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社来社去的新型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20
第5版()
专栏:

这所学校面向农村,为农村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材。招收的学生都是回乡生产的高初中毕业生,毕业后,仍然回到农村作不脱离生产的农业技术员、农业中学教师和卫生人员。
社来社去的新型大学
江苏省劳动大学
我校是在中共江苏省委直接领导下,于一九六五年五月一日创办起来的半农半读、社来社去的新型学校。设有农、林、医、师四个专业,有学生一百五十人。这些专业都是面向农村,为农村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材。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高中毕业后回乡劳动了一年以上的农村知识青年,还有一小部分是初中毕业后回乡生产的青年。这些学生毕业后,仍然回到农村去作不脱离生产的农村技术人员、农业中学教师和农村医疗卫生人员。
开学以后,我们以四个月的时间作为预备阶段,因为这些学生参加了一段时间的生产劳动,功课有些荒废。这一阶段主要是抓突出政治,抓思想革命化,抓劳动建校,同时抓复习高中课程,为学大专课程打好基础。
学生们刚到劳动大学时,各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有的是接受了公社党委所给的学习任务而来,准备毕业后仍然回到本地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有的是想离开农村,希望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成为脱离农村劳动的国家干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师和学生中反复地进行半农半读、社来社去的教育,并且组织师生通过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三篇文章,使教师明确培养什么人,使学生们逐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稳定专业思想,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半农半读的优越性,产生了在劳动大学学习的光荣感。
学生一进学校,就上了劳动建校的第一课。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铺设了道路,修建了简易厕所,还自己造了窑房,制了砖坯,成功地烧了第一窑砖。木工组帮助修理家具,饲养组自己起猪圈、鸡舍,养了猪和鸡。学生一面劳动,一面学习;教师一面劳动,一面教课,发扬了“抗大”的革命精神。四个月的劳动,在基本建设和田间劳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我校学生都是回乡劳动的高初中毕业生。为了使他们能比较巩固地掌握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顺利地学习大专课程。从五月十日起到八月二十五日止,教师指导同学复习了高中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生物等主要课程,共上一百五十七学时的课。在这一阶段复习教学中,初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主要复习高中课本中最基本的、学生比较容易忘记和难于理解的东西,同时还针对各专业的特点,进行了重点复习。
基础课的复习结合田头教学,边学边做,学与用结合。如农林班的学生从化学课的复习中,知道了磷肥对大豆生长的作用和适宜于施用在偏酸性的土壤。他们进行田间管理时,在生产指导部老师指导下,作了施用磷肥和不使用磷肥的对比试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了。有些学生原来对复习课程不够重视,通过这一活动,也就改变了态度。有些学生从中领悟到理论和生产实践的辩证关系,体会到半农半读的优越性。
有些课程的复习,适当扩大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对大学课程有个粗浅的了解。如师范班语文复习时就适当讲了当前文艺思想概况,文学史的一般常识等,化学、数学复习时参考大学的教材,这次复习实际上带有读大学预科的性质。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复习,与学生一起劳动,了解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特点,兴趣爱好,思想状况。我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全日制学校调来的,对于如何搞半农半读学校的教学缺乏经验。通过这一活动,这对于针对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有好处的。
教学与生产劳动的安排,前一阶段,我们一方面在复习课程时,尽量注意跟生产劳动的结合,引导学生逐步地把自己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另一方面,为制订三年的教学计划作准备,首先是对句容地区的文教、卫生、农林生产情况,初步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拟定了教学计划。教学与生产劳动时间的安排,一学年六个月教学,五个月劳动,一个月假期(假期分二段,寒假二十天,暑假十天),特别注意学生的睡眠,保证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学生有劳有逸,劳逸结合,以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