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关心战士就是关心革命——记毛主席的好战士、爱兵模范王裕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09-21
第1版()
专栏:

关心战士就是关心革命
——记毛主席的好战士、爱兵模范王裕昌
玉学 永祥 豆豆 天中 启夫
编者按:毛主席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王裕昌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好党员、好干部。
王裕昌同志对自己的阶级兄弟、革命同志,有着最真挚、最深厚的阶级感情,有着最高度的革命责任感。他说得好:“关心战士,就是关心革命;热爱同志,就是热爱革命。”作为一个连队的基层干部,在平时,他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战士,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关心和帮助战士。他把帮助每一个战士在政治上的成长,看作自己对革命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把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每一个战士,看作是对同志最大的关心,看作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崇高事业。正因为如此,在阶级兄弟的生命遭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抢救同志。为了阶级兄弟,为了革命事业,真正做到了“豁出自己的一切”。
王裕昌同志的英雄事迹,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长期以来,他自觉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他说:“学习毛主席著作,不仅用脑子去钻研,而且要时时刻刻用行动去体现。”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真正用自己的英雄行为,执行了毛主席的指示和教导。
阳光雨露育青松,毛泽东思想哺英雄。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出多少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人物!
现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介绍我们时代的又一个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福州部队空军某部的管理员王裕昌。平时,他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忘我地为党工作,处处表现了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对战士关怀备至,有高度的阶级感情;在紧要关头,遇有艰险任务,他总是挺身而出,奋勇当先。他屡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战士,舍身为群众。人们称他是“活着的欧阳海”,“活着的王杰”!
在关键的时刻
一九六五年五月三十日清晨,王裕昌带领着一支由三十多人组成的小分队,迎着旭日,浴着清风,高歌阔步地去进行手榴弹实弹训练。
投掷训练在顺利进行,训练场上洋溢着一片紧张的战斗气氛。
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情况:十九岁的理发员陈开泰投弹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失手把手榴弹甩向了身后。手榴弹在空中绕了一个弧线,嗤嗤地冒着青烟,滚进了右边一个掩体里!有人大喊了一声:“快”!王裕昌正在辅导一个新战士,听见喊声,猛地抬头一看,只见在这个掩体里,文书吴绪斌正在埋头作记录,手榴弹已经滚落在他的脚边。他的生命正受着严重的威胁。
手榴弹要开花,时间只要三秒八!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裕昌唰地从掩体里跳出来,向这颗手榴弹猛扑过去。他一把没有抓住,又疾速匍匐着向前蹿了一蹿,好容易才抓住正在飞速旋转的手榴弹的铁头。要把手榴弹甩出去,就必须把伸直的胳臂缩回来。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一瞬间,他脑子里闪过一个最最单纯的念头:
“宁死我一个,不能死战友!”
他紧紧抓着手榴弹的铁头,猛地将胳臂往回一收,又一个侧转,用身子严严实实地挡住吴绪斌。就在这时,没等他往外投掷,手榴弹在他的掌心里爆炸了!
当战士的生命遭到严重威胁的紧急时刻,作为一个干部,是挺身而出,还是畏缩不前?是首先考虑阶级兄弟的生命安全,还是首先计较个人的安危?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个考验面前,王裕昌没有想到怕,没有想到死,没有一丁点私心杂念,没有一丝丝犹豫不决。
王裕昌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抢救战友,这已经是第五次了。
一九五七年,王裕昌在一个新兵连工作。一次实弹投掷训练,一位新战士,不慎将拉开导火索的手榴弹失手丢在身边。在即将造成事故的瞬间,站在不远处的王裕昌猛冲过去,冒险抓起这颗手榴弹投了出去!
一九六二年夏天,王裕昌在高炮连当副连长。有一次,他在检查防台风准备工作,突然看到压在屋顶上的一块大石头往下滚,眼看就要砸到正在屋檐下劳动的一班长黄先容头上。王裕昌一个箭步跃过去,猛力推开黄先容,而自己却来不及躲避了。他的右手被砸得鲜血直流。
在那以后不久,部队行进在一个狭窄地带,炮车突然朝路边侧滑,眼看要压住战士黄仁龙。王裕昌夺过三角木,推开黄仁龙,唰地蹿到车轮后面,就在他塞进三角木的同时,车轮已经抵住他的肩膀,幸亏三角木起了作用,这才化险为夷!
