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阅读
  • 0回复

忆“老百姓报”及其与读者的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6-09-08
第4版()
专栏:

  忆“老百姓报”及其与读者的结合
李敷仁
新华社按:在咸阳被特务暗杀未死的前西安老百姓报负责人李敷仁氏,九一记者节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忆老百姓报及其与读者的结合》一文,介绍了许多老百姓报怎样与群众结合的经验,值得各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研究学习,兹将该文摘要如下:
报纸是老百姓的喉舌
政治有两个法宝,一文一武,武的是枪,文的是笔。这两个法宝单用有力,扭到一起双用更有力。只要用得适当,是百分之百的效力,百发百中。不过有个前提:得交给人民来管。
报纸是个了不起的东西,它能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但也有一个前提,必须把报交给人民,成为人民的报纸。说老百姓心中要说的话。
报纸最要紧的一点是讲老实话,老实话最能“感动”人,人民一动,还有办不到的事吗?
老百姓报
老百姓报要是拿到今天来看,或许缺点不少。但当时白手起家,黑摸道路,回想起来,只有一点可以宝贵的经验。这经验告诉我们:“要给老百姓办报,必先学习老百姓,跟老百姓走路。然后才可以教育老百姓,组织老百姓,发动老百姓。”你必先了解老百姓的生活,学会了老百姓的语汇,紧紧的抓住了老百姓的心情,你这才能替老百姓讲话,讲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报内容上有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特点,为着适应老百姓的购买力及学习时间,所以我们使报纸杂志化,期限七日、十五日一出,内容是一半时事,一半杂文、专题。同时又使杂志报纸化,利用各种民间形式,把七日时事综合成有系统的报导,是消息又是述评,叫老百姓更清楚的了解他自己的世事。在形式上,它是一张报纸,而且是单面的,能贴在墙上大家看,带到战壕里拿着念。
老百姓报第一版通常有四栏:第一栏是社论,起初还没有,后来才有短评,再后来就组织社论委员会,按期发社论。第二栏是七日抗战。第三栏七日外洋大事。第四栏七日国内大事。这四栏经编辑会议检讨、分工,弄成一人一栏,用各种民间形式,源源本本的夹述夹评。比如国内大事的“抗战建国纲领曲”,就是“@@调”,就是“元曲调”,这些东西在多处演出,效果很可观。后来读者纷纷要求,就印成单行本,共出了两版。比如外洋大事的“欧洲大战歌”(十言调),“世界大势歌”(七言调),曾经有宣传队把它单独写出,贴在广场、小学校,把它作为教材给学生讲,学生又回到村子唱。
记得“七日抗战”一栏里边,老百姓喜听乐道的有:“时事大舞台今日表演——唐生智挥泪出南京、朱德把守太行山。”那就是一段秦腔。至于社论里边,也有几回生了效果。在广州失陷、汉口吃紧,西安人心恐惶的时节,我们假借南山老道的寓言,指出时局的症结。那篇社论一开头就是“玄玄玄,妙妙妙,南山凹里出老道。”结果安定了西安附近的人心,还有人写信问老道的下落。当晋南失陷,潞盐封锁的当日,西安盐商居奇,盐政黑暗已极。社论标题“我们不能吃莫(没有)盐的饭”,指出花马盐、下青盐、四川盐来路甚丰,其大量屯集的潞盐,由国家统制高抬市价,眼看着叫老百姓吃莫盐的饭。结果,盐务局也稍改盐政,居民获益不浅。其他“二先生拾粪”在农学院及周中等校出演,“收麦运动歌”发动地方部队及学校给老百姓帮忙,都发生了应有的效果。这使我们深切的了解到,在国民党统制区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只要报替他们说话,他们不但把报当朋友,而且把报当恩人。
