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亲戚队”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12-07
第6版()
专栏:

“亲戚队”的变化
生产队队长 郭王信
我们山西省翼城县隆化公社李家垣大队第五生产队,满共十八家,就有十七家是亲戚关系,或者是分门立户的弟兄们。周围生产队都管我们第五队叫“亲戚队”。
在这个队当队长困难真多!因为都是亲戚,打不破情面,自由主义比较严重。有的人认亲不认理。还有的人把旧的封建思想带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凭自己班辈大,不听小辈人的意见……这样一来,党的政策不能认真贯彻,各项工作不好顺利进行。由于旧思想的不良影响,使生产队各方面赶不上去,结果成了全大队唯一的“三缺”队:人缺粮、牛缺草、地缺肥。
一九六一年春,我担任了队长。当时我想:“这是党对自己看重,群众对自己信任。”于是,我就在总结前几任队长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自己告诫自己:要想把这个“亲戚队”领导好,必须打破情面,坚持原则,同一切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谁知,这样一来,有些人冷讽热嘲地说:“哼,他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了。”这以后,我和大家研究什么问题,往往开“哑巴会”,问得急了,就是:“中!”“行!”可是,会后啥都不中,啥都不行,尽是意见,满是牢骚。
工作实在没办法了,我便找大队党支部书记张金福,想打退堂鼓。张金福笑着说:“碰碰钉子也好嘛。你还年轻,等碰出来了,可就成了宝贝了。”
“不行啊,我的本事太小!”我还是没信心。
张金福亲切地对我说:“什么本事大,本事小!只要咱听毛主席的话,啥事情也好办!”我一听这话,便急忙回答说:“行啊!毛主席的话我当然句句都听,可是,怎么拿毛主席的话解决我们队的具体问题呀!”
张金福说:“你们的具体问题是啥?说到根上,还不是个私字和公字的斗争嘛!”说着,他拿出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翻开《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等文章,给我讲起来了。他越说我心里越亮堂,越说我心劲越大。
我认真地学了这三篇文章,就想,让我们队的男女老少都把毛主席的教导记牢,心中都装上三个人: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亲戚队”就好领导了,五队就会大变样。
于是,我便领导着大伙儿学起来。由于坚持活学活用“老三篇”,大家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变化,人们心里刻下了两个大字:革命。
学了毛主席著作,我想:干部自己带头立公心还不够,我的一家都得带头立公心。因为群众除了看我以外,就是看我的一家,如果我家里人不能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这对群众影响很大。我们这个队十七户亲戚本家中,我父母和我兄妹就有六户,占全队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应当首先推动他们起模范作用。所以我家里人不管是谁,要是打不破情面,开展不起思想斗争,或干下自私的事,不等社员开口,我就主动进行批评。前年收麦时,为了细收细打,颗粒归仓,社员大会讨论决定,要全力出动,抢收抢运。当时我父亲也在场,他第一个举手同意。第二天天不明社员就上地了。我检查出勤人数,发现我父亲和副队长王有富没到地,当时我很生气,心想父亲是共产党员,又是大队干部,为啥不执行队里决议。当天晚上,我召开了个社员会议,学习了《反对自由主义》,叫大家自己对号找座。我父亲知道这是专门解决他的问题,没等大家开口,就主动检查说:“大家帮我对号吧,我今天犯了自由主义第十一条。这是我的错误,今后一定要决心改正。”他这样一检查,大家都笑了,不少人说:“哪个人还能没错,只要知错改错就行了。今后不论是谁,都得按队里决议办事。”我的弟弟私心很重,是个难接受意见的人,有时说的明白话,却办的糊涂事,谁说就和谁瞪眼。他当饲养员,晚上不在饲养处住,白天不勤垫圈土,随便使牲口磨面,老婆不上地劳动。为解决他的问题,一天晚上,召开党团员和队务委员会议,就来念《反对自由主义》这篇文章,念完后,我就把以上那些问题对面给他提出来。他很不高兴地说:“这是谁提的意见?”我说:“就是我的意见。”他接着说:“谁喂的好,就叫谁喂。我不干了。”我说:“不喂,也得把以前的问题弄清楚。”这时他觉得没理了,低下头不吭声了。可是思想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我又搬出《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念了一段有关对待批评的态度的话。毛主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听了毛主席说的这段话,他老老实实地做了自我批评,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把工作做好。他真是说到做到,他喂的牲口膘一天天好起来,后来,被评为全大队第一,并成了“五好社员”。
由于我自己和我的父母、兄妹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影响了大家,大家都自觉地开展破私立公的思想革命。这二年多来,我们全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经常以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为榜样,大破“私”字,大立“公”字,要在灵魂深处一点一点地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挤出来,又一点一点把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装了进去。破私立公,促进了人的精神面貌和生产面貌的不断改变。拿今年来说,我们这个队,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还遭受了严重干旱,可是生产照样大发展。玉米、谷子、杂粮,比四年前的产量大大提高了。社员们高兴地称颂说:“‘老三篇’,‘老三篇’,学了你,人变、地变、产量变,你是精神原子弹,要读你千遍万遍万万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