一九六三年的一天,战士们正在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新战士罗国强投弹时,拉开导火索后没有及时投出去,手榴弹在他手里眼看就要爆炸。王裕昌几步奔过去,夺过手榴弹扔了出去,并且把罗国强压倒在地上,自己用身体掩护着他。
是什么力量促使王裕昌多次做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呢?他是照着毛主席的教导,照着无数革命英雄的光辉榜样去做的。王裕昌说:“毛主席说:‘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关心战士,就是关心革命。为了革命,我可以豁出自己的一切。”
他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最大的关心
作为一个连队的基层干部,王裕昌同志时时刻刻关怀着每一个战士,和他们结下了最真挚、最深厚的阶级感情和革命友谊。他非常热爱部队这个革命的大家庭。他在学习笔记里写道:“我这个连队的家,比有父母子女的那个家温暖得多。因为这是革命的大家庭,金光闪闪的毛泽东思想把阶级兄弟的心都连结在一起。我真爱它,一刻也不想离开它!”
战士生了病,王裕昌也常常跟着吃不好,睡不好。他在三连当司务长的时候,有一次,战士朱采蜀病了,接连几天卧床不起,什么东西也不想吃。王裕昌了解到小朱是渔民子弟,最爱吃螃蟹。他决心为小朱做碗螃蟹面开开胃口。他跑了十几里路,到了一个镇子又到一个镇子,一直等到半夜,出海的渔船回来,才买到螃蟹。赶回连队的时候,天已放亮了。当小朱端起一碗味道鲜美的螃蟹面时,激动得流下泪来。
一场暴雨,淹没了阵地。战士们备战一天,把全部火炮器材拖到安全地带,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回到帐篷,大家冻得浑身打颤颤。正在这时候,司务长王裕昌来了。他把一碗碗姜汤送到战士手里。战士们明明知道他也拖了一天炮,这会儿一定跟大伙一样又冷又累,可他却只顾大伙,不顾自己。战士们端着热腾腾的姜汤,心里万分激动。
王裕昌当连长的时候,八测手刘钦传嫌技术太难,想打退堂鼓。王裕昌千方百计地帮助小刘克服了这种思想。他和小刘一起学习《愚公移山》。他说:“毛主席说:工作就是斗争,看来,练技术非得像愚公移山那样斗争不可。”又说:“小刘啊,我看要想技术练得硬,先得思想过得硬。要是没有私心杂念了,技术就一定会像白求恩的医术一样,越来越精。”经过他的耐心帮助,刘钦传提高了思想觉悟,打消了改行的念头,技术难关也克服了。
王裕昌刚调到五连的时候,听说电话班几位战士不团结。他就深入地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个班的四个人,来自三个省。因为互相不服气,四个人四条心。王裕昌针对这个情况,分别同他们谈心,和他们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王裕昌说:“你们看,毛主席像是到过咱们这儿。他老人家说咱们来自五湖四海,咱们五个人正好来自四个省,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来的……”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四个人都羞愧得低下了头。打那以后,四个人团结成一个充满阶级友爱的小集体。
一九六四年,王裕昌同志要调离连队,到机关去做管理员工作。临走的头天晚上,王裕昌正在学习《纪念白求恩》。接替他工作的胡家远同志走过来说:“老王,该歇了,明天你还要赶路哩!”
王裕昌抬起头说:“我在想,白求恩办事‘精益求精’,我这交班也得来个精益求精啊!你想想,还有那些事没有交代周到的?”
胡家远说:“你快睡觉吧,我再也想不起有啥没交代的事情了。”
“走,你跟我走一趟。”王裕昌说着站起来,“咱们查铺去。”
查铺,天天查。可这天晚上的查铺,却给胡家远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
他俩轻轻地开门,悄悄地迈步,从这个宿舍走到那个宿舍。走到每个战士的床边,王裕昌都要在胡家远的耳边小声交代几句:
“这是严福寿,是测高机班的。他睡觉爱蹬腿,跟白天干活一样,猛打猛冲。”
“这是吴观有,广东人。他每天夜里掀被子,得特别关照。”……
查完最后一个宿舍,已经十一点多。他俩肩并着肩,踏着月色,在山头上漫步。谁也没有一点睡意。
胡家远说:“老王,你真是对战士关怀到家啦!”
