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平市公营工厂职工会干部会议 检查四大任务执行情形 贯彻管理民主化提高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5-20
第2版()
专栏:

  平市公营工厂职工会干部会议
 检查四大任务执行情形
贯彻管理民主化提高生产
【本报讯】北平市总工会筹备会昨日(十九日)上午召集各公营工厂职工会干部会议,到七十余人,代表三十余单位,检查了各厂执行工厂管理民主化,组织工厂管理委员会工作进行情形。自四月二十八日中共北平市委会向各厂提出建厂的四大任务(即制定一年生产计划、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工厂保卫和职工教育工作)后,市总工会筹备会即配合向各厂职工会布置了这一工作。并为及时发展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起见,又组织了四个工作组,在市内十三个工厂中分别进行了检查。截至十三日止,检查出根本未着手进行组织工厂管理委员会者计有:七十兵工厂、人民印刷厂、四零九汽车修理厂、电车公司及华北电业公司等八个工厂;已在研究执行者有电讯局;已着手建立或已正式建立者计有自来水公司、华北公路局、建设局所属之车碾厂等四个单位。
在进行这一工作中,某些职工会干部还没有认识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就是发动职工自觉的起来管理工厂发展生产,而强调一些可以克服的困难,如有的工厂认为大部工人积极分子已调训练班学习,因而减低工作信心;有的提出工厂人事、机构尚未进行调整,工厂隶属尚不明确,个人去留尚未确定;也有的行政负责同志认为过去一切工作都是经过民主讨论进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就可不必成立或者拖延一下没什么关系。而更为严重的现象则是会后根本没向工人进行宣传,大部厂连在干部中间也未传达和讨论。个别厂虽然做了研究,但行政和职工会意见并未统一起来,因此有的工人对报纸上号召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消息发生怀疑态度。有的工厂虽然已着手建立,但方式也不够慎重,如华北公路局工厂管理委员会的工人代表不是工人选举而是由工会和行政上指定的,结果工人觉得此一组织与他们没什么关系。车碾厂工厂管理委员会七个委员,工人代表只占两名,代表名额仅三分之一。(按工人代表应为其他委员总数的一倍)
市职工总会张鸿舜同志根据所了解的情况逐一分析和批判。职工会基本上是纯洁的,这就具备了民主管理工厂的基本条件,至于人事机构未调整不能当做不能执行以上工作之理由,而应结合进行。隶属关系未确定及个人去留更不能成为理由,因为工厂无论属哪一系统,无论什么人在工作都要实行民主管理。组织工厂管理委员会,是要发起一个民主运动,工人积极分子都是从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过去的积极分子调去学习,今后还要出现一批新积极分子。因此,认为没有工人积极分子而减低工作信心也是错误的。
会议中,张鸿舜同志对市总工会筹备会本身领导上也做了检查,他指出:“这一段工作没做好,总工会领导上也要负很大责任。总工会对执行工厂民主管理工作,只是号召性质的领导,虽经派出工作组也未解决很大问题。对各厂所提问题迟迟不加解决,尤其是对市郊区工厂更是放松了领导。另外在总工会内部领导分工不明确,没有一个人能了解全面情况,有了工作相互抓一把,不能及时解决下层所提困难问题,以致目前或多或少产生上下脱节现象。”最后,会上决定了今后实行工厂民主管理,组织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步骤:(一)会后七天至十天时间,各工厂普遍进行广泛的多样方式的宣传运动。另一方面各厂工人与领导之间,工会与行政之间要开展一个相互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目的是使工人真正认识到今天已成为工厂的主人翁了。(二)宣传运动结束前后,在工人中间要讨论代表条件,酝酿代表对象,要选出真正能代表工人利益的代表,出席本厂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在代表未产生之前,要发起代表竞选运动,然后由工人普遍选举,或由工人代表会产生。(本报记者柏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