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集体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4
第3版()
专栏:

“集体户”,是知识青年下乡集体插队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使下乡知识青年生活、学习、劳动在一起,有利于克服生活上的困难,有利于从事科学文化活动,有利于党、团组织和贫下中农对他们加强领导和教育。
集体户
——城市知识青年下乡集体插队的一种形式——
从一九六二年七月起,长春市第二中学先后有二十七名初、高中毕业生,组成集体户,到吉林省农安县黄金公社裴家屯生产队安家落户。三年多来,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他们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做出了显著成绩。下乡后,有一人入了党,八人入了团,十一人担任了生产大队、小队的干部,他们是县和省的先进集体。
集体户是下乡知识青年的家
下乡的青年过去长期生活在城市,不熟悉农村,所以,用集体户这种形式组织青年下乡,他们生活、学习、劳动在一起,热热闹闹,正适合他们的愿望。同时,依靠集体,便于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帮助知识青年更快地适应农村的环境,度过生活“关”。
下乡以后,他们不会做饭,不会料理家务,生产队长的老伴,就教他们做饭,帮助料理家务。有的社员还送来了盐酱。在生产队的帮助下,他们逐渐地加强了生活管理,成立了“户委会”,选出了正副户长和劳动、学习、生活、财务、文体委员。建立了劳动、学习、生活和财务等各项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家庭”会议,研究生活问题,互相交换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体户的钱、粮、物都有专人保管,按月公布账目。家务劳动,分工负担。每天都可以按时吃到热饭热菜,劳动之余,还能挤出时间学习,参加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
在这个集体里,充满着团结友爱精神。女青年做饭时,男青年跑去挑水;男青年衣服破了,脏了,女青年就悄悄地拿去缝好、洗干净。有些累活,男青年抢着干。哪个人有个头痛脑热,大家都围在身边,这个端汤,那个送药。
集体户是下乡知识青年的家,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有的人结婚,出去单独生活,有的人应征入伍。先来的人走了,新人又不断地进来,一批接一批。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中成长
下乡知识青年生活在集体里,能够更好地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有健全的民主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每个成员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断成长。同时,更便于党、团组织和贫下中农对他们加强领导和教育。
他们刚下乡时,正赶上放秋垄,三伏末尾,高粱地里又闷又热,别说干活,在里面站着也闷的慌。劳动一天,累得腰酸腿疼,青年们思想里展开了斗争:是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团员郭凤霞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她向同伴们说:“我们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的,不能见着困难就退,应该坚持到底。”在老社员和大家互相帮助下,勤学苦练,逐渐地学会了打场、打草、割柴等农活,攻下了劳动“关”。
第二年春天,裴家屯遇到了少有的旱象。集体户的青年和社员一起,担水抢种。一个困难刚刚过去,又一个困难迎面而来。正当谷子秀穗,高粱拔节的时候,裴家屯又遭遇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水灾。就在这个时候,集体户组织大家学习了《为人民服务》,明确认识到“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公社党委书记也来到集体户,对他们说:“受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灾害面前低头。”他勉励青年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毛主席的教导,党委的鼓励,使青年们心里亮堂了,干劲足了。他们卷起裤腿,扛起铁锹,和社员一起投入紧张的排涝斗争中去。他们奋战了半个多月,挖了三条排水沟,从灾害中,夺回四万多斤粮食,减轻了灾情。由于受灾,生活上出现了一些困难。他们召开了“家庭”会议,研究勤俭过日子,战胜灾荒的办法。他们说:“地涝了,我们的思想不能涝。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要看到成绩,不要被困难吓倒,要积蓄精力,迎接更新更大的战斗任务。”
他们过着健全的民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注意抓活思想,及时发现伙伴中的思想苗头,通过个别工作,帮助提高认识,改正缺点。
当地的党、团组织和贫下中农,关心这些年轻人政治上的成长,帮助他们扎正根子。在集体户下乡的当年冬天,就组织他们参加阶级斗争,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老贫农向他们讲家史,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他们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他们把贫下中农当成自己的亲人,贫下中农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看待。
知识青年在农村大有作为
