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要锁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17
第6版()
专栏:四个第一的故事

为什么要锁门?
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工人 刘寿昌
我们厂的铸工车间交活工段,是个连续几年得到“五好”称号的工段。一九六四年,工厂政治部又树立他们为全厂职工学习的样板,这可真是对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了。
去年年终“五好”总评的后期,交活工段又被评为“五好”工段。但是兄弟班组也给交活工段送了不少“礼物”。其中有一条,代理工段长许守申一听,就火辣辣地直难受。这条意见是:交活工段的人有时常在工段附近的一间小屋里聊天。许守申急忙回到工段,说也巧,这时正有几个人在小屋里坐着呢。许守申一看就火了:“你们还瞎聊呢!人家都给咱们提出意见来了。”这几个人一听,不知是怎么回事,大眼瞪小眼地瞪起来了。有两个人,一看这“苗头”不对,一句话没说就走了。走的这两人是兄弟车间负责运送配件的工人,当时因为配件都运完了,两个人信步跨进这间小屋子里便和另外一个工人聊上了。这时是下午五——七点车间停电时间,所以这个工人正坐在小屋子里休息。
许守申看到这几个人,一个个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小屋,也觉得刚才有点冒失了。可是他一想起兄弟班组给送的“礼物”,心里总是有一个疙瘩。他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在那里沉思了起来。
许守申想来想去,越想越觉得这间小屋子是个“招灾惹祸”的地方。如果这样下去,没准儿连“五好”工段的牌牌儿都要挪动了。正在这时,党小组长张振海来了。许守申开口就说:“张师傅,你来得正好。别的班给咱们交活工段提出了意见。”张振海说:“什么意见,关于哪方面的?”
许说:“别的意见也不多,就是说咱们工段里的人,工作时常在这个小屋子里聊天。”
“那咱们就做做思想工作呗。”
“怎么做呀?我看来个干脆的,弄把锁把这屋门一锁,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张振海说:“问题不会这么简单吧,你把门锁上,如果有人聊天,不在屋里,外边不也是一样吗!”
许守申忙接过来说:“真正在小屋里聊天的,咱们工段的没有一两个,大部分都是外车间的。”
这两人争论了好一阵子,结果还是牛蹄子——两半着。第二天,许守申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个门连吊儿,当当几锤头就钉在门上了。正在这时候,工段党支部书记王金生来了。
“怎么样?‘五好’快评完了,同志们有什么反映吗?”许守申两个眼珠子转了几转,摇摇头说:“还没听到。”王金生又问:“同志们对兄弟班组给咱们提的那些意见,怎么个看法?”
“还没有听到什么反映。”
“你呢?”
“我!”许守申停了一会儿又说:“我觉得这些意见里,有的提得有出入。”
“你说说看。”
“说咱们交活工段的人没事就坐在小屋子聊天吧,这个意见就不十分贴题。”
“那你说是不是有过那现象?”
“有是有,不过咱们交活工段的人不多。”王金生一听心里明白了一大半:他锁门的用意不完全是不叫自己人再进小屋里去,而是给提意见的兄弟班组看看:门锁上了,看你们还有什么意见!王金生想到这儿,就又问许守申:“听说你要把小屋的门锁上?”
“是。”
“为什么?”
“锁上门,谁也别想进去了,这样就不会惹‘是非’,没有人给咱们提意见了。”
王金生又说:“可是现在工人们对你要锁门的事,这么说,‘锁,锁呗!不在屋里坐,外边蹲着也不错。’”
“谁说的?”许守申有点急了。
“别着急嘛,这个问题我也是这样看,你锁门只能把门锁住,可人的思想你是锁不住的……”
经过这次谈心,许守申对锁门的办法也发生了动摇,门连吊儿虽然钉上了,却一直没有上锁。党支部书记王金生觉得,这门上的锁虽然不锁了,而在某些人思想里的“锁”还没完全打开。如果不把这把“锁”开开,兄弟班组的批评意见就听不进去,交活工段前进的步伐就会受到阻碍。那么这把“锁”用什么钥匙开呢?最灵的钥匙就是用毛泽东思想这把金钥匙了。于是,王金生在群众中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后就开始“开锁”啦。
“开锁”的那天,支部书记王金生、代理工段长许守申和几个生产组长一起,首先对交活工段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然后又跟兄弟班组进行了比较。大伙一致认为,交活工段的成绩虽然不小,可兄弟班组也大大地跃进了一步。王金生说:“这个你追我赶的跃进形势,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就很容易陷入盲目的骄傲自满。如果不承认先进班组还有不足之处,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那这个先进班组,就会慢慢变成后进。”说到这儿,王金生就翻开了《毛主席语录》,一字一句地念道:“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主席的这段话,深深打动了许守申等几个同志。许守申说:“我过去认为,交活工段是全厂有名的先进集体,如果这样的工段还有这么多问题,怎么还能成为先进工段呀。我原想锁了门就封住了别人的嘴,可没想到门还没上锁,大家对这个做法又有了意见。我锁门的想法,就是拒绝别人提意见,是骄傲思想在作怪。……”
“锁”打开以后,大家的身上觉得轻松了好多。就在一个放假的日子里,张振海、许守申、王玉堂等几个党政工团小组长,先后走访十几位老工人。当人们知道交活工段的领导干部是来登门征求意见的时候,大家很感动,同时也很诚恳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天车组的组长郭凤启说:“你们交活工段不愧为全厂学习的好榜样。我们天车组的问题比你们多,可是我们还没有这样做哩。”
现在,交活工段小屋子的门仍然开着,有时,里边也还是有人坐着,但是,他们正翻开毛主席的著作,严肃地学习着。(附图片)
〔张小莹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