王裕昌说:“这些小伙子都是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要对他们的成长负责,也是对革命事业负责。对他们可真得精心关照着点!”
“你把他们的脾性摸得那么熟。”
“嘿嘿,差得远哩。”王裕昌说:“有人讲‘带兵要带心,带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这话很对。不过,我倒想,最大的关心,是让他们读毛主席的书,把他们带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上,用毛泽东思想把他们培育成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用这个标准要求,我这连长的工作,还差得远哪!”
胡家远没有再说什么。可心里在想:接他的工作,就要接过他对战士深厚的阶级感情,高度的革命责任心。这种感情,这种责任心,集中在一点,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把战士们哺育成真正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身残志不残 永远为人民
在医院里,王裕昌从昏迷中醒来。第一句话就问:“文书怎么样?有没有危险?”人们告诉他,文书只擦破了点皮,他才放心了。
第二天黎明,他再次从昏睡中醒过来,睁开眼就要医务人员替他找到身上的一串钥匙。他说:“我是管理员,丢了钥匙,就像战士丢了武器一样。”
王裕昌的伤势很重,第一次大型综合手术进行了十个小时。王裕昌以顽强的革命精神,战胜了第一道险关。谁能想象到他忍受着多么巨大的疼痛啊!然而这时他心里最惦记的却不是自己,而是战友,是党的工作!
部队首长到医院来看望他。他激动得两眼闪着泪花,好久才说出一句话:“我……没有完成任务,对不起党……。”
一位首长问他需要什么,他说:“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是我的毛主席著作没有带来,请托人给我捎来。我现在更需要读毛主席的书。”
王裕昌被严重炸伤的右腿,发生了“坏死”现象。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院建议截肢。当王裕昌得知部队党委已经同意,便毫不犹豫地表示:一切听从党的决定!
王裕昌的伤势有了一点好转,他便积极主动地为党工作。听到隔壁病房里有呻吟喊叫的声音,他就请护士把他的床推到这个同志身边,和他谈心,同他一起忆苦思甜,鼓励他向疾病作斗争。看到战士江传谷开刀以后很痛苦,便一瘸一拐地走到他的身边,用毛主席的话鼓励他,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一起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并对他说:“咱们养伤治病,也是为了革命,也要靠毛泽东思想。”
几个月后,王裕昌的伤势大大好转了。领导上又送他到上海进行整形手术,并在这里安装了假腿。从装上假腿的第一天起,他就顽强地锻炼走路。他不要人扶,不用拐杖,高大的躯体颤巍巍地站起来,把一百六十多斤的体重,压在那条假腿上。那刚刚愈合的嫩皮嫩肉的伤口,绷得像烈火炙烤般的钻心痛,浑身沁出了冷汗。护士要帮助他,他谢绝说:“毛主席不是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吗?我现在要排除伤痛的万难,去争取走路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鼓舞着他进行顽强的锻炼,从能走一、二米,到十几米,几十米,一百米,二百米……。
是的,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意志最坚强,骨头最硬,多么大的痛苦,也压不住王裕昌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做手术时,常痛得他额角上沁出豆大的汗珠,他咬紧牙关忍受着。当护士给他打止痛针、吃止痛药时,他总是说:“要战胜伤痛,药物只能起部分作用,更重要的还是靠精神作用。”
他右腿被截肢以后,护士们心里都很难过,他却豪放地说:“难过什么?我一条腿也要走革命的路。也要在革命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他还安慰周围的同志:“你们不要怕我难过,我还有左手左腿嘛!更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只要我一分钟没有停止呼吸,我就能为党工作。万一我的手和脚全坏了,我还有一张嘴!我要用它天天宣传毛泽东思想,用它鼓舞同志,打击敌人。”他又说:“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身体虽然残废了,但我身残志不残。我要把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党,永远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王裕昌出生在山东省即墨县一个贫苦的下中农家庭。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使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把自己的一生同光辉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结合起来,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应当怎样去恨敌人,爱同志。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他心中光芒万丈的红太阳。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他在一切艰难危险面前无所畏惧、勇于为革命献出自己一切的力量源泉!(附图片)
王裕昌同志在参加福州市第十一中学民兵活动时,向青年们介绍自己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 新华社稿
王裕昌同志(右)勉励来探望自己的吴绪斌同志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永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