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阅读
  • 0回复

大庆建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型矿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2
第1版()
专栏:

大庆建成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型矿区
矿区的建设体现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它是乡村型的城市,也是城市型的乡村,是一个崭新的社会组织。
编者按: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大庆油田不仅多快好省地建成一个现代化大企业,走出一条我国工业化的道路;而且初步建成了一个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新型矿区。
这个矿区推行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有劳动能力的职工家属,十分之九以上参加了集体生产,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有书读,全矿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统一的组织当中,食堂、托儿所等公共福利设施相当普遍地建立起来,保证职工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生产和学习。
这样做,有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工业生产本身以及农业生产所直接要求的。当然,要消灭阶级社会遗留下来的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大庆矿区只是走了第一步,但这却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走的一条路。
这个新型矿区的作法,还带有试验性质,还要在实践中继续充实、发展和完善。但是,可以肯定,这是一种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它的基本精神,值得所有新建的工矿区,因地制宜地学习、运用。
大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第一个新型工矿区。这里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石油生产基地,而且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农场,是一个工业和农业的共同体。全矿区推行了两种劳动、两种教育制度,基本上做到了人人参加劳动,人人有书读,人人生活在组织之中,人人干革命工作。在广阔的矿区内,没有集中的大城市,分布着几十个亦城亦乡的居民点,有一个方便、朴素的生活环境;职工们在附近参加油田的工业劳动,家属们就组织起来,在居民点周围的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他们经过几个寒暑的辛勤劳动,已开垦了十几万亩耕地,现在一年可以收获几千万斤粮食和几千万斤蔬菜。大庆工矿区建设的特点,体现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方针。人们说大庆是乡村型的城市,也是城市型的乡村,是一个崭新的社会组织。这样的工矿区,是我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高举总路线红旗,通过不断实践创造出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它有无限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对我国今后的新工矿建设有典型的意义。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建设分散的居民点
大庆是集中建城市,还是分散建居民点?曾经有过争论。当时,一部分人从一般城市规划的“旧框框”出发,主张在离矿区二十公里的地方建设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在油田内建设规模较小的矿区城市。大庆工矿区的领导认为,矿区采取什么方案来进行建设,不只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政治问题。他们学习了毛主席一九五八年视察武钢时的指示:这样大的企业,应该工、农、商、学、兵都有,又认真领会了中央领导同志来油田视察工作时的指示:矿区建设要本着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职工的宿舍区要分散地搞,不要集中成一块块,不要搞大城市;家属要很好地组织起来,参加劳动,发展生产。同时,他们也认真地总结了过去有些油矿照搬照抄洋框框,建设“石油城”的教训:职工居住生活与生产活动严重脱节,对生产、生活都很不利;大量农村来的劳动妇女进了城,脱离了生产劳动,扩大了工农差别;按老框框建设城市,标准高,速度慢,不能适应油田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会扩大城乡差别。他们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要看到共产主义的前景,为消灭三个差别准备条件,决不能扩大三个差别。因此,他们坚决按照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根据油田面广、点多的特点和当地有大量可耕地的有利条件,提出分散建设居民点的原则。
