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镜泊湖边艰苦创业的知识青年——记牡丹江市“青少年之家”知识青年开发渤海盆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3
第3版()
专栏:

镜泊湖边艰苦创业的知识青年
——记牡丹江市“青少年之家”知识青年开发渤海盆地
从牡丹江市“青少年之家”去开发渤海盆地的知识青年,人小志高,意气风发。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建设起了新“家”。他们在生产劳动中,也锻炼改造了自己。他们对农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决心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
一九六五年五月四日,牡丹江市“青少年之家”的一百多名知识青年,怀着上山下乡的豪情壮志,在宁安县群山环绕的渤海盆地办起了牡丹江市莲花青年农场。市有关部门和“青少年之家”本着对学生负责到底的精神,经常派干部和教师去探望他们,同他们一起劳动,配合农场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这都使年轻人受到了鼓舞。这些平均年龄不过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人小志高,意气风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种熟地,开新荒,头一年就给国家生产了二十多万斤粮食。
做一颗革命的良种
这些年轻人是怎样走上革命的道路?又是怎样在农村锻炼、成长和扎根的呢?是“青少年之家”从思想上给年轻人打下好底子,使他们踏上了立志务农的革命征途。
去年春天,“青少年之家”的学生,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几天光景,在小礼堂、办公室和走廊里,到处贴出了大字报:“服从革命需要,就是我们青年的理想!”“上山下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十八岁的初中毕业生程风莲,最初无动于中。心想:“农村太艰苦,谁愿去就去,我在城市革命也行嘛!”可是,有一天老师在讲《为人民服务》那课时说:国家需要发展农业生产,青年人应该不怕艰苦地去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小风莲听了,脸上火辣辣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她想:怕艰苦,还算什么革命青年呢?
小风莲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对头。第一次带上问题,反复学习《青年运动的方向》和《为人民服务》,逐步地使她懂得了:一个青年要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经过几个日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小风莲终于挺身而出,贴出了大字报,决心和同学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她特地托人从北京买回一套《毛泽东著作选读》,准备下乡后学,并且用毛主席的思想鞭策、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在农村扎根。
争相报名、获得批准的一百多名知识青年,都象程风莲一样,做好了务农的思想准备。他们整好行装,待命出发,并且提出了响亮的口号:誓做一颗革命的良种,党把我们撒在那里,就在那里开花。
在这个时候,十四岁的小姑娘冯国方可急坏了。她是一九六四年高小毕业后来到“青少年之家”的。冯国方早就立下了当个女拖拉机手的志愿,希望能为社会主义开出大片大片的荒地,多打粮食。所以,她也报了名。可是,老师和同学都摇头,说她年龄小,不能去。小国方很不服气,甩着两根小辫跑去找市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她说:“刘胡兰是女的,为革命能批准她提前入党,为什么就不能批准我提前务农?”她立志务农的决心,感动了那位领导同志,经过研究,终于批准了她的请求。
新时代的小愚公
五月的北方,还有些凉飕飕的,这些年轻人却以一颗火热的心,开始在镜泊湖边艰苦创业。
莲花青年农场是在一个原来畜牧场的旧址上办起来的。接收了一千多亩土地,一部分牲畜和仅有的几间破草房。年轻人来到这里,就抓紧夏锄尚未开始的有利时机,突击搞基本建设。
搬运石头开始了,没有工具,大伙就用背驮、肩扛。路上摆开了一字长蛇阵,你追我赶,有说有唱。可是,石头越拣越少,运距越来越远,体力消耗越来越大。一场严峻的考验到来了:有的人磨破了背,有的人压肿了肩。可是,大家都顽强地坚持着劳动。
几天来,共青团员曹淑华,这个从“青少年之家”歌舞团来的、能歌善舞、从来没有皱过眉头的姑娘,也和同伴一样,累得很。小淑华带着这个问题学了毛主席著作,想起了当初大伙发过的誓言:我们不是来享受,而是来吃苦、来革命、来改天斗地的,现在遇到一点困难,难道就要后退吗?不!小淑华又开始活跃在工地上。
