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敌人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18
第5版()
专栏:

敌人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汽车分公司工人 王中均 于世河
《兵临城下》完全歪曲了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毛主席说,我们要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但影片表现的却是通过敌人的内部矛盾和斗争,敌人可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根本抹煞了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更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场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战争,在影片里见不到一点暴烈的行动,而是那样的雅致,那样的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的温良恭俭让。编导者实际上是站在敌军立场上来描写的。
影片中的姜部长是被严重歪曲和丑化了的人物,这不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形象,简直象个说客,他只是一味地对敌人妥协、乞求、感化。姜部长曾深入虎穴,但他是从容而去,狼狈而归,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你看,他去时衣冠楚楚,到了敌军内部,除了向赵崇武和郑汉臣说教外,就是成天躲起来,最后又被迫化了装,穿上国民党军官的衣服逃了回来,而赵崇武并没有因为他去而起义,最后还是因为看到蒋介石的一封密电才起义的。
编导者对我军竭力丑化,而对敌军却尽力美化,在兵临城下时敌人应当是惊慌失措,惶恐不安的,但是,许多表现敌人的镜头却把敌军写得泰然自若,那个胡高参下飞机时正赶上我军打宣传弹,他只是轻蔑地笑了笑,甚至连舞会上的太太们听到解放军的炮声也轻蔑地说,他打他的,我们跳我们的。这样的描写实在令人气愤。
我们认为,更严重的是,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指出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以后,影片编导者偏偏要告诉人们:敌人可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按照他们的谬论,敌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现在解放十六年了,那些已经放下屠刀的阶级敌人岂不早就已经成佛了吗?我们今天岂不是不必进行阶级斗争了吗?编导者创作这部影片显然是别有用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