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边干边学 边学边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6-12-23
第3版()
专栏:

边干边学 边学边干
卢盛和
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打仗是这个道理,搞生产,搞技术革新也是这个道理。天下事,只要肯去干,就能学会的。不干就不会,永远不干就永远不会。于是,我开始从我干的“插瓦”活上打主意。“插瓦”是轴瓦加工的一道工序。原来是手工操作,劳动量比较大,效率却很低。在毛泽东思想的鼓舞下,我决心革掉这个手工“插瓦”的命。我细心观察,虚心学习。后来,由于得到一种插床的启发,在老工人的帮助和支持下,仿照插床的工作原理,搞成了一台插瓦机,效率比手工插瓦提高了十五倍,摆脱了手工插瓦的劳动。
干一回,长一智。打那以后,我边干边学,在工具、卡具和胎具上搞了不少革新和革命。在小改小革过程中摸到了一些门路,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要想进一步搞大的革新和创造,却又碰到了难题。主要的难关,是一些机械原理和一些技术理论方面的知识。我过去只念过几年书,什么机械原理、技术理论是一窍不通的。我想:搞重大革新创造,算是没门了,思想上有点动摇。面临着一大堆的困难,我又向毛主席著作去请教,毛主席说:“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个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而是可以迅速地消灭的,干革命,干战争,就是消灭这个距离的方法。”毛主席说的话真是开了我的窍。一个工人要达到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虽然有一个距离,但这不是万里长城,只要从干中学,就能消灭这个距离。平日我抓紧空隙时间,在革新当中专门细心观察机器的结构和各种机器的运动规律,不断地进行实践,摸索各种机械的脾性。边干边学,边学边干,逐渐掌握了机械的基本原理,又进一步摸到了一些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规律。
后来,我靠着革新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靠着从革新当中学来的基础技术理论,搞成了四百多项大大小小的革新和创造;还和老工人、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制造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四十吨拉床和五孔镗床、专用镗床等七台大型专用设备。
我是一个普通工人,从开机器到造机器,都是从干中学会的。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毛主席在三十年前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光辉著作,不但在军事上指导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同样有极其伟大的威力。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有了毛泽东思想,就能改天换地,创造出人间奇迹,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大庆一二○二钻井队的同志们立志要攀登世界技术的最高峰,怎样才能做到?他们说得好:“我们就是要用毛泽东思想去闯、去干。干能出本领,干能出智慧,干能闯道路,干能闯经验,干能创奇迹,干能攀高峰。”
只有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干革命,干一切工作,才能创造奇迹,才能攀高峰。这是被亿万革命群众的革命实践所证明的真理。
我们要学好毛泽东思想,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一切行动,就要按照毛主席的话去办。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在干中学,在用中学,才能学好,才能用毛泽东思想之“矢”,去射各种问题之“的”。
今天本版发表的另外两篇文章《打一仗进一步》《边干边学边学边干》,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