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阅读
  • 0回复

不准为剥削阶级招魂——评《抓壮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5-12
第3版()
专栏:

不准为剥削阶级招魂
——评《抓壮丁》
万川
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那么,电影《抓壮丁》究竟是为谁服务的呢?影片《抓壮丁》的编导者们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究竟是站在那一边呢?对地主阶级是打击还是保护?
影片《抓壮丁》是以地主李老栓一家为整个作品的中心而展开描写的。以李老栓受困为“起”,受骗受逼为“承”,忍无可忍全家痛打王保长为“转”,李老栓大儿子回家,大打出手出气复仇为“合”。如把整个戏剧故事概括为一句话,可以叫做:地主李老栓受害复仇记。
毛主席说:“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那么,《抓壮丁》是怎样来描写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李老栓的呢?
在政治上:李老栓受着保长王麻子的严重迫害。为逃避抓丁大儿子远走高飞了,二儿子躲着不敢见人,出了壮丁费,还被迫离乡背井去提篮叫卖,三儿子被逼去当童子军成天受气挨骂。在经济上:苛捐杂税搞得爱财如命的地主李老栓竟然连过节的月饼也办不起了,打发二儿子出门还要三媳妇“掏私房银子”。在文化上:堂堂的地主老爷目不识丁,甚至全家老幼都无一人认字,白白看着到手的汇款让保长骗走。李老栓受迫害尚不止此,连“人格”上也失去了保障,他的三媳妇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王保长的调戏……。你看,在编导者的“苦心”安排之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农村政治经济基础的地主阶级却变成了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以至生活上全面受压迫的对象。作者告诉人们说,在旧社会最受压迫的不是劳动人民,倒象是李老栓这样的地主阶级,这不是对阶级斗争现实的绝大歪曲吗?
也许编导者会说,影片不也写了李老栓对贫农姜国富的迫害吗?不是写了李老栓逼债,甚至连姜国富的锅都揭走了吗?但是,我们要反问,既然你有心要表现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为什么不以姜国富一家为中心,正面写姜国富和地主保长的斗争?为什么将所有的劳动人民受迫害的情节,都轻轻地一笔带过?
一句话说穿作者,写姜国富受压迫不过是一种障眼法,是一点陪衬。作者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替贫农申冤说话,他们的兴趣和同情是在李老栓这一边的。影片处处在为他们开脱,为他们“诉苦”,为他们鸣不平。整个《抓壮丁》可以说是地主李老栓的一本“苦难家史”。
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是
揭露还是开脱?
《抓壮丁》打着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旗号,描写的是抗日战争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生活。林彪同志在《人民战争胜利万岁》一文中指出:“在日本侵略者大肆进攻和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面前,国民党被迫参加了抗战,但是,不久以后,他们就采取了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方针。抗日战争的重担,落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区人民身上。”影片对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罪行揭露了没有呢?根本没有。影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日的伟大斗争只字未提,却一再地宣扬国民党“打抗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好象蒋介石国民党真的在为抗战而努力似的,这样,就完全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实际上是在替国民党反动派涂脂抹粉。
作者对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反动头目的蒋介石,不是以强烈的阶级仇恨去揭露他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本质,而是以无聊的辱骂代替战斗,用一系列什么“总裁”——“种菜”,“蒋总裁”——“总发财”等等的谐音字来博取廉价的笑声,让人们在哈哈一笑之中,忘记对大刽子手蒋介石的阶级仇恨。这能算是“揭露”吗?有人批评影片对蒋介石反动政权是“小骂大帮忙”,这话说得很对。对劳动人民是暴露还是歌颂?
