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阅读
  • 0回复

一针一线传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12-21
第2版()
专栏:

战士李胜田替一个红卫兵补鞋时,用他自己的亲身体会,向小将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一针一线传作风
一天,一个红卫兵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不小心把鞋挂破了。他决定自己动手缝补。于是借来了针线,笨手笨脚地缝起来,一个不小心,针把手扎了。
解放军派来的队长、“谢臣班”的战士李胜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立刻走到那个红卫兵身边,接过针线缝起来。他缝的是那样灵巧,那样熟练。红卫兵看了有点过意不去,责怪自己过去没有养成缝缝补补的习惯,不会做针线活。李胜田心想,我不但应该替他补好鞋子,而且应该通过这件事,对我们的革命小将进行一次革命传统的教育。于是他就耐心地对那个红卫兵说:我入伍的时候,也不会缝缝补补,是老战士一针一线教给我的。
李胜田看见红卫兵正在仔细地端详着自己的那个绣着“革命作风代代传”的针线包,他就讲开了这个针线包的故事:
“今年年初,老战士陈其奎服役期满,到边疆参加建设去了。临行前,他亲切地叮嘱我,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谢臣烈士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晚上,他又在灯光下给我做了这个针线包,并且精心地绣上了这几个大字。他还对我说:我是向爱民模范谢臣学来的。谢臣同志有个‘万宝囊’和一个针线包,他用这个‘万宝囊’和针线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财富,培养了自己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高贵品质。希望你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
“从那个时候起,这个针线包就没有离开过我。我用它缝补过自己和同志们的衣被,修补过国家的鞍具……。”
李胜田讲到这里,兴奋地说:“缝缝补补是革命的光荣传统,针线包是体现这种传统的传家宝。过去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带着它,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南京路上好八连’带着它,顶住了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现在,我们要带着它建设社会主义。将来,还要带着它建设共产主义哩。我们是革命的后代,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把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接过来,传下去,发扬光大。”
不一会,鞋子缝好了,那个红卫兵激动地对李胜田说:“队长!过去我总认为缝缝补补是小事,学不学没有什么,现在才知道这是错误的思想。我一定要把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带回去,让革命精神大发扬。”
第二天,这个红卫兵果真跑到街上,买了一个针线包。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