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兰考春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20
第6版()
专栏:

兰考春色
峻青
今年的气候似乎有些特别:按照农历的节气,已经快到清明时节了。可强大的冷空气,却还一次又一次的袭击着黄河中游地区。二月二十一日,兰考刚降过了一场大雪,三月五日黄昏时分,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十多度。
黄河又一次结冰了。
兰考大地上,雪深盈尺,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粉妆玉琢似的世界,一幅冰封雪冻的北国风光。
然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
几天来,我在兰考的大地上,走了很多地方。不论走到那里,到处都看到令人喜悦的大好春色。
当我沿着漫长的黄河大堤行走的时候,我看到大堤两旁那一排排雪压枝头的桃杏丛中,一簇簇粉红色的花朵,正在迎着风雪开放。它们的颜色,又是那么皎洁,那么白净。简直象是故意要和那压在它们枝头上的白雪,比一比高低,争一个胜负。
当我走到红庙村庄西头的黑龙潭边的时候,我看见那辽阔的水潭岸边,一丛丛当年按照焦裕禄同志的意见在这儿栽下的芦苇,也正透过积雪薄冰,把它们那利剑般的绿叶,向着天空伸展开去;在表现了兰考人民硬骨头精神的著名的韩村,在焦裕禄当年亲手构筑的第一块试验台田上,我看到,那青青的麦苗,也在用它们那碧绿的尖叶,拨开积雪,奋力地向上抽芽生长;当我走过老韩陵的田间和仪封果园沙滩的时候,我看到,老韩陵田野里那一大片茂密的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土褐色的花蕾;仪封沙滩的苹果树上,也都绽出了一簇簇粉红色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然而,我这里所说的春色,不仅是黄河大堤上杏花的盛开,韩村台田里麦苗的生长,黑龙潭边芦苇的抽芽,仪封沙滩苹果的含苞等等大自然的春天,更重要的,还是三十六万英雄的兰考人民思想上的春天。
当年,焦裕禄同志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在黄沙滚滚的兰考大地上,披荆斩棘地杀出一条自力更生的光明大路。同时,也在三十六万兰考人民心里,播下了毛泽东思想的红色种子。如今,这红色的种子正在兰考的大地上,到处抽芽生长,开花结果,展现出一派绚丽似锦的无边春色。几天来,在我所走过的许多地方,到处都看到这种人们思想上的绚丽春色。到处都感到焦裕禄精神的发扬光大。
现在,一场规模空前的生产热潮正在兰考大地上波涛汹涌地开展起来。当年焦裕禄同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阶级队伍——广大的贫下中农社员们正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以冲天的干劲,建设更新更美的兰考,编绘更新更美的图画。尽管连日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可是,成千上万的社员们却仍然冒着风雪出工,顶着严寒下地。在陇海铁路两侧,在黄河岸边的辽阔的田野里,到处都看到人们成群结队的在进行着紧张的劳动。他们有的在挖沟开渠,疏通排涝系统;有的在翻淤压沙,治服风沙灾害;有的在构筑台田,消灭盐碱地;有的在打井挖河,兴修水利。……那奔放的歌声,雄壮的劳动声,透过白蒙蒙的雪幕,在兰考大地上四处飞扬。
啊!焦裕禄同志生前树立起来的四面红旗: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双杨树的道路,赵垛楼的干劲。现在已经不止是四面,而是十面、几十面、几百面。甚至可以说,兰考遍地到处都是红旗招展。
前几天,我来到了秦寨。
当年焦裕禄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庄的时候,这儿还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焦裕禄把翻淤开沟、构筑台田的办法带给了秦寨人民,同时,也用毛泽东思想的红灯照亮了秦寨人的心。第一个响应这个办法的是老贫农秦永利,这个久历沧桑的七十多岁的老汉,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认定这个办法一定可以行得通,“一片白变成一片青”〔注〕的理想一定可以实现。从那以后,秦寨人就以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开始了征服盐碱地的艰苦斗争。而秦永利,就老当益壮,一马当先地成了这激烈战斗中的闯将、征服碱荒的老英雄。
焦裕禄的理想没有落空。虽然他活着的时候没能看到秦寨盐碱地上长出的麦穗,但在他死后一年多的今天,秦寨,以至全兰考所有改造过的盐碱地上,到处都长起了青青的麦苗,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收成。
“愚公立下移山志誓叫穷村变富村”
这一条写在秦寨街头的标语,是秦寨人的誓言,也是秦寨人的决心。现在,秦寨的生产已经大大地增加了,他们从一九六二年的亩产量二十六斤增加到一九六五年的二百零五斤,从吃国家统销粮到向国家交售余粮。但是,秦寨人并不因此而松弛了自己的决心,相反地,他们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更高地举着毛泽东思想的红旗,继续奋勇前进。
一场规模空前的生产热潮,正在秦寨的田野上汹涌澎湃地开展起来。每天天不亮,秦寨的男女社员们就争先恐后地向着田野上奔去。大队的副支书秦家安告诉我:在秦寨,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齐心,这样的干劲。甚至连老人和小孩,也都主动地争着干活。干部们劝阻也没有用。
争取粮食“上纲”(即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奋斗目标,建设富裕的新兰考的美好的蓝图在吸引着每一个人的心。现在,他们正在挖掘排水沟,构筑新台田。在那人山人海的劳动工地上,我看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老汉。这老汉,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胡须都已经变得雪白,可他的身体却依然是十分健壮,那股子火爆劲儿,简直比青年人还来得勇猛。这就是那个有名的秦永利,省贫协代表,能闯敢干的老将。这位当年焦裕禄同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天不怕地不怕、一心闹革命的老愚公,现在,又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了。
瞧,多么动人的情景啊!
