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从《大登殿》到《战马之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10-17
第6版()
专栏:

从《大登殿》到《战马之歌》
广州部队海上文化工作队 王从礼
周扬提倡大搞所谓“无害的作品”,胡说什么“没有政治内容的(文艺作品)也可以为政治服务”。这是周扬放出的毒箭,他企图用软刀子来杀人。
我是搞民间乐器的,过去在所谓“专家”那里学了一些“老古董”,演奏过河北梆子《大登殿》《黄鹰亮翅》等所谓“无害的作品”。资产阶级的“专家”“权威”们赞扬这些曲子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说“应该发扬光大”,可是下海岛演出,却遭到战士们的反对。
有一次演出后,一位战士问我:“你演奏的那个河北梆子是《大登殿》吧?就是薛平贵和王宝钏大登皇帝的金銮宝殿吧?”当时我真不好意思,无言答对,只好支吾地回答:“嗯。”旁边一位战士却不客气地说:“你给我们上了一堂反面的政治课。”
战士的尖锐批评,引起了我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的话,使我心里豁亮了。任何文艺作品都带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对文艺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爱好。像《大登殿》这样歌颂帝王将相的作品,怎能说是“无害”呢?周扬提倡所谓“无害的作品”,是贩卖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黑货。我下决心要用真正革命的作品,去打倒那些所谓“无害的作品”。
经过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以及专业作曲工作者的具体指导,我终于写出了反映部队千军万马奔腾形势的笛子独奏曲《战马之歌》的初稿。尽管这支曲子还比较粗糙,演奏也不够熟练,但是战士们听了却非常满意。他们说:《战马之歌》反映了部队当前万马奔腾的精神面貌,鼓舞了斗志。可是后来在某城市演出,却遭到某些所谓“专家”和“权威”的非议。他们说《战马之歌》是“战之有余而歌之不足,满耳朵全是马蹄声,就是听不见音乐。”同一个作品,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大登殿》“专家”喜欢,战士反对;《战马之歌》战士欢迎,“专家”反对。可见周扬所提倡的“无害的作品”,实际上是对资产阶级有益、对工农兵有害的毒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