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的胜利——记上海元件五厂工人打破洋框框多快好省地制造出冷凝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9-06
第3版()
专栏:

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的胜利
——记上海元件五厂工人打破洋框框多快好省地制造出冷凝器
上海元件五厂老厂房的四楼平台上,刚刚拆毁造了一半的淋水塔,它的残迹象征着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破产;就在厂房旁边的矮屋里,两台冷凝器上鼓风机,歌唱着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的胜利。
推翻淋水塔,制造冷凝器,这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高潮中的小小插曲,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灭资兴无的斗争。
这个厂的少数技术干部认为淋水塔是“定型设计”,毫无问题,不经工人同意,就动工兴建。但是,工人却认为淋水塔这种设备既不安全,又不经济,所以都坚决主张把它推翻。于是,在少数技术干部和广大工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少数技术干部到厂外串连支持他们的技术“权威”,妄图压服工人;工人也到厂外串连支持他们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对冷凝器的制造作了多方调查研究,决心驳倒“权威”。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大辩论展开了。
我们搞得成冷凝器吗?
少数技术干部强调说:上海现有的外国冷凝器,质量并不好;上海兄弟厂造冷凝器造了三年,技术上也没有过关,我们怎么能搞得成呢?工人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豪迈地回答:西方资产阶级有的,我们东方无产阶级要有,西方资产阶级没有的,我们东方无产阶级也要有。外国的不好,我们不是应该造出更好的吗?兄弟厂没有过关,我们不是更应该设法过关吗?大家不搞,怎么能搞得成呢?工人的雄辩,高屋建瓴,旗开得胜。
造冷凝器能在技术上闯过三关吗?
“权威”说:冷凝器的马达要放在铁皮罩壳上,怎么消除巨大的震动噪声?
工人回答:这很简单,马达放在罩壳上,这是洋框框,打破这个洋框框,把马达放到旁边地基上,震动噪声不就小了吗?
“权威”说:冷凝器的管子要焊一千四百个接头,一个也不能漏气,还要能耐二十五公斤的压力,怎么能达到这样高的要求?
工人说:这有什么困难?只要我们细心操作,逐段检查,保证能焊好,难道这比焊万吨水压机还难吗?
“权威”说:几只鼓风机要共用一根轴,这根轴的平行同心度要求很高,怎么能办得到?
工人说:把几只鼓风机分开安装,根本不要共用一根轴,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平行同心度,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工人们的雄辩,辩得“权威”哑口无言。设计单位的一个总工程师心悦诚服地说:“工人的这些意见,我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是被洋框框束缚住了”。
这在经济上合算吗?
主张算账的少数技术干部说:淋水塔造了一半,花了七千多元,全部推翻,不是要给国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吗?
工人回答:当然要算账,但要看怎么算法。推翻淋水塔,就是推翻洋框框,就是打掉那些靠洋框框吃饭的“权威”的威风;制造冷凝器,就是闯出自己的路,就是发扬工人阶级勇于造反的革命精神。这是个方向问题、道路问题,难道这笔账不该先算吗?还有,制造冷凝器的费用,加上拆除建造淋水塔的损失,也不到建造淋水塔全部费用的一半,何况淋水塔的用电量和用水量要比冷凝器多达五倍到一百五十倍!这笔账又该怎么算呢?在工人的雄辩面前,算账派认输了。
这时已是五月下旬,防暑降温季节转眼就到。按照常规,冷凝器的设计要十天半月。怎么办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半个月太久,“只争朝夕”。这个厂的工人,在被他们的雄辩说服了的那位总工程师的协助下,一个上午就画出了设计草图,当天下午就施工了。工人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抢分夺秒,去争取胜利。终于在防暑降温之前,多快好省地造出了冷凝器,长了无产阶级志气,立了无产阶级权威,向党的四十五周年生日作了可贵的献礼!
让无产阶级的革命造反精神,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在新的全面跃进中,发挥更大的威力吧!
本报记者
(附图片)
上海汽轮机厂青年工人和青年技术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打破对资产阶级“权威”、“专家”的迷信,打破洋框框、洋教条的束缚,勇敢地承担起攻克两千二百马力高增压柴油机的薄壳合金轴瓦浇铸技术关键的任务。他们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设备制造和工艺试验工作。目前已投入生产,情况良好。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