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一堂生动的突出政治的教育课 贵阳市抓住“稻草绳问题”开展一场政治和业务关系的辩论,批判了种种非政治倾向,促进了工商企业部门的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17
第2版()
专栏:

一堂生动的突出政治的教育课
贵阳市抓住“稻草绳问题”开展一场政治和业务关系的辩论,批判了种种非政治倾向,促进了工商企业部门的工作
编者按:贵阳市围绕着“稻草绳问题”展开的一场大辩论,批判了过去经济工作中的种种非政治倾向,提高了人们的政治觉悟,鼓起了人们的革命干劲,结果,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使得长时期以来比较落后的地方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面貌,开始起了明显的变化。
稻草绳,看来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商品,可是,这种小商品为什么本地不能生产,非要依赖外地供应不可呢?这个问题,在贵阳市很有代表性,它反映了经济工作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营思想的严重斗争。这个斗争,不但在稻草绳的生产和经营问题上存在,在其它一些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上也同样存在。贵阳市抓住了这个典型,开展了大辩论,使工商企业各部门都结合检查了各自的“稻草绳问题”,懂得了突出政治的重大意义,懂得了政治是统帅的道理,改造了自己的思想,改进了自己的工作。
在其它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稻草绳问题”。抓住这样的问题来开展辩论,既可以使政治与业务关系的辩论更加生动具体,更加深入人心;又能使辩论密切结合和推动当前的增产节约运动,收到抓革命促生产,抓革命促建设的效果。
贵州省贵阳市的工商企业和经济工作领导部门,不久前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生动热烈的突出政治的大辩论。这次辩论是围绕着一项小商品——稻草绳应不应该从外地调进的问题而展开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在大辩论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头脑,批判了在经济工作中不突出政治的倾向,对当地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贵阳是一个工业生产基础比较薄弱的城市,解放前没有现代化工业,连墨水、发卡、纽扣等极普通的日用小商品都不能生产。解放后,贵阳的工业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地方工业、手工业的小商品生产发展比较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稻草绳问题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稻草绳是工业部门用来包扎产品、设备的包装材料,它本来是很容易加工的。但是贵阳地区近几年来却一直从湖南的长沙、益阳等地调进,每年耗用了大量的运输力,仅从一九六四年三月到一九六五年九月的一段时间里,就调进了二十五万多斤。是不是贵阳市没有条件生产稻草绳呢?不是,贵阳市郊稻草资源丰富,每年可以用来作草制品的稻草在两千万斤以上,如果按贵阳商业部门一九六六年经营稻草绳五十四万斤的计划计算,只需要稻草六十七万五千斤,还不到稻草产量的百分之三。同时,贵阳市里的一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郊区生产队,原来也有加工稻草绳的传统和习惯。问题只是:近几年来外地改用了机器加工,工效高,质量好,成本低;而本地的生产却一直停留在手工生产的水平上,工效低,质量差,成本高,这样就使贵阳加工稻草绳的生产逐渐被淘汰了,转而完全依赖外地供应。类似“稻草绳”这样的问题,在贵阳还有许多,象锅、碗、勺、筷、草纸、草袋、撮箕等,多数卖的是外地产品。有的把贵州的原料运到外地加工,然后又不远千里返运回来。
贵阳市委从稻草绳问题得到了一个启示。他们认为,稻草绳问题看起来好象是一件小事,可是在贵阳市很有代表性,因此决定抓住这个问题来展开辩论。市委向各部门指出,在稻草绳这件“小事”上,反映了一部分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对待落后和困难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态度,他们不是遇难而进,而是遇难而退,无所作为,这样就会路子越走越窄,生产就会永远落后。
工业部门的干部和职工,着重讨论了“为谁生产?”的问题。领导部门的一些同志检查了过去贪大求洋,不愿搞小产品、土产品的错误思想,他们说:“过去我们是两眼不看小、土、地(地方工业产品),一心追求高、大、洋”,常沾沾自喜于几件“洋”的新产品,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大量需要的小产品、土产品,没有把稻草绳等小产品纳入经济计划,不积极扶持,任其被淘汰。还有一部分人是缺乏力争上游的雄心壮志,认为贵阳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生产落后状况是不可改变的,怎么赶也赶不过兄弟地区,“市场需要的商品包不起来,能管多少就算多少”因而对一些即使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稻草绳之类的问题,也不认真采取措施去解决。一些生产单位的同志,检查了过去“利”字当头的经营思想,他们说,过去常常不是突出政治,而是突出利润,什么产品利润大就生产什么产品,稻草绳等这类小产品,“油水不大,费事不小”,因此不乐意生产。
在商业部门,着重讨论了“为什么做生意?是为赚钱、吃饭做生意,还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为革命做生意?”有的同志说,过去,他们是“两眼向外看,两手朝外伸”,认为“哪里质量好到哪里采购,谁家便宜能多赚钱就买谁的”,至于本地生产上去上不去,那不关自己的事。经过辩论以后,他们认识到这是丢掉了社会主义商业的“三大观点”。他们说,我们搞生产、做生意,都是干革命。一定要坚决按国家计划办事,按人民需要办事,克服单纯利润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会自觉地、千方百计地从各方面采取措施,防止连稻草绳还要从外地调进这样的问题发生,促进工农业生产。经营稻草绳的贵阳市土产经理部,在辩论过程中,还组织职工到农村调查了稻草绳的产销情况,他们看到有少数生产队因为开展了稻草绳的副业生产,增加了集体收入和社员的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有些生产队由于稻草找不到销路,受到了一些损失。这些事实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的商业企业,一定要坚决遵循毛主席制订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
经过了这场大辩论,使贵阳市工商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广大职工和干部受到了一次突出政治的生动教育,他们说,稻草绳问题给我们照了一次镜子,使我们看到在经济工作中不突出政治是一种多么危险的倾向,它给国家建设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思想认识提高以后,改变落后状况,发展工业生产,赶上先进地区,成了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现在,贵阳市的工商业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据商业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收购的地方产品达一百三十六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百十六种。计划部门今年安排的产品品种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稻草绳问题已完全解决,有关生产单位自己动手制造了一部分机具设备,又从外地购进了十台草袋机和五台草绳机,学来了先进的操作技术,建立了五个生产基地。现在草绳、草袋已经不再从外地调进,实现了自给自足,而且质量逐步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
经过这场辩论以后,人们还举一反三、以一带十,使许多类似稻草绳的问题迎刃而解。例如,贵阳玻璃厂生产热水瓶需要的竹壳,过去历来到湖南长沙等地远道采购,而贵州附近地区竹子资源很丰富,却没有发展竹壳生产。这次,有关部门到贵阳附近调查了一个多月,跑了两个县的二十二个单位,在一个盛产竹子的地区找到了一个手工业合作社,签订了生产合同,从此结束了远道运进热水瓶竹壳的不合理情况。
这场辩论还增强了人们的协作精神。贵阳地区工业和工业之间、工业和商业之间,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正在大大发扬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