骨的寒风爬冰踏雪,沿海边一天走了七十多里,找到二十四只渔船和七十二个渔民。姜桂曾说:“只要能够找到渔民兄弟,吃苦再多,受累再大,我们也不怕!”
哪里最艰险,子弟兵就出现在哪里
在抢救战斗中,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指战员,始终以毛主席关于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和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为指针,同来自各地港务和渔业战线上的海员和职工一起,跟冰雪风浪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艰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派出的两架喷气式飞机和两架直升飞机,在冰封雪飘中展翅千里,为探清遇险渔船位置和空投急救物资,作出了贡献。他们先后出现在遇险渔船的上空,把一桶桶饮水和一包包熟食投到渔民兄弟的跟前。渔民们看着干粮和饮水,激动地流着泪水说:“这是毛主席送来的救命水和救命粮啊!”他们热烈挥手欢呼:“毛主席万岁!”
在海面上担任抢救任务的战士们,更表现了为人民敢闯刀山火海的革命英雄气概。某部登陆艇艇长王有策,发现弥河口冻住一只渔船,立即带领战士,开足马力,破冰前进。登陆艇的海底门被碎冰堵住了,机电班长李守业就爬在机舱底下,不断用手排除碎冰,一直从弥河口把这条渔船送回到羊角沟渔港。黄河口一带水浅淤沙多,泥稀如浆。不少渔船冻在烂泥里,舰艇靠不上,人也过不去。为了探索营救渔民的办法,海军某部护卫舰政治委员史维刚和“海通”号破冰船党支部书记张克敏,就带领几个战士和船工跳上小舢舨,向着最危险的渔船驶去。小舢舨扎到烂泥塘搁浅了,史维刚和张克敏带头跳进了刺骨的冰水。史维刚对大家说:“同志们,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现在,小船过不去,咱就从海水里闯出一条道路,救出渔民兄弟来。”说罢就带领战士,趟着顶裆深的海水,爬冰块,踏烂泥,走上了冻在冰上的渔船。他们向渔民转达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又在这里涉水爬冰,访问渔民,把冰冻情况及厚度作了详细的调查,为第二天组织小艇抢救渔民脱险开辟了道路。
解放军某部副大队长李武来和他率领的抢险艇队,一天听说寿光县羊口公社有一条渔船,冻在刁口浅滩一带,具体下落不明,需要马上组织抢救。李武来和支委们研究后,确定派五好战士刘介义和王玉湖下水寻找,救出船上的两个老人。刘介义、王玉湖满怀激动的心情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他们趟着大腿深的冰雪和烂泥,走一阵,在冰上爬一阵,正走间,刘介义突然觉得一阵昏晕,两眼直冒火星。他捧起一把冰水往脸上一抹,拔起腿来又走。他们在冰雪烂泥中搏斗了四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冰窝里找到了这两位老人。
两个老人已和风雪严寒斗争了五天五夜,两手冻伤,失去了破冰拖船的能力,眼下又粮缺水断。正当万分危急的时候,他们突然见到了亲人,两只大手抓着战士的肩膀,感动地说:“同志,这叫俺怎么感谢呵,你们叫什么名字呀?”两个战士抚摸着老人的双手回答说:“老大爷,你不要问我们的名字,要谢,你谢毛主席吧,是他老人家派我们来的。”
团结一心,排除万难,破冰自救
被风雪袭击和冰冻包围的渔民,在困难面前也并不气馁。他们认真地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每一条船上的人都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满怀胜利信心向严寒冰冻展开了英勇的搏斗。
有些渔船被困以后,食用淡水越来越少。在最困难的时候,人人都表现了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高尚风格。沾化县郭局公社“青茂兴”渔船上的渔民,两天半的时间每人喝了不到一斤水,口干唇裂。炊事员王喜春,把最后剩下的一碗水烧开,端了出来,让程相富先喝几口。程相富把这碗水轻轻地推到船长李书修的嘴边,李书修把这碗水又轻轻地送到王成兴嘴边。这碗水在八个人的嘴边传了一圈,谁也没有沾一沾。船长李书修激动地说:“来,我带头,先喝!”他的嘴张得老大,实际只沾了沾嘴唇,大家这才喝下这碗热水,准备作新的斗争。
船冻在海上,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是,在潮水涌上来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冰被冲破了,一块块锋利如刀的冰块,朝着木船和缆绳乱割乱撞,随时都有毁船伤人的危险。一天夜里,潮水来了。昌邑县下营渔业生产大队船长王寿祜,在起动锚缆时,把右手挤在僵硬的缆绳里面,五个指头都被挤坏了,忍着剧疼,坚持把锚缆整好。他用一只左手掌舵,带领三个青年船员,同严寒冰冻搏斗了三天三夜,没叫一声苦,没停一天工作。
被大风和潮水推涌在浅滩上的渔船上的渔民,在几天几夜同陆地失去联系的困难情况下,仍然精神百倍,斗志昂扬,互相鼓励,破冰自救。被冻结在浅滩上的寿光县渔民们说:“党中央、毛主席派飞机、兵舰来救我们,我们决不能在这里等着别人来救。自己动手打开冰层突出去!”第二天,当解放军和各方面支援大军一到,他们就拿起木棒、斧头和其他可以砸冰的工具,喊着口号,同大家一起砸冰突围。他们高喊着:“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口号,鼓舞士气,向前猛砸。他们就这样在冰川上,硬是砸出一条通路,使六十多条渔船,闯出重围,安然脱险。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遇险的渔船和渔民兄弟全部脱险了。抢救渔民的舰艇、船只胜利返航了。冰雪在融化,海浪在欢腾。人们怀着豪迈的心情,回想着五个昼夜的战斗情景,总结着这次和冰冻作斗争的经验。从军队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一致认为:这次抢险斗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它不仅是救了人,更重要的是教育了人。它告诉人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伟大中国人民,是任何狂风恶浪都不能征服的。
刘均孔 姜文品 谭吉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