分散建设居民点,职工住宅离矿井近,便于组织职工家属种地,既有利于工业生产,又发展了农业生产。正因为大庆工矿区认真贯彻执行工农业并举的方针,自己生产粮食、蔬菜,因此即使在创业之初,又正处在国家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难时期,也没有使工业建设受到影响。现在工矿区生产的粮食,解决了几万名家属的口粮,改善了职工生活,减轻了国家的商品粮负担。若干年后,自给的程度还可以提高。由于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就近得到工业的支援,因此生产发展很快,现在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产量逐年上升。根据一个管理站的统计,一九六二年该站粮食产量每个劳动力平均一千斤,一九六四年已提高到三千斤左右,增加两倍。
分散建设居民点,还有利于降低建筑标准,市政设施可以适当简化。大庆居民点的用水、用电、道路等大部分是和生产设施结合使用的;污水、粪便都就近用作肥料,因此不必建设很多专用的市政设施。根据典型调查,每个居民平均的住宅和市政建设投资,只合四百多元,比一般新建城市大致低一半,既节约了国家投资,又较快地解决了广大职工的需要,也节省了职工的生活开支,大家很满意。
居民点的布置,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一个中心居民点和三、五个一般居民点围绕组成一个生活基地。固定生产的采油单位,在生产岗位附近建设生活基地,工人做工,家属务农;生产不固定的单位,如钻井队等,在油田边缘建设基地,工人在“前方”生产,家属在“后方”种地。集中生产的工厂,也突破了过去工厂福利区集中建设的框框,根据周围的耕地条件,把居住区分成几片,将单身和双职工宿舍建在厂前,家属住宅分布在厂周围不很远的几个居民点上,便于家属参加农业生产。
居民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在两公里左右。中心居民点是生活基地内社会活动的中心,居民点里设有基地管理委员会,把农业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统一起来。这里的生活福利设施比较齐全,有医院、半工半读的中学、商店、邮局、理发室、浴室等各种设施十七、八项;还有一套农业生产设施,如拖拉机站、技术研究站、畜力运输队等。中心食堂可以开会,也可以演戏、放电影。一般居民点也设有小学、托儿所、杂货店等七、八项设施,在一些不适宜建立固定设施的地方,就以流动巡回的方式来解决,例如有巡回大夫、串村理发员、登门送粮员等等。这些设施适应了广大职工和家属的需要,基本上做到不出基地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上的需要。居民点内有电灯,有自来水,有的还能就近用上天然气。点与点之间都通公路,有交通车。目前,各居民点办起了公共食堂,保证吃得好、吃得省,而且办得很灵活,可以在食堂吃,也可以打回家吃;可以买成品(菜、饭),也可以买半成品(豆腐等);主副食可以拿粮票换,也可以拿粮食换。托儿所也是每个居民点都有,全托、日托都可以,农忙时还把孩子送到地头喂奶。许多家属反映,住在这样的居民点里,过日子很省心。
这样的布置,职工上下班和家属种地都比较近,适合油田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特点;买东西、看病、孩子上学等也不太远,又基本满足了城市生活的要求,既象城市,又象农村,两者的优点都有,是一个新的创造。
勤俭建设,自己动手,盖乡土化的住宅房屋
大庆人建设起了现代化的油井和工厂,但住的却是乡土化的房子。他们发扬了延安的革命传统,以艰苦朴素为荣,自己动手,建设家园,为国家节约大量的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和材料,有力地支援了生产建设。
一九六○年会战开始,工矿区领导就确定了先“上”生产,适当安排生活;生产质量第一,生活设施因陋就简的建设方针。那时,几万名职工要在荒草原上过冬,住房成了严重的问题。当时当地,一无砖瓦水泥,二无专业建设队伍;时间紧,任务大,想用老一套办法盖“正规化”的宿舍是显然行不通的。如果按老办法搞,就只能等盖完了宿舍再来打油井,国家要晚几年才能拿到石油,那是多大的损失啊!大庆人没有被旧框框“框”住,他们以革命的精神,大胆采用了当地农民盖夯土墙“干打垒”式房屋的经验,利用就地可取的土、草、渣油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用群众运动的方法,发动职工和家属大搞“干打垒”,一个冬天,建了几十万平方米,很快解决了当时的住房问题。
对“干打垒”的看法,也有过思想斗争。早期建的“干打垒”房屋,由于缺乏经验,塌漏比较严重,维修费用较大,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和动摇。但是绝大多数大庆人认为,应该坚持搞“干打垒”。因为盖“干打垒”不单省钱、省材料,而且是个坚持勤俭建设、发扬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问题。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还应该想到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全国六亿人民的需要,生产上力求高标准,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因此,工矿区的领导组织设计人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在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设计人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拜当地有盖房经验的老农为师,一起总结过去的经验,解决了“干打垒”房屋防潮、防漏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并且逐步实行了标准化、规格化。经过一、二年的努力,房屋质量有很大提高,现在已成为工矿区民用房屋的主要形式。
