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发展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5-19
第4版()
专栏:

  发展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狄超白
  (一)从战时过渡到平时
现在我们还在继续解放战争,且就所动员的人力物力而论,其规模之大是空前的。因此,现在还是战争第一,战争的要求仍居于主要的支配地位:虽然全面胜利在握,但因中国地区辽阔,战事非几个月之内所能结束;所以解放区人民还得在战时经济的支配下,刻苦生活一个时期。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战争是在结束的阶段中进展。东北华北地区,已远离战线,社会秩序已逐渐恢复平时状态,旧生产关系的改革大体上已经初步完成,生产的恢复与建设已在安定的状态中进行,和平时期的新经济规律,也已经逐步的建立,逐步的发展了。
所以一般地说来,我们华北东北地区,是处于从战时经济走向平时经济的过渡期中。在这过渡期中,战时经济与平时经济的关系是:一方面,战时经济既处于主要支配的地位,多多少少在阻碍着后方平时经济的建立;但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胜利前进,一般的也不能阻止后方平时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后方平时经济的愈迅速建立,愈能加速战争的全面胜利的到来。
  (二)关于物价和币值
我们在解放战争中,曾以发展生产来阻遏了物价上涨的速率,曾以精简节约来阻遏了通货膨胀的速率。这就是在经济战线上,所以能以劣势对抗优势,而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我们今后在建设过程中,仍将秉此方针,基本上要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节约去稳定物价和币值,再进而抑低物价和提高币值。但是不是说:当社会的生产还未能恢复和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从其他方面去努力,以求物价和币值的比较稳定呢?当然不是的。刚刚相反,正因为要发展社会的生产,还得尽一切可能,使物价和币值在不稳定中求得相对的稳定。我们愈能使物价和币值趋向稳定,就愈能使生产发展的规律圆滑进行。
那末,当社会的生产还未能大量发展之先,今天有没有一些条件,可以使我们的物价和币值趋于相对的稳定呢?条件是有的:(一)社会原有的生产机构,在正确的工商政策之下,已经逐渐的恢复起来;(二)国内交通已逐渐开畅,市场已逐渐扩大;(三)长江流域的解放,对华北东北的市场立即会引起有利的影响;(四)对外贸易渐畅,工业所必需的原料器材不再感到尖锐的缺乏;(五)对社会游资的活动已开始予以取缔疏导。以上这五个条件,对于物价的稳定,都是有良好作用的。此外,我们今天还有其他一些条件,对于通货的稳定,也有良好的作用:(一)军事愈向南发展,老解放区的负担会逐步的减轻下来;(二)老解放区因工商业的恢复,财政收入渐增,逐步的接近于收支平衡;(三)对外贸易的合理控制,可以隔绝外力对我币值的压力;(四)解放地区扩大,人民券的流通范围日广,可使老解放区内通货底流通数量相对的减少。
以上这些条件,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能够使物价和币值趋于相对稳定的根据。然而,我们决不能够,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我们就不足忧虑,就忽略了对今天还存在的其他不利因素和不利倾向的防阻。第一,战争尚未结束,战争的开支仍然浩大;第二,在发展生产的总方针下,在战争中受到破坏的各种生产事业急待恢复,因此也可能在一时一地发生信用的膨胀,或者是建设投资超过社会物质条件所能容许的限度;第三,水旱灾荒对于我们的打击;第四,市场游资仍然宠大地存在着,同隙破坏市场的正常供需。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和不利倾向,随时可能抵销以上的有利因素,而使物价和币值在稳定的趋向中停顿下来,甚或发生激烈的波动;结果影响到生产建设的进行。所以今天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把那些有利条件充分把握运用,同时决不忽视对一些不利因素和不利倾向的防范和斗争呢?回答是:我们首先要在统盘计划和集中领导之下,要在各种财经部门和各个解放区的全面照顾和全面调配之下,才能进行克服困难和发挥有利条件的工作。
