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要我们放弃社会主义方向,办不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4-26
第5版()
专栏:报刊文摘

要我们放弃社会主义方向,办不到
冯君实
吴晗同志大写历史小品,从大将军、宰相到小州县官,凡历史人物身上有一点可以利用来借题发挥的,绝不放过。一向标榜尊重史料的吴晗同志,竟不择手段把《三国演义》中关于马谡的事也当史实来用。不过从写于谦以后,吴晗同志兴趣忽然从“清官”转到“良将”身上。一九六二年三月,发表《赵括和马谡》,说赵国因为把“富有军事经验”的廉颇从前线召回,换上“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赵括为帅,结果被秦打败。要人们重温“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害人、害己、误国的教训”。同年六月发表《〈敕勒歌〉歌唱者家族的命运》,颂扬一个镇压各族起义起家的军事贵族斛律金“生性质直”,“善于用兵”。他儿子斛律光“生性谨慎梗直”,由于触犯了“昏庸无能的皇帝”和遭到“小人”的陷害而被杀害。吴晗同志这些文章是针对谁呢?我们知道,现代修正主义分子和国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从来都是借口反对“教条主义”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吴晗同志这里所指的是谁也就很清楚了。吴晗同志用含沙射影的手段,诬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又企图吓唬我们党,要党接受“教训”,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放弃社会主义方向,正是使用了吴晗同志在同时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多写一点杂文》中所说的“冷嘲热讽,指桑骂槐,隐蔽曲折”的手段,是“无妨狠一些,越狠越好”。而对于所谓被“迫害”者,寄予了无限同情,这正是对于在现实斗争中彻底被人民唾弃,对于卷土重来完全绝望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同情。
(摘自四月二十日《吉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