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不平常的春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4
第4版()
专栏:地拉那通讯

不平常的春天
一九六六年的春天,在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心中,是一个不平常的春天。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提出的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争取全国粮食自给的号召,象一声春雷,震动了全国每一个角落,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掀起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增产粮食的高潮。
高潮声中访山谷
在这春雷震荡、热潮滚滚的农业生产高潮中,记者访问了阿尔巴尼亚中南部高山深谷中的培拉特区。当汽车刚刚开到培拉特市中心,在迎面一座耸入云霄的山峦上,一座俯视全城的古堡突然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它的周围,从下到上,筑起了一级级金色的梯田,好象是为攀登古堡而架起的云梯。这些梯田是不久以前才修的,其中还栽上了果树。当汽车沿着山间公路继续前进时,举目远眺,在那巍峨的群山和起伏的丘陵上,一块块修砌整齐的梯田映入眼帘。在白云缭绕的山腰里可以看到一片片金黄色的新开垦的处女地。在河谷两岸的山坡上,棵棵果树下用石头垒起和木栅栏围起的鱼鳞坑,把群山点缀得好似拥挤在一起的巨大的鲤鱼群。从峡谷的平野上和山谷里不断传来正在进行深翻土地的拖拉机的轰鸣声。
眼前这幅美丽的画面就是劳动党中央去年十月发表的关于人民群众参加讨论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六六——一九七○)的号召书所结出的丰硕果实。培拉特区的广大社员响应党的号召,发扬了劳动人民敢想敢干的精神,提出了许多倡议和增产措施。他们变冬闲为冬忙,开展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冬季大生产运动。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垦了荒地七百五十三公顷,提前和超额完成了开荒计划。
从大寨吹来的风
去冬今春,这个区的社员还开展了一个大学中国大寨经验的运动,大修梯田,大垒石墙,大筑栅栏,以防止水土流失,把丘陵高岭改造成为良田。为了学习大寨的经验,劳动党区委会首先召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观看中国的《大寨之路》这部影片,并且由党的领导同志作了动员报告,组织学习讨论会。以后又把这部影片送到每一个村去放映,组织全体社员观看。还在群众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每个村都组织了修筑梯田的专门小组,制订了把水土严重流失地区改造为梯田的规划。于是一个大规模的修筑梯田的战斗开展起来了。社员们披荆斩棘,披星戴月,迎着刺骨的冷风,冒着冬日的严寒,以革命的冲天干劲,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把一千八百公顷的坡地等改变成了梯田。
去冬今春,社员们还推广了中国使用人粪尿做肥料的经验,开展了大积有机肥的运动。
党中央的“到主要战线去,到生产战线去”的号召和区党委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鼓舞了培拉特区的广大干部。他们纷纷表示,决心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为增产粮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培拉特区党的领导选派了八十名优秀的党的工作者和农业专家到农村去。他们当中有十八人被选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主席。为了响应党的发展农业的号召,还有一千多名工人和城市居民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此外,全区四十五个农业社管理机构中的三百名干部也自愿当普通社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增加力量。
不让一寸土地荒废
汽车穿过峡谷,拐进了一个口袋形的山谷,在山谷中央的一个高岗上,有一座红色的砖房,这就是“库塔里”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社主席比特问明我们的来意后,立即领我们爬上距离管委会只有二百米左右的一座周围已筑成层层梯田的馒头形小山。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块群山环抱的平原。纵横交错的排水渠整齐地分布在这块黑油油的土地上。比特告诉我们,这个社是拥有七个自然村、二千三百公顷(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耕地的大社。党的“不让一寸土地不耕种,不使一寸土地不利用”的号召,鼓舞了全社四千三百名社员的斗志,去年冬天,在大小集会上,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和利用土地的建议,形成了一个向荒山野岭要田,向泥潭索粮的热潮。在去冬今春,全社修了一百九十公顷梯田,开垦了八十九公顷荒地,并翻起了田头地角,扩大了二十四公顷良田,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还栽植了二千五百棵树。
比特说,社员们在这场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同“神怪”和“上帝”进行了争夺土地的战斗。他遥指我们面前的这块一平如镜的田地说,这原是一片乱泥潭,在春汛和雨季,这儿几乎是一片汪洋,使得很多村子和外界隔绝。而在干旱时节,泥地又如同石块般坚硬。历年春汛和雨季不知有多少条牛陷进泥潭而被吞没。有过这样的传说:它们是被“神怪”索去的祭品。去年冬天,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决心破除迷信,改造这块沼泽地。利用冬初干燥时期,动员农业社的集体力量,开始了一场制服“神怪”的战斗。在纵贯泥潭的中间,挖了一条深宽数米、长达数公里的总排水渠,从这条主渠又挖掘无数条分渠、支渠,纵横整齐地如同脉络一样,伸向四面八方。总排水渠又同附近的一条国家兴建的大型灌溉渠衔接起来,雨季可以排涝,旱时又可以引水灌田。经过社员们几个月的艰苦战斗,从“神怪”手中夺得了五十多公顷旱涝保收的肥沃的田地。
征服“上帝的领土”
制服“神怪”的战斗燃起了“库塔里”农业社广大社员旺盛的斗争火焰。在讨论党中央号召书的过程中,有人提议把耸立在合作社中心的这座小山修成梯田。这座小山的正顶端,在许多年以前曾经有过一座天主教堂。这样就使这座小山曾经变成了“禁地”,就连牧羊人也不敢让他的羊群侵犯这块“上帝的领土”。
今年一月间,一个二百人的梯田队敲响了向这块“上帝的领土”进攻的战鼓。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把这块“禁地”变成了六公顷整齐的梯田。
“库塔里”农业社社员们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劳动,使得他们有可能在今年就把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扩大三百公顷,而且采取了平地种粮,经济作物上山的措施。社员们还建议,麦收后在麦地上种上玉米,把双熟种植面积扩大到一百六十公顷,仅仅这项措施就可以增产一千二百公担(一公担合二百市斤)粮食。他们还利用果树中间的空地,多种了二十五公顷玉米和十五公顷土豆。
我们站在这座小山的顶上,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图画。在那水渠纵横的田野上,迎风摆动的绿油油的麦田里,社员们正在修田理堰,为麦田施肥,为果树剪枝。夕阳的红光,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衣裳。在这幅由阿尔巴尼亚劳动人民的双手绣成的宏图上,闪烁着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自力更生、大搞粮食生产的政策胜利的光辉。
新华社记者 张家骥(附图片)
图为培拉特区波戈旦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荒芜的山坡上整修梯田,千方百计扩大耕地面积。
 新华社记者 李 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