知识青年下乡以后,生活在一起,既是科学研究组,又是文化活动站,能够更好地发挥知识青年的特长,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贡献力量。
裴家屯是个有名的涝洼地,土质含碱很大。群众说这个地方“旱了刀枪不入,涝了滴水不漏”。一九六四年春天,集体户青年响应党的大搞科学实验的号召,同干部、老农结合,组成了水稻、混种、土豆、种子田和园林五个科学试验小组,在十二垧地上,进行了八项科学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九六四年四月,他们用陆床育了一池子稻苗,插秧不久就出现了干旱现象,他们从大坑里挑水抗旱,坑挑干了,小苗也没救过来。这次试验失败了。这时,有人情绪低落,对继续试验失去了信心。集体户针对这种思想,组织大家学习《实践论》。毛主席说:“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毛主席的这段话,给他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解开了思想疙瘩。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他们开始了新的试验。在打小池埂子的时候,又发生了问题:试验旱打,放水后,水一冲就垮。又改水打,可是没有打够高度,水就来了。这时,他们就向老农请教。采取了垒半截,停一停,渗渗水,再加高的办法,果然成功了。这件事对他们教育很大,使他们进一步懂得了搞科学实验和干任何一项工作一样,必须处处依靠群众,才能获得成功。他们说:“刚下来的时候,感到屈材,干起来后,感到缺才了。”在搞试验的同时,青年们开始深入研究水稻栽培学。他们先后学习了五十多本有关书籍和资料,还参观访问了许多地方,吸取了各地的经验,终于破天荒地在碱性很大的涝洼地里试种成功水稻,使裴家屯人第一次吃到自己地里产出来的大米。
知识青年各有特长,集体生活便于他们各尽其能,发挥特长。他们有的去办耕读小学,有的去办民校,有的给群众读报、讲故事、放幻灯,有的向群众宣传科学知识。他们帮助解决了八十多名贫下中农社员和他们的子女识字读书的问题。
从政治思想、生活等各方面关心下乡青年
几年来,长春二中对裴家屯集体户,本着负责到底的精神,尽了“后方”的责任,为集体户的巩固做了许多工作。学校党、团组织对他们进行革命理想、艰苦奋斗和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教育。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贯串着革命这一条红线,特别是针对下乡青年的活思想,协助当地组织进行思想工作。如学生刚下乡时,遇到困难,思想波动,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发生动摇时,学校就帮助他们提高克服困难,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当他们巩固下来,做出成绩,得到贫下中农的信赖,部分人有点骄傲的时候,学校就帮助他们解决坚定依靠贫下中农,永远向贫下中农学习的问题。青年人互相闹意见时,他们就去帮助解决矛盾,加强团结,等等。长春二中根据集体户的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物质上也给他们一些支援,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长春二中经常向他们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过日子的教育,要他们和群众同甘共苦,不能超出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中还经常向学生的家长做工作。学校除了在学生下乡前,对家长做思想工作外,在学生下乡后,还本着负责到底的精神,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年节有时还去探望,学校有车去集体户时,就通知家长,家长愿意去的一同去。他们还利用时机请家长参加市里召开的座谈会,让他们受教育。做好了家长工作,家长反过来又做了下乡青年的工作。
二中做集体户的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清楚的。那时,只是觉得应该对学生负责,但又感到麻烦。后来,逐步认识到做这项工作不仅是帮助了下乡青年,而且对学校也有教育作用,应该去做。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集体户对学校来说,在教育、劳动、安置学生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集体户是安置基地,已成为输送学生下乡的主要渠道。现在又在裴家屯生产队附近增加了一个集体户。从一九六二年到去年,学校先后向两个集体户送去四十一名青年,加上上山和单身插队的已经输送八十多人。不仅学生下乡,有的家长也跟着迁到农村落户,帮助青年管理生活,操持家务。
集体户也是劳动基地。学校为了加强在校学生的教育,几年来组织了二百多名师生到集体户短期劳动锻炼,收到良好效果。
集体户又是教育基地。集体户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明显。几年来,学校领导通过“派人去,请回来”的办法,组织在校师生和下乡青年接触,互相受教育。他们先后组织一千零四十人次,前往集体户参观和访问贫下中农。一九六四年的毕业生代表会,就是在集体户召开的。每逢年节和应届毕业生集中教育阶段,都请下乡青年回来做报告。他们还举办了下乡青年事迹展览室,印发了务农日记,效果很好。
集体户也教育了教师。有少数教师过去对学生下乡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下乡是否有所作为,持怀疑态度,经多次参观访问后,许多教师受到了教育。他们在事实面前,认识到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知识青年下乡是革命行动,是实现青年革命化的道路。现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感到,集体户在促进教师思想革命化,促进教学改革上起了积极作用。
共青团长春市委工作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