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华北区中小学教育概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5-04
第6版()
专栏:

华北区中小学教育概况
一、中等教育
(一)华北区的中等教育,从抗日战争初期,就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不断的创设与发展。至日本投降时,全区共有中等学校三十四处,学生共六千三百三十九人。日本投降后,中等教育有显著发展。据一九四六年一月统计,原晋察冀边区中学师范即增至五十六处,原晋冀鲁豫边区只省立中等学校,就发展到五十处。两三年来,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华北全境解放,广大农村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劳动人民子弟,大量涌入学校学习,中等教育又得到空前的发展。据目前统计:全区八个行政区及北平、天津、石家庄三个市共有省市立中学七十九处,职业学校十处,师范二十三处,总计省市立中等学校一百一十二处,九百四十二班,学生四万五千三百一十九人。县立师范一百二十七处,二百五十六班,学生一万一千七百四二十人。县立中学二十处,一百二十五班,学生六千二百九十六人(县立中学只包括晋中、冀东、冀鲁豫三区)。又北平、天津、晋中、冀东共有私立中等学校一百四十处,一千零八十六班,学生六万五千余人,总计全华北区共有中等学校三百九十余处,二千四百余班,学生十二万八千五百余人,与抗日战争胜利相较,学校约增加十二倍,学生约增加二十倍之多。三年以来,为了适应生产建设的急需,采取了短期中学或训练班的方式,以经济有效的办法,训练培养了三六、二六八名知识青年参加到政府、财政、文教、军事、交通、邮电各部门去工作。他们对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及各项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为了解决贫苦青年入学的困难,政府虽在战时财政困难的条件下,仍尽最大可能补助贫苦青年就学。去年晋察冀二十八处中学,六千八百三十九名学生的统计,公费即达三千三百四十七名。一九四九年经费预算中,规定中学公费生名额,乡村百分之五十五,中等城市百分之三十五,师范生百分之七十,按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适当运用,可使在校学生贫穷者之学习完全获得保障。就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四处中学统计七千八百一十一名学生中,贫农子弟二千四百七十四人占百分之三十一点七;中农子弟四千零四十六人,占百分之五十二;富农子弟四百六十三人,占百分之五点三;地主子弟二百九十八人,仅占百分之四。其他的约百分之七。和农村各阶层人口比例差不多。可以证明华北区的中等学校已成为人民大众的学校,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了。在新解放城市,也根据同样精神,凡是真正贫苦的或与家庭失掉联系的,都予适当补助,不使失学。
(三)为了争取男女教育机会均等,所有中等学校注意给女子入学以方便,在程度及年龄限制上,都予以照顾。现在全华北老区,中等学校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这也是过去所没有的现象。
(四)随着华北形势的变化,适应巩固与建设华北,支援解放战争的需要,去秋以来,全区中等学校,普遍进行了整顿建设工作。统一了学制、课程,加强了文化学习、改进了政治思想教育。修建校舍,充实教学设备,添购图书仪器。在老区半老区中等学校预算中除四百七十万余斤小米的经常公杂费外,另增图书仪器购置费一百三十四万五千余斤。平津解放后,太行、冀中、石家庄等处购置了大批图书仪器。因而教职员工作更加积极,组织各种业务研究小组,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逐步走向正规化。
(五)北平、天津等各大城市相继解放,大量中等学校从敌伪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在学生不失学,教师不失业的原则下,一般维持了原校。教职员只要不是首恶份子,且愿为人民服务继续留任者,一般原职不动。学校中特务@①迹,废除了反动的教育制度,取消了反动的军训及公民课程,代之以科学民主的教育制度与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多数教师为参加民主政治活动与加强自己的学习,自动参加了教师联合会。各校学生都组织了学生会,领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及文娱活动。行政上正在根据学生需要,用自报公义行政上批准的方法,民主评定对贫苦学生的补助金。各校添置了大批新书报,许多学校,每班有一份报纸,每校都增购了进步书籍。解放前大批流亡平津学生,流离失学,人民政府都已给予妥善安置,北平市流亡学生共一万二千七百零二人,遣送回籍复学者五千八百五十四人,报考华大及其他学校者三千三百九十人,在平就学或就业者三千余人。至于平津等市各大中学校报考华大、革大、军大、及南下工作团的数万青年尚未计在内。
