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响鼓也要用重槌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3-25
第6版()
专栏:

响鼓也要用重槌敲
北京通县永乐店农场下乡知识青年 朱洸
俗话说:“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槌。”究竟响鼓要不要用重槌敲呢,最近,读了《欧阳海之歌》,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响鼓是用重槌敲呢,还是用轻槌点呢?对欧阳海这棵好苗子身上的一些缺点,是摸准情况,认真帮助,爱之愈深,帮之愈切呢,还是怕挫伤他的积极性,不进行严格的批评,只要点两下就行了呢?指导员曾武军和连长关英奎之间的一场争论,很发人深思。
响鼓不用重槌仍是响鼓,但先进人物如果不时时、处处、事事以毛泽东思想为准绳,自强不息,就有跟不上趟的危险。今天,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剥削阶级肮脏的触角竭力伸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如一个工人所说的,无产阶级思想松一松,资产阶级思想就攻一攻。我们可要警惕啊,响鼓也要用重槌敲。
俗话说:人在事中迷,就怕没人提。先进同志革命觉悟是比较高的。因此,使人容易忽视他们身上的某些弱点,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只是隔靴搔痒的点两下。曾武军说得好:“一个战士越是不错,对他的要求就应该越高,这样,他才能进步得更快”。
抓两头,带中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好方法。如果我们只抓落后同志的思想教育,而没有去抓住先进同志思想中的某些不好的苗头,及时帮助,先进也就可能向对立面转化。响鼓怎么能不用重槌敲呢!
用重槌敲响鼓,要敲的是地方,才会发出更大的声音。对先进人物的帮助,只有在节骨眼上使劲,才有效果。我们要拿毛泽东思想作方向盘,从兴无灭资的角度出发,原则问题分寸不让。至于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就不必过多指责,否则,又会使先进人物缩手缩脚,无所适从。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欧阳海正是在指导员曾武军不断用重槌敲打下,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我们要象曾武军那样,响鼓也要用重槌敲,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