毛主席历来教导我们,占中国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贫雇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抓壮丁》中描写的劳动人民主要是贫农姜国富和他的一家。可是我们在姜国富身上却丝毫也看不到贫农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斗争性。在整个影片中他几次出场,除了乞求,送礼,就是苦苦哀告甚至让孙子下跪。他低声下气地对地主李老栓说:“把我儿子留下来,还不是为你老人家出力,为你老人家效死么,你老人家的钱,往后一定办,有了骨头还怕熬不出油么。”他忍气吞声地对王保长说:“我也是快进棺材的人了,就不看在老头子份上,也看小娃儿可怜,来,跪下叩头求保长的情!”从虎口中逃出的儿子要上山打游击,姜国富竟说他是去“当土匪”。影片中出现的姜国富的媳妇,在公爹被逼死又被扫地出门之后,却仍然对地主阶级存在幻想,跑到李家乞求李老栓施舍口棺材。就是连姜国富的孙子,作者也没有放过,竟让他在与自己仇深似海的地主家里偷猫食吃。在作者笔下,劳动人民无一例外地对统治阶级充满了幻想,不但没有针锋相对的斗争和反抗,甚至连背过身子咒骂一句也没有。尤其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对幕后的“征属”芋子娃媳妇的悲惨遭遇的描写,作者通过卢队长和王保长之口,把一场国民党匪帮逼死人命的惨案描绘成了桃色新闻之类的东西,说什么“很有情意”,王保长与卢队长二人抓住“情意”二字挤眉弄眼,大做文章,下流已极。这是站在反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对劳动人民的肆意侮辱!
整个作品是为剥削阶级诉苦,是为剥削阶级说话,是侮辱劳动人民的。尽管作者也写了所谓壮丁暴动,但那是虚假的一笔,丝毫也掩盖不住整个作品反动的政治倾向。 为反动思想内容服务的“艺术性”该不该排斥?
有人曾认为这部作品在政治上虽坏,但艺术上尚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抓壮丁》这部作品的艺术性是些什么样的货色。
首先,作品中有许多情节是荒诞离奇的,是不真实的。例如贪财如命饱经世故的李老栓一再受王保长的欺骗,愚弄等等情节,就十分不合理,不能令人置信。这纯粹是作者为了自己的需要而编造出来的。其次,所谓喜剧风格。我们说,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把抓壮丁这样一个具有尖锐阶级斗争内容的题材用讽刺喜剧形式表现,本来就十分荒谬。影片一开头,导演就在“抓”字上大做所谓喜剧文章,让“壮丁”两个字逃走又被“抓”回来。这种艺术手法的本身,就暴露了编导对在旧社会被蒋匪帮抓去的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没有任何同情心,而是一种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肆意嘲笑的贵族老爷式的态度。《抓壮丁》中充塞着大量不堪入目趣味低下的噱头,只能冲淡人们对地主阶级仇恨,在社会上散布毒素,毒害人们的心灵,这正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内容愈反动的作品而又愈带艺术性,就愈能毒害人民,就愈应该排斥。”《抓壮丁》的内容是反动的,有害的。它的所谓艺术性,也都是为其反动思想内容服务的,这样的所谓艺术性,正是我们应该坚决排斥的。
彻底清除“黑线”的影响
《抓壮丁》是一部歪曲历史,丑化劳动人民,抹杀和调和阶级斗争,公开为地主阶级辩护、开脱的坏影片。这样一棵大毒草,居然由我们军内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出来,也决不是偶然的。正如四月十八日的《解放军报》社论所指出的:“建国后的十几年来,文艺界存在着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又说,“社会上文艺战线两条道路的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军队中来,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决不可能例外。”看来,正是在社会上那条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的影响下,我们部队的某些文艺工作者在方向上产生了动摇,没有压住阵脚,因而使得象《抓壮丁》这样的毒草冒出来。它的出现,不仅在军内,而且在整个社会上散布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危害了革命事业。这是深刻的教训。毛主席说:“有错误就得批判,有毒草就得进行斗争。”毒草的出现是坏事,通过进行严肃的批判和斗争,从而提高我们的政治嗅觉,进而全面地清除黑线在我们部队的影响,这样坏事就又会变成好事。让我们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地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为彻底清除黑线,创造社会主义的新文艺而战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