“干打垒”房屋土墙草顶,虽然简易,但很坚固实用。住起来冬暖夏凉,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标准低,符合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建筑形式朴素简单,接近周围村镇的房屋。现在矿区内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人都住同样的“干打垒”,有利于干部联系群众,不特殊化,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有的工人说:“住干打垒,墙软腰杆硬,房矮志气高。”
“干打垒”房屋与当地砖瓦平房相比,好处很多:每平方米造价低一半;用工少;材料就地可取;砖、砂用量节省五分之四以上;水泥节省约三分之二;不用钢材。由于构造简单,可以发动群众参加施工和自己进行维修。在“干打垒”房屋施工的三十六道工序中,一般职工和家属可以做的占二十二道。大庆每年在农闲期间,以专业技工为骨干,组织一般职工和家属集中进行房屋建设,加快了建设速度,减少了专业建设队伍。工人同志说:“房子是自己动手盖的,知道来之不易,处处自觉爱护。”
由于盖“干打垒”投资省、速度快,因此能够建得多,较快地解决职工的居住问题。大庆几年来已建成上百万平方米的民用房屋。现在矿区职工凡是有条件带家属的,只要家属来了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盖房,基本上都能解决住房问题。这样做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对稳定职工生活,巩固后方,促进生产有很大作用。
家属生产,人人劳动,思想面貌起了新的变化
过去,新建一个工矿企业,工人进厂,家属进城,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有很多家属,原来在农村是劳动者,进城后脱离了生产劳动,思想慢慢地起了变化。但是,在大庆却不是这样,这里的工矿区建设和组织职工家属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紧密联系的,为家属创造了人人劳动的条件。目前,大庆的农业生产已全部由职工家属担负起来。她们自豪地说:“妇女顶住了半边天。”还有一部分家属参加了矿区的公路养护、房屋建筑、工业辅助劳动、服务行业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大庆职工的家属参加生产,曾经经历过一个提高思想认识和从分散进行到组织起来的发展过程。
首先,他们着重解决领导干部对家属工作的认识问题,批判了那种把家属看成是企业的“负担”和认为家属问题仅仅是生活问题的错误思想,明确认识到职工家属是一支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家属的革命化是实现职工和企业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然后,他们再针对家属的思想,组织大家大学毛主席的著作,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劳动教育、工矿区建设教育和形势任务的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大大提高了家属的阶级觉悟,克服了依赖丈夫、轻视劳动等等错误思想,比较普遍地解决了要不要劳动和为谁劳动的问题。
家属发动起来参加劳动以后,工矿区领导又提出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问题。他们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产品一律交公,统一核算。家属们把全部精力贯注在集体生产劳动上,人人关心集体,没有一户有自留地。他们不论参加工农业生产或服务行业的劳动,不论是当干部、当教员、当卫生员,都实行评工记分、多劳多得的办法。生产队员因公负伤,可以免费医疗,医疗期间照算工分。由于生产发展,几年来队员的收入逐步增加,显示了集体化的优越性。目前,家属住“干打垒”房屋不付费;子女入托儿所,每天只付半个工分值的钱;大孩子上半工半读或半农半读学校,在食堂吃饭,费用也很低廉,这对改善职工生活起了很大作用。
目前,工矿区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家属生产组织和政治工作系统。工矿区的各级领导机构都设立家属政治部(处),由一名领导干部负责抓家属工作。每个居民点有教导员,生产队有指导员,专门做家属的政治工作。工矿区还注意了培养家属干部,现在,生产队的队长、指导员已全部由一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公无私,密切联系群众,出身成分好的家属骨干担负起来,基本上做到了家属自己管理自己。
大庆的家属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现在全矿区组织起来参加学习的家属,占家属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四。同时,在矿区党委领导下,还坚持开展五好活动,一月一次小评比,半年一次初评,全年一次大总结、大评比。每年冬季整训,都结合阶级教育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力表扬先进。平日,生产队在每天收工前有讲评会,每旬开一次班组生活会,每月开一次队员大会,基地管理站还召开五好家属会、生产能手会。这里既有集中,又充分发扬民主,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大庆目前已经组织起来参加各种集体生产劳动的家属,占有劳动能力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工矿区内基本上没有“闲人”。现在,家属劳动一般是每天八小时,体弱、有病、孩子多的,每天劳动六小时,有的还要少一点。农忙时多干,农闲少干。每天清晨,一队队职工和家属,奔赴油井,奔赴田间,孩子上了学,年幼的进了托儿所,留在家里的只有少数老人。白天去居民点,可以看到人们都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地劳动和学习。一到晚上,有的在开会总结生产经验,有的在安排作业计划,有的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到处是一片火热的革命景象。
