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沉滓的再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7-09-17
第3版()
专栏:

沉滓的再泛起 换新天
一九三一年,鲁迅在《沉滓的泛起》一文中指出:在日本占据东三省以后的“国难声中”——即当时所谓
“新的文艺界”所渲染的“和平声中”,“恰如用棍子搅了一下停滞多年的池塘,各种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就都翻着筋斗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来趁势显示自己的存在了。”
打着爱国幌子的所谓黎派歌舞,就是在这个“国难声中”唱着靡靡之音,粉墨登场的。鲁迅嘲笑这些“真的‘国难声中’的兴奋剂”,这些“立奏奇功的大明星”,
“不过是出卖旧货的新广告,要趁‘国难声中’或‘和平声中’将利益更多的榨到自己的手里”罢了。
光阴急转,时光飞驰。经过千里中原驱虎豹的峥嵘岁月,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斗年代,当年那些黎派的所谓“爱国歌舞表演”,早已销声匿迹了。
不料事隔二十多年之后,那些古的沉滓,新的沉滓,却又翻着筋斗漂了上来,熙熙攘攘,披着五颜六色的外衣,发出腐败龌龊的臭气。
当年的“爱国歌舞表演”——《小小画家》之类,不是又挂上“五四以来优秀传统”的招牌,堂而皇之,登上了一九五六年全国音乐周的舞台了吗?当年表演
“爱国歌舞”的明月歌舞班经理、黄色音乐鼻祖,不是又戴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的先行者”的桂冠,奉为全国音乐周的上宾,大摇大摆地上了主席团的宝座吗?那些曾经摇曳在三十年代“进步电影”中,荡漾在酒绿灯红的舞场里的“郎呀,妹呀”的黄色歌曲,不是也一时泛滥在新中国的广播、出版物上了吗?
沉滓怎能再泛起?事情还得从“和平声中”说起。
一九五六年初,随着苏共二十大的紧锣密鼓,现代修正主义的黑风妖雾四处弥漫。这时,中国的赫鲁晓夫喜形于色,立即披挂上阵,与苏联赫鲁晓夫遥相呼应。他喋喋不休地叫嚷:地主阶级“早已被消灭了”,反革命“解决得差不多了”,资产阶级的“积极分子”,也“赞成共产、宣传共产”了。左一个“了”,右一个“了”,什么阶级和阶级斗争,统统在这个“了”字里烟消云散了。依照中国赫鲁晓夫的说法,剩下的只有“组织社会生活”了,这也算是一种“和平声中”罢!
在这样的声中,这个中国赫鲁晓夫把那些封建主义、三十年代文艺黑货,统统当作社会主义艺术供奉起来,并肉麻地吹捧黎派歌舞《小小画家》是我们新歌剧的传统,是“祖父”和“父亲”。于是,高歌“一切人类成兄弟”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宣扬投靠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歌剧《蝴蝶夫人》,以“民族化”为包装,贩卖西方世界资产阶级货色的“中国舞剧”《鱼美人》,等等,统统被他们搬上舞台,用来“组织”人民的“社会生活”。正是:胡笳古乐中可以听到他们的叫嚣怒骂,琴曲键盘上可以看到他们的腾腾杀气。就这样,各种沉滓在中国赫鲁晓夫的总指挥下趁势泛起了。
中国赫鲁晓夫在“和平声中”搅起那沉滓乱翻,是包藏祸心的。他的险恶目的,也无非是鲁迅所指出的,要“将利益更多的榨到自己的手里”。也就是他所代表的整个被剥夺了的资产阶级的手里。他的手段就是要让人民在“和平声中”的烟幕下失去警觉,在沉滓的“香风”臭气包围中潜移默化,从而不知不觉地被和平演变过去。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滚滚洪流,荡涤着旧世界的一切残渣余孽。那些企图阻挡历史潮流前进的人,或许能漂上来在水面上转一个身,趁势表演一番,但是他们最后的命运,必然和被他们搅起来的“沉滓”一样,只能是沉下去,沉下去,沉没在汪洋大海的最底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