  (三)自由市场与供销组织
对于一些不利因素的防范和斗争,主要的是对于市场的处理问题。我们今天的国内市场,还是建立在千百万小生产基础之上的自由市场。这样的市场,供需规律非常容易破坏,尤其经过国民党反动政权的长期统治,和在战争中交通的破坏,以及敌我的封锁,早已使城乡间的正常商业组织受到破坏,加之军事还未结束,所以一切供销路线尚未完全恢复,供销活动尚未达到灵敏而健全的境地。
人民政府对于自由市场很少予以干涉,并且在交通运输金融工商各方面,予以自由发展的机会;其目的,就是要迅速恢复城乡的交换关系,使市场的正常组织复原,供应状态能够健全起来。一般而论,各解放区都已获得相当成效,而且仍在沿着进步的道路发展。
但是自由市场底基本缺点,是供应关系的盲目性。供求律经常在供应不平衡的状态中去追求平衡。而且,由于小生产者资本的短小,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容易使商业资本家进行投机行为,他们一方面剥削小生产者,一方面剥削城市消费者。在青黄不接时期的粮价高涨,几乎是历年无例外的现象。
从基本上改造自由市场,是要加强国营贸易机构,及建立城乡底合作供销系统。只有等将城乡的小生产者与消费者组织在合作供销机构之内的时候,才能有效克服供销关系的盲目性,才能免除投机商人的非法剥削,才能使市场的供需状态永远平稳。
目前可以把握时机,以粮食的购销为中心,以国营企业所能供给的重要物品为中心,发展城乡的供销合作社。今天这一工作愈做得迅速有效,愈能对市场的价格问题发生决定的作用。我们要逐步地使社会主要生活资料的分配,根据各个人的消费力和购买力,做到公平而合理。那时,问题只会是某一种商品的有无或多少,而不会因某一种商品的供销失调,市场就引起波动,从而促成一般物价的上涨。
今天的困难是: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合作供销组织这一工作的时候,自由市场上已经发生一些不正常的活动,这些不正常活动的主要因素,乃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大批脱离生产的游资在作祟。
 (四)游资问题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恶性膨胀造成了少数投机者的暴富,并使许多产业资本退出生产事业,转变为游离的投机资本。这些投机者终日以抬高物价,增加一般人民的生活负担为能事,其对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损害是无法估计的。但这些罪恶,都要国民党反动派去负责,因为在恶性膨胀的规律下,这种罪恶行为的产生是必然的。所以当人民解放军进驻城市的时候,对这些投机者并没有予以清算。而且以发展生产号召他们,从积极方面给予自新之路。平津解放后的最初两个月内,投机者曾敛迹一时,故物价得保持平衡。然而最近一个月以来,因天时的亢旱和青黄不接的季节,投机者已开始在各种商品的主要部门活动了,他们凭借经验,认为这是最好的发财机会,他们纷纷推出人民券,购买重要生活必需品和黄金外币。
有人认为平津没有大游资和大投机家,这是不确实的。平津没有公开的现代化的投机市场,投机者的活动是采取分散的多种多样的方式。他们纷纷推出现款,换成实物,然后逐日涨价。我们从平津两地私人在银行的存款之少,也可以证明广大游资所有者的资本,不是货币形态而是实物形态。
较大的投机家,仍然掌握着黄金、外币和银元为活动的筹码。华北解放区虽已通令禁止这些东西流通,但黑市仍然存在,而且活跃,人为的提高了这些东西的价格,就足以刺激一般物价的上涨。
加强取缔黑市的活动,严厉检查金银外币的移动和流通,乃是取缔投机活动所不可少的措施。同时,我们仍本与人为善的一贯立场,应继续考虑给金银外币的持有人一个最后的机会,使它能在不受损失的条件下,兑换人民券,或者存入银行,而可以当作自备外汇来使用。
游资的正当出路,是投资于工商事业,但投机家决不会听几句劝告而就改弦更辙。在最近的将来,他们将会在现实中受到教训:当东北的粮食源源入关,以及上海汉口解放的时候,关内关外华中华北的物资交流就畅通无阻,必然会使投机家遭受严重的打击,那时他们才会觉悟到旧时经验之不可靠。然后才会开始考虑政府的劝告而逐渐步入正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