第二版分为上下两栏:上栏多一点,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及各种生产技术、抗战的功绩,不过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偏重下层如洋车夫、脚夫、挑夫、伙计(雇农)、相公(小店员)、贫农、手艺工人、工人等生活,一个是读者来稿,我们把稿约和报酬登在报上,并要求不识字的工人农人用口讲,请小学教员代书,或是信或是稿都行,错字粗话一概欢迎,所以到后来稿件很拥挤,逃“警报”时有一次我背了一洋面口袋稿子(发行簿、账簿也在内),在那里边有过南郑媳妇陈氏的纺线歌,临潼丫头的诉苦信,豫西石大脚及彭老太太的读报信,五、八两伤兵医院的伤兵稿,晋南担架兵和青海学生的信,西安邮工、路工、电务工人、排字工人的稿件,乡下农人佃户的稿,最多的算是小学教员的稿子,………………在这许多的稿件中,教育了我们自己,使我们知道许多人民的苦情,学会了许多老百姓的语言,用老百姓的话,替老百姓说了许多话,也教育了许多老百姓。
第二版的下半面(少半)是“阅读会”,这算是与群众联系的核心,留待下面再谈。此地需要补充的,就是二版偏旁曾经有个专栏,专载各种特写稿的,如石泉特写(常奋)、轰炸西安歌(少仁)、陕西冷娃歌(鹤参)、外蒙古三字经等。这里面有好些发生了特殊作用。
老百姓报的桥梁
报怎样到群众中间去的?老百姓报是在西安师范出世的,一出世学生们把先生办的报到处念,到处宣传,老百姓报就此传到老百姓手里。还有一个关系,我们这群办报的先生们,有一大批学生已当了先生,在乡村教学,一看到我们办的报,合乎老百姓和小学生的胃口,就订阅老百姓报给学生作教材,给老百姓宣传,这是个学生桥梁和一个小学桥梁。后来八路军办事处每期要二百份,陕军也大量订阅,这才把报送到豫西、晋南、河北的中部的战场中去,这是军队桥梁。后又在国内刊物报纸上登广告,并且要求交换,欢迎分销代售,使老百姓报传到中国境内十三省地方,这个报纸刊物的桥梁更大。新疆文化书店代售老百姓报,每期销行一千份,高出全国各报在新疆的售数。这几个桥梁是个关系,这关系开始是片面的辐射,后来就成了两方的交流。有了军队的稿子,军人才喜欢读报,有了新疆的来稿,新疆才可以大量分销。
后来,世界学联到西安,我们招待他们,请教他们,请他们带中国的老百姓报回去。南洋记者来了,也是一样,因此交换南洋的华侨报纸。桂林国际宣传资料室订老百姓报,这是老百姓报首次坐飞机。莫斯科选订中国刊报十四种,托商务印书馆代订本报,这是本报航空到外洋去的第一遭。最重要的是香港“中国呼声”这个世界语刊物,把这个报介绍到外国去。匈牙利的一个小学教师要展览世界儿童的抗战漫画,给中国人来了多次信,没人理。给老百姓报最后来信,我们选择了国立、私立、省县立、教会立各小学的儿童抗战漫画寄给他,他喜欢极了。他侄女看见中国儿童作品好,就把她积下的各国邮票送给中国老百姓报。
“读报会”
这个名字是后来才有人提出的,开始叫“老百姓报阅读会”,其实在本报未号召组织读报会以前,就有读者这样干。长安茶旨镇的东明小学一群可爱的小学生,在先生领导之下集体研究报的各种问题,并且写信给报社要求解答问题,他们把报社的编者也称老师。后来他们把报拿去给本镇周围的老百姓读,效果很好。他们兴奋的报告给报社,报社认为这是个有意思的事情,不放过它去,就商讨组织读报会的办法,登出开始的简陋的章规,号召读者组织读报会。其实读者中及其周围早已经有了和这一样的办法;自然“登高一呼,万方皆应”,各处就纷纷写信来,汇成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章规,发给读者来办,教读者有计划的研究本报,熟读本报,有组织的巡回宣读本报给老百姓。并有工作报告,有奖励办法,当然,每个读报会的报纸是我们按章规赠送的,他们在生活上有困难,我们还帮忙。例如介绍先生,购寄文具书刊,解答问题,来社招待等。这点小小的意思,在当时的本报读者就认为很好的办法。二年中间,我们发展了三十七处经常往来的读报会。帮忙他们依法检举了好些贪污公务员、乡保长、县长、军队、军官等,鼓动他们建立了一些学习办法,发表了他们的好些生活痛苦。他们也在读报会中表现了惊人的奇迹,在豫南某县(我只能说某县),一个伤兵开药铺,组织了读报会,生意比前兴隆。以后来人多了,又在茶馆组织分会,在附近组织巡回读报会,县政府来了一位秘书奖励他,使他渐渐的在群众中有了领导作用。他便在读报会中组织卫生处,减价卖药,多中取利。又实际给群众谋利益,组织读报会的合作社,又发动群众要求乡长组织调解处,在本报“打官司不要钱”的号召下,调解处的确也做了些好事。日本鬼子来了,豫南人民极度惊慌,这个可钦可佩的读报会中的会员们,宣传着本报的“保卫家乡歌”,来组织了一个叫做“砍青队”的武装,二百多人和一队鬼子兵打了个胜利的夜战。这是多么辉煌可敬的人民故事呢!这个读报会的发展,由思想到经济生活,再到政治生活,说明了报纸与群众结合的作用性,也可以说明报纸与群众结合的理性。用人民的喉舌,作为唤起人民的号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