这皓首银髯的老人,他那高大的身躯,站立在田野上面,迎着寒风,敞开了衣襟,把他那宽阔的胸膛,袒露出来,仿佛要把整个的世界,拥抱在他的胸前。他高高地举起了镢头,用力地刨了下去,刨开了冰冻的地面,翻起了沉睡了多少年的泥土(从未耕种过的碱荒地)。大雪扑来了,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一阵又一阵的扑进了他那裸露的胸脯上,但是,他理也不理,仍然挥舞着镢头,一下接一下地向着冰冻的土地开战。
但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坎的还不止是秦永利老汉和秦寨人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干劲。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心,他们的思想,那在斗争的风暴中越炼越红的心,越炼越红的思想。
人们告诉我:秦永利有个外号叫“管得宽”。因为在社里,他好管“闲事”,谁出工晚了他要管,谁的羊吃了田里的麦苗他要管,谁……总之,凡是不利于集体不利于国家的事,他都要管。有人半开玩笑半带讽刺地对他说:“拉倒吧,老大爷,你那么大年纪了,还管些什么?难道说你死了我们就不种地了吗?”
秦永利听了,气得白胡子都扎撒了起来,大声说:
“什么?不管?不行!只要我活一天,我就要管一天!”老人热爱集体的红心,使我深受感动,我忍不住和他攀谈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要管这多事?为什么要这样发狠的干?
“为什么?为革命!为国家,为社会主义。”秦老汉回答得非常干脆,“想当年,焦书记在世的时候,给咱秦寨树起一面大旗,叫‘秦寨的决心’,可你好好琢磨琢磨,这‘决心’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难道就只是叫咱治好几块盐碱地,得到一年二载好收成吗?”
秦永利说到这里,眼睛定定地望着我,但是不等我回答,就大声地接着说:“不,不是,决不止是这样的决心;而是要治好所有的盐碱地,争得年年的好收成。那还不中,还要治好全兰考的盐碱地,争得全兰考的年年好收成。支援国家,支援越南,支援所有还受帝国主义欺负的人民。这,才是咱秦寨的决心”。
秦永利这最后几句话,说得非常有力,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象钉子钻进了木头似的。我听着,也情不自禁的兴奋起来。停了一会儿,秦老汉又笑着对我说:“我这个‘管得宽’的外号快要免了。因为这几年来,俺队里的人天天读毛主席的书,有了他老人家的教导,就用不着俺这‘管得宽’去管东管西了。你看,现在大伙干得多么热火,多么齐心。有了这样的齐心,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就拿这麦子来说吧,你看,它长得多么肥壮,多么茂盛。从我记事起,到如今六七十年了,咱秦寨还从来没有长过这样好的庄稼呢。”
我顺着他的手望去,果然看到在那一片片台田上面,麦苗长得非常茂密、茁壮,那颜色绿得发黑了,那宽阔的麦叶,在风雪中愉快地摇摆着,仿佛要抖掉那身上的雪花,挺起笔直的腰身,抽出肥大的麦穗,为这美好的祖国河山,添上一层更加绚丽的色彩。
“你说,为什么今年的庄稼长得这么好?”秦永利问道。眼睛定定地看着我。
“因为你们秦寨人的心齐了,思想红了。”我用他刚才说的话、也是我自己心里的话来回答了他。
“对!对!这你就说对了。”秦永利双手一拍,哈哈地笑了起来。“就是这么个道理。一句话,俺们要照着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那样做:革命,坚决革命,革命到底!”说罢,转回身去,大踏步地走进了人群里,高高地举起了镢头,一下又一下的刨了起来。
我望着那白须飘飘的秦永利老汉,望着那在风雪中奋战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激动。啊,怎么能不激动呢?秦永利,这样一个在旧社会里被人踩在脚下的老贫农,如今,不仅以七十三岁的高龄还在积极的劳动,而且,他的心里,装着整个的世界,他的眼睛,望着整个的宇宙。他的劳动,不是为了他一个人的吃穿,也不止是为了秦寨和兰考面貌的改变,而是为了整个的国家,为了整个的世界革命!
是什么力量使得一个普通农民成为这样一个具有宽阔的心胸、远大的眼光、高尚的理想的人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但是,答案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毛泽东思想,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而焦裕禄同志,正是这伟大思想的传播者,他走遍了兰考的大地,到处都播下了毛泽东思想的红色种子。现在,这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秦永利,只不过是这无数颗种子当中的一颗而已。
兰考在前进,兰考到处都在放射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但是,兰考人民却并不自满。
昨天,兰考县委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他们不仅要力争把当前的生产搞得更好,而且,还要在全县的广大干部和社员中,掀起一个更高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要通过学习,把人们的政治思想,更加提高一步,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做得更好。
春风化雨,这又是一番有力的措施,宝贵的精神武装。
我们完全可以期望,随着这个大学毛主席著作高潮的到来,英雄的兰考人民,一定会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进一步改变兰考面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勇前进。兰考的各个公社和生产队里,一定会出现更多象秦永利那样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一心为革命劳动、一心为革命种田的干将;兰考的大地上,一定会增添一番更加绚烂更加美丽的大好春色。
注:“一片白变成一片青”,是焦裕禄对改造盐碱地的理想。盐碱地是一片白,改造好了种上庄稼,就会变成一片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