平津解放以来三、二月中,中等教育在迅速进步着,并在继续求改进提高。对经费、公费生待遇、学制、课程标准等问题,正在研究进一步改进办法,教职员正在为改造自己展开革命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学生在端正着学习观点与方法。新解放城市中等教育已呈现出新的气象。
二、小学教育
(一)华北区的小学教育,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计有高小一千四百一十处,学生十三万零二百八十五人;初小六万零八百四十九处,学生三百二十六万七千二百八十八人。至一九四六年七月,蒋匪发动反人民内战,侵占我一些城市和乡村,烧杀抢掠捕人抓丁,不仅直接破坏了许多小学,也间接的影响了治儿童求学机会,以至小学及学生大大减少。至一九四八年秋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华北全区亦基本上进入和平环境,广大农村基本结束了土改,群众在经济上政上得到了翻身,迫切的要求文化。华北全区自七月即普遍地进行了调整干部、健全各级行政领导机构、召开小学教育会议、制订计划、方案、动员在乡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训练与检定小学教师,适当的改善小学教师待遇,截至年底全区小学均进行了恢复与整顿,约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小学逐步的走向正规。小学及学生人数均有增加。如:冀中去年麦假后,四十一县统计:共有高小六百七十三处,学生五万七千一百八十一人,初小七千一百九十处,学生四十四万三千九百六十四人,较麦假前增加小学一千三百五十三处,学生一万八千一百一十六人。太岳冬季共有高小九十二处,学生一万一千二百八十人;初小五千二百零七处,学生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一十五十。较秋前增加小学一百六十一处,学生一万三千四百二人四人。察哈尔三专区较土改前增加小学一百零七处,学生三千四百九十四人。今春因财政统筹统支及整顿小学,个别地区小学有些减少。目前老区半老区,据不完全的统计(缺冀东七个县市、绥蒙全区、冀中十专区、太行新区、冀鲁豫五县、察哈尔新区。)华北共有高小二千二百八十二处,初小四万七千八百六十二处,合计五万零一百四十四处。高小学生二十九万一千一百五十三人,初小学生二百五十八万八千七百八十六人,合计二百八十七万九千九百三十九人。
(二)在恢复整顿中普遍的进行了编班测验,便利了正规教学,建立了请假、测验等制度,以及生活公约。勤于学习,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大有进步。有的举行了敬师爱生运动,加强了师生的团结。教师们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埋头工作,并积极的学习文化、加紧业务的研究,许多地方的小学教员不仅提出了“不上无准备的课”,而且组织参观、研究新的复式教学法。
由于加强学习文化,重视课堂教学,儿童学习格外紧张。太行太岳夜宿生大大增加,学习成绩获得飞跃的进步,学生家长见到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通知,或者参观了学生成绩展览会,都惊欢的说:“想不到有这样好的成绩”。有的得意的说:“没白吃小米!”给孩子买套新衣帽,嘱咐他“可更要好好学习!”有的家长自动的一气动员六个儿童入学,有的村干部每天要到校去一遭说:“不看看孩子们总觉过意不去。”有的自己贴工修理学校院墙炉灶门窗,借给棹椅板凳。
各级的领导上也加强了视导工作,有的组织教育科长督学小学校长教员,进行群众性的检查,并派专人深入一点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工作,给予小学教育以有力的推动。
(三)新解放城市的小学,和中等学校同样由于正确执行了新解放区文教政策的结果,解放后均迅速的恢复上课,学校且有增加,如北平市现共有公私立小学三六六处(公立二百三十五处,私立一百三十一处)较解放前增加十三处,学生共有十万零九千四百六十人。天津市共有公私立小学三百二十五处(公立一百二十处,私立二百零五处)较解放前增加六处,学生共有十万零二千三百三十六人。教师们迫切的要求进步,加紧政治学习并努力研究改进业务,在工作上不但做好课堂教学,且能辅导学生课外活动,都说:“不好好工作,对不起人民!”在学生方面,也展开了“三爱”,(爱国家、爱学习、爱劳动)运动,利用黑板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