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决不是“远水不解近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09
第2版()
专栏:

决不是“远水不解近渴”
说抓政治是“远水不解近渴”的同志,也许是想把生产尽快地搞上去;但实践证明,不抓政治,单纯就生产论生产,生产是搞不上去的。
一九六○年以来,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连续发生自然灾害,加上我们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造成农业减产,群众生活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抓政治,抓人的思想,促使农业生产尽快恢复呢?当然应当是这样。这个时候,在一些干部中间,流传着抓政治是“远水不解近渴”的论调,说什么“抓政治是走远路,抓生产是走捷径”。还有一种“粮食会说话”的论调,说什么“管它政治不政治,反正有粮食腰杆子就硬了,就能在人前说起话了”。县委对这些论调,当时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从思想上也默认了。因此,布置工作时,口头上说的是政治挂帅,以政治促生产,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本末倒置,对生产抓的多,抓的具体,对政治抓的少,抓的不力,任务紧了,干脆是以生产代政治。
当然,认为抓政治是“远水不解近渴”的同志,也许是想把农业生产尽快地搞上去。但是,这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不抓政治,只抓生产,生产是不能真正搞上去的。马鹿公社是一个土壤肥沃的好地方,原来属陕西陇县,一九六三年划归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灾后恢复得很慢,一些人要求把这个公社仍然划归陕西。当时,县委看不到这中间有着严重复杂的阶级斗争,单纯地从生活上进行照顾,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稳定生产情绪。可是,生产还是搞不上去。一九六四年春天,县委在马鹿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弄清了当时生产上不去,所谓要求划归陕西的事,是坏分子乘暂时困难之机,煽动一些人搞起来的。县委把这个问题提高到阶级斗争上来认识,发动群众对坏分子进行斗争,打击了歪风邪气,群众生产情绪空前高涨,这两年农业生产连续获得大丰收。
又如在对待后进队的问题上,有一个时期,县委有这样的想法:多给一些物质支援,生产面貌就会转变得快一些。事实上越是国家支援,后进队越是依赖国家,甚至有些干部一遇到困难,就直接跑到县委要粮要钱。结果,在全县三百多个后进队中,许多队长期没有转变。一九六五年春,县委专门研究了如何改变后进队的问题,认识到光用物质支援是不行的,必须先抓政治,用无产阶级的政治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县委派出干部对后进队进行了摸底,发现有些队两条道路斗争的情况很复杂;有些干部群众热中于“小自由”;有些队领导软弱无力;阶级敌人企图篡夺领导权。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发动群众,抓紧进行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依靠贫下中农充实和加强了基层组织。在这个基础上,组织群众普遍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大寨人民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这样,干部和群众的革命精神大振。事实证明,抓政治并不是“远水不解近渴”,而是很解决问题。一九六五年,在全县三百多个后进队中,就有二百多个改变了面貌,社员提高了阶级觉悟,有的成为先进队。
甘肃张家川回族 自治县县委书记 霍居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