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英雄合作社在阶级斗争中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11-16
第3版()
专栏:

英雄合作社在阶级斗争中成长
毛主席说:“这个三户贫农的合作社,几个月以来,在全国农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河北省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英雄的合作社,给贫农壮了胆。”
十年前受到毛主席高度赞扬的河北省南王庄三户贫农的合作社,现在是南王庄公社的三百多户的南王庄大队。十年来,它不愧为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面光辉的红旗。
一九五四年,南王庄成立了一个七十八户的初级社。由于富裕中农的捣乱,很快就化成了七个小社,接着又散了六个,最后只剩下贫农王玉坤、王小其、王小庞和另外三户中农的一个六户的小社了。
到麦子黄梢的时候,三户中农见自己地里的麦子长得好,也退出去了。就在这个困难的关键时刻,王玉坤坚定地说:“毛主席想得大,看得远,量事没错。毛主席让咱们组织起来,就要组织起来,他们不干,咱们干。”这样一讲,小其、小庞也鼓起劲来了。小其说:“他们散让他们散,咱三个,反正不能再散了。”小庞说:“玉坤给咱当社长,小其当会计,我当生产队长,他们不干,咱们照样干。”
这个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就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对这三户贫农坚持办社的英雄事迹作了极高的评价:“这三户贫农所表示的方向,就是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一切个体经营的农民,终归是要走这三户贫农所坚决地选择了的道路的。”
毛主席的话给这三户贫农极大的鼓舞和力量。这年秋后,三户贫农的小社,显示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把一向百斤上下的亩产量提高到了一百七十五斤,赛过了村里所有的单干户。这年冬天,南王庄的农民全体入了社,并把初级社转成了高级社。
合作社发展了,壮大了,阶级斗争还在继续着。
一九六○年秋后,一个富农分子在南王庄的大街上刮单干风,说实行包产到组,包工到户,牲口分组喂养办法好。党支部抓住这个问题,教育全体党团员认识所谓“包产到组,包工到户”,实质上是要单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党的教育提高了大家的认识,顶住了这股单干风。
南王庄油房加工棉籽,本来只收加工费,有人建议自己买棉籽榨油,既赚钱又赚饼肥。到干部会上研究的时候,有人认为买棉籽榨油属于商业性质,是资本主义经营思想。也有人说,为了集体生产,又不是投机倒把,怕什么呢?王玉坤说:“来,咱先学习学习吧。”大家就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和党的政策的论述,使原来认识模糊的人头脑清醒了,避免了一次方向性的错误。
十年来,南王庄每年都有变化,但是变化的大小却不一样。南王庄的贫农下中农社员深深体会到,什么时候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最好,什么时候的革命精神就最旺盛,干劲就最大,生产的发展也就最快。
一九六三年南王庄遭受了严重水灾,当时部分干部社员有悲观情绪。南王庄的贫农下中农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带着是战胜困难还是向困难低头的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主席的话,大大鼓舞了南王庄贫农下中农的斗志,园田冲坏了,重整,圈、棚冲毁了,重修,生活有困难,自救。人的精神面貌变了,物质生产面貌也就跟着变。经过一年的苦斗,就完全治好了涝灾的创伤,夺得了粮食亩产五百四十五斤的好收成。
南王庄贫下中农的艰苦奋斗赢得了先进,可是先进又成了一些人的思想包袱。有些干部和社员认为,南王庄能够达到目前的生产水平,已经不容易了。只要保住这个水平,就行了。因此,生产上许多应当改革的地方,也不积极改革。南王庄村南有五百多亩耕地,建社后总是种棉花。人们明明知道该倒茬了,可是不敢,总怕棉花地倒种别的庄稼,减了产,丢了人,不如维持现状,稳稳当当。
一九六四年冬和一九六五年春,党支部领导全大队学习毛主席著作,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批判了只是维持现状,不敢继续革命的保守思想,在农业生产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生产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去年秋收结束后,南王庄大队党支部引导社员回忆对比。一九四二年遭了旱灾,外出讨饭的就有八十户,卖妻卖女的有十几户,饿死了十三口人。去年又是三百多天没下透雨的大旱之年,由于党的领导,国家的支持,集体的力量,夺得了大丰收。一忆一比,南王庄的社员更加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社会。他们提出了四不忘:不要忘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哪里来的,不要忘记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没有解放。要永远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永远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