大庆家属在参加劳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不断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她们很多人通过生产劳动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思想觉悟大大提高,过去是“眼望一间房子,心想丈夫孩子”,现在是“身在大庆,眼望全国,胸怀世界”。有位家属说:“我们多打粮食,职工多出石油,支援越南人民,早日打垮美帝国主义。”有些妇女,过去轻视劳动,现在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五好家属。几年来,有四千三百多人成为五好家属,有一百九十多人入了党,一百六十多人参加了共青团。很多夫妻成了工作上的战友,出现了不少“夫妇一对红”,家庭关系有了新的内容。家属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体第一,他人第一,革命第一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一切使人深深感到,一代新人正在大庆茁壮成长,无产阶级的思想在这里已占了绝对优势。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面向生产,办革命化的学校
大庆的学校教育,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们打破旧框框,以“抗大”为榜样,用革命精神办革命学校。一切为了把职工子弟培养成符合五条标准的革命接班人。
油田会战初期,物质条件极其困难。大庆采取了先招生、后建校的办法,把食堂、菜窖、仓库、走廊、马棚等凡是可以利用的场所,都利用起来。没有桌凳,就垒土坯桌子,用废旧木头自做小凳,有的干脆就在露天上课。新生到校,上的第一课是劳动建校,自己动手,盖“干打垒”校舍。很多学校就是这样从无到有办起来的。学生们在自己亲自修建的新校舍上课,心情非常愉快和感到自豪。由于自力更生,勤俭建校,因此学校教育发展很快。几年来,全矿区已逐步开办了地质、钻采、农业机械、师范、财经、卫生等半工半读的专业学校,适应了工矿区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初中和小学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目前矿区内的学龄儿童全部都能上学,没有失学儿童。
大庆办学,本着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的精神,从实际出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校,就办什么样的学校;生产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材,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材,使学校与生产建设相结合,为工矿区建设服务。一九六一年随着油田的发展,生产上急需一批有文化的采油技术工人,他们就着手开办了采油技工学校。去年,家属农业生产队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后,急需一批拖拉机手,他们就开办了拖拉机学校。
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在工矿区试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工矿区,劳动场所广阔,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矿区内有半工(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六所,半工(农)半读初级中学和农业中学十所。实行半工(农)半读,不但使学生在知识、劳动、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成长,而且给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培养了工人阶级的感情。他们毕业之后,既可以在居民点务农,做新型的农民;也可以到企业做工,成为祖国石油工业的血统子弟兵。
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实行政企合一的市政体制
大庆是以一个企业为主的工矿区,又具有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特点。企业将家属全部组织了起来,使工矿区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统一的组织之中。适应这样的特点,大庆实行了行政和企业合一的市政管理体制。这里的福利设施,既是为企业和职工家属所兴办,也是为社会所兴办。企业的保卫工作,也就是社会的治安工作。企业的政治工作,也包括社会的民事纠纷调解工作等。在企业的集中领导下,把原来行政系统的各个部门和企业的有关部门进行了合并,成立矿区政府,实行统一管理。合并后,基层管理单位——管理站,既是家属生产的核算单位,也是企业的服务部门、政权的基层组织。它既要统一领导家属生产,也要统一领导生活服务班子和社会治安、民事等工作。
矿区政府成立后,机构和层次精简了,人员比过去行政、企业分别管理时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由于领导统一,思想一致,各部门为生产服务比过去更明确、更直接。现在是会战到那里,商业、邮电、粮食等部门就服务到那里。如商业网点,过去大都设在镇上,职工购买东西很不方便,现在普遍深入到了居民点,供应的物品齐全,大大便利了职工和家属,深受大家欢迎。(附图片)
大庆矿区红卫星家属生产队在细收细打粮食。
张海山摄(新华社稿)
右图:大庆家属半农半读农业机械学校的学生正在听老师黄春风讲拖拉机操作课。这些学生是各家属生产队选送的女青年,毕业后仍回生产队参加劳动。
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