这时,党、团支部也组织大伙反复学习《愚公移山》等文章。毛主席的教导,激励着年轻人,大伙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接连几天阴雨,他们就冒着雨干,道路泥泞,不少人摔成了泥猴,曹淑华很有风趣地说:“这回演戏咱们可不用化装了。”一句话把大伙逗乐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石头慢慢堆成了小山,年轻人都自豪地说:“咱们真成了小愚公啦!”就是这些小愚公,自己动手,新建和维修了近九百平方米的房屋、粮仓和马厩围墙。
他们建队的第一年,在八个月内,开荒八百多亩,翻地九百多亩,战胜了涝灾、雹灾,获得了较好的收成,除全部自给外,还卖给了国家三万斤粮食,并抽出一部分劳力搞副业,收入一万多元。各种牲畜也都有了繁殖,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革命苦练硬功
年轻人,以最大的革命热情,猛闯技术关。
夏锄时节,男女青年们唱着歌,顶着烈日,挥锄铲地。可是,锄杆却没有笔杆那么听使唤,越急心越慌,一个劲地往苗根上砍;用了很大的劲,还是撵不上。有的女青年急哭了,有的只能在上午劳动,下午就歇工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党、团支部组织大家重学了《愚公移山》和《将革命进行到底》,革命精神顿时又振作起来,积极去学习劳动技术。于是,在“青少年之家”农场劳动较多、懂得一些农活的青年,无形中成了大家的师傅。在田间,互帮互学,边干边学,苦练基本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初步学会农活,提前十五天铲完上千亩地,又在秋天适时地把粮食收回来。
现在,很多人初步学会了点种、铲趟、收割、打场、赶车和饲养等主要农活。会计、出纳、保管等工作,也由自己担任。
谈到练基本功,炊事班的几个姑娘也是数得着的。刚建队时,李兰华、倪晓东和张玉琴被分配到食堂烧饭。对这些女孩子来说,一天要供应一百多人吃饭,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开始的时候,一锅饭常常煮成三样——上边生、中间熟、下边糊。大伙吃得不好,议论纷纷,急得她们直哭。李兰华说:“在家怕当‘锅台转’,没想到到这儿来又围着锅台转,有啥意思?不干这个费力不讨好的‘锅台转’了。”正在这里参加劳动的“青少年之家”的一位老师,鼓励她说:“你这个‘转’与家庭的那个‘转’可不相同,那是小‘转’,这是大‘转’哪!”李兰华听了很受启发,对呀!哭有什么用,还是到毛主席著作里去找答案,学学《为人民服务》吧。几个姑娘凑到一块,边学边议,心里豁亮了。她们表示,为了保证生产,一定当好革命的大“锅台转”。有一次,倪晓东和炊事班的同伴,为了让大家吃上一顿炸油条,揉了十几个小面团,分别掺进不同比例的矾、碱、盐,放到油锅里一次又一次地试验,从傍晚忙到半夜十一点,油烟满屋,但炸出的“油条”还是又黑、又苦。别人劝她别试了。晓东不听,还坚持试验,一直忙到天明,到底让大伙吃上了又香、又好吃的油条。现在,她们做饭的技术样样都熟练了,饭菜做得可口,人人吃得满意。
根子越扎越深
八个月过去了,年轻人在劳动中,经受了风吹雨打。有的家庭一直在经济、感情上给他们一些不好的影响,但都被他们顶住了。虽然斗争刚刚开始,但是,革命的根子却越扎越深,大伙始终牢记当初立过的誓言:一心务农,革命到底。
最近,一位女青年收到母亲一封信,信的大意是担心女儿受冻,劝她回家“猫一冬”。这位女青年马上写了回信,说:妈妈疼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的女儿为了革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怎能贪图个人的安逸?……
女青年李淑琴,也在日记里作了这样的记述:不久前遇到“青少年之家”一些分配在牡丹江市内工作的同学,心里动了一下,但马上意识到干什么都是革命,自己走的也是革命的道路,决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昂首阔步地走到底。
在年轻人思想改造的斗争中,赵汝龙是比较突出的一个。这个二十三岁的青年,受资产阶级家庭的影响较深。一九六二年初中毕业到“青少年之家”后,曾分配他烧锅炉、修公路,但他怕脏,嫌低气,都没有干到底。当他这次和同伴一起到农场后,他的家庭曾多次动员他回去,说什么靠定息也能养活起他;还给他做料子服,经常寄糕点,但他都没有动摇。他表示,要听毛主席的话,接革命的班,决心在生产劳动中改造锻炼自己。八月份发大水,他带头冒雨趟渡急流,抢运垛在洼地上的羊草;秋收把手割破感染了,他还坚持干到底;打下的黄豆入库时,麻袋漏了,豆子撒到地上一点,他马上一粒粒地拣起来,说:“这是汗水换来的,一粒也不能丢。”如今,赵汝龙已经加入了共青团,并且被同伴选为小队长。
年轻人都爱上这个革命的集体。每天,他们从起床唱到睡觉,一个月要开几次文娱晚会。他们一年四季,坚持进行民兵训练。
他们在生活上互相体贴,女青年帮助男青年缝缝补补,男青年尽量不让女青年干重活。政治上互相关怀,人人要求进步,全队团员已由七名发展到二十三名,团的积极分子队伍已由七名扩大到五十六名。就连在家娇生惯养,饭后少不了一个苹果,外号叫“小苹果”的张玉琴,如今也能吃能干,学会了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
年轻人的眼光放宽了,看的更远了。他们身居茅舍,胸怀革命,正在制订发展生产的长远规划。有的青年因事偶尔回家一趟,总感到个人家庭的圈子太小。他们都说“牡丹江市的大楼虽美,却不如自己亲手盖的草房有感情;我们在这里,才是大有作为的地方,一定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
张东耀 陈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