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念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1
第6版()
专栏:

“念党”
王庆恒 李琦 刘一步
三月十四日,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在隆尧县毛尔寨公社苏庄大队,贫农孙玉生的妻子尹燕芬生了个女孩儿。按照习惯,女孩儿的名儿总是什么花呀,梅呀的,但尹燕芬的女孩,既不带花,也不带梅,而是叫“念党”。
五天之前,这里发生了强烈的地震,眼下家里房子正在修,锅灶正在盘,生活还没有安排妥当。十三日上午,尹燕芬一阵腹痛,预感就要临产了。在这个时候,别说生小孩,就是有个小灾小病也够麻烦的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呢!
就在这个时候,空军总医院一批医务人员,抬着担架匆匆地来到他们家里,孙玉生看着这些解放军一下楞住了:
“你们是……”
“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医疗队,是来接尹同志的。”
三天前,这个医疗队的助产士李惠韵进村时,帐篷没搭,汗水没擦,就一头扎到社员家里,抢救受伤人员,还挨门挨户调查访问。在访问中,他了解了村里七、八个孕妇的临产日期,并约好到时候一定来帮助。尹燕芬就是其中的一个。
现在孙玉生看到这么多人帮忙,脸上的愁容消失了,但还有些着急,生产所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准备呀!医务人员看出了他的心思,说:“请放心吧!”
尹燕芬被抬到被称为“战地医院”的帐篷里。有人作产前检查,有人准备器械药品,有人忙去烧水,有人用药瓶和橡皮作了个奶瓶,有人把这个医院小儿科三个女战士捎给灾区群众的红糖,和国家慰问的奶粉一起拿了出来。护士长曹俊杰从挂包里抽出自己的衬衣,护士黄一华从提兜里拿出自己的蓝军裤,又去找来棉花,拿出剪子,找来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来剪裁,几个人七手八脚地缝起了小棉袄。
夜来临了,寒气刚刚向人们袭来。护士们已经找来了火盆、木柴,生着了火,端到了产妇的身旁。火苗欢乐跳跃,温暖着阶级姐妹的心!手电亮起来了,护士们忙起来了,人们都在急切地期待着那关心的时刻的到来。
婴儿平安地降生了。黄一华把孩子抱过来,包上自己的大衣,抱在怀里,瞅了又瞅。这时,一个护士忽然问李惠韵:“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话音刚落,惹的大家哄堂大笑。李惠韵由于过度的兴奋,竟然报错了孩子的性别。
红日渐渐地升高,孙玉生轻轻走进来,他四下里打量着:妻子已经安详地躺在铺上,底下垫着厚墩墩的褥子,上面盖着厚厚的被子,脚头还压着黄色的大衣。床边的火盆里火苗下去了,火炭还是旺旺的。床头放着热腾腾的稀饭,香喷喷的红糖。这一切,那里象是在灾区啊!
孙玉生端详着躺在母亲怀抱里的女儿。转回身来向站在旁边的护士们说:“解放军同志,要我怎样感谢你们哩!”护士同志说:“这是我们应尽力的事,要感谢就感谢毛主席!”玉生说:“同志,请你们给俺闺女起个名儿吧!”
一说起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起个带什么意思的?”孙玉生瞅着孩子,家史一幕幕涌上心头:六十九岁的父亲,在解放前就逃过十二次荒,大姐姐六岁上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大哥哥三岁死在了逃荒的路上,二哥哥刚刚生下来就断了气,母亲给人家当佣人,勤苦操劳一辈子,最后连病带饿,死在了外面。那时自己不满两岁,父亲用开了花的破棉袄裹着,讨着饭回来的……。现在,要不是党和毛主席,这样的大灾,别说孩子,连孩子的娘也没命了。
“同志,就给起个感谢党和毛主席的名儿吧!”大家议论了一阵,一位护士说:“叫‘党生’怎么样?”玉生思索一会说:“好是好,就是和我连着,都有个‘生’字。”一阵静默,忽然有人高声说:“念党!纪念的‘念’,共产党的‘党’。”玉生、燕芬几乎同时高兴地说:“好!好!这名字真好!我们叫她永远记住党和毛主席!”
玉生抢上一步,抱起女儿连叫了几声:“念党!念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