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从争权到让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7-11-20
第3版()
专栏:

从争权到让权
毛主席关于革命大联合的最新指示发布后,北京饭店的三个革命组织——“革联”、“斗批改联络站”、“大联合联络站”热烈响应,经过共同协商,迅速实现了革命大联合。
但是,在产生大联合委员会的问题上,却发生了矛盾。三个组织一致同意选二十一个委员,九个常委。名额如何分配呢?
“革联”认为自己人数多,造反精神强,功劳大,委员应当多。提出的方案是:“革联”出九个委员,四个常委;“斗批改联络站”出七个委员,三个常委;“大联合联络站”出五个委员,两个常委。他们觉得,提出这样的比数,就是很高的风格了。“大联合联络站”认为,组织不分大小,人数不分多少,自己虽然人数少,委员绝不能少。因而,提议三家平均分配名额。“斗批改联络站”认为两家的方案都可以,反正自己都是七个委员,只要不触动自己这一派的利益就可以。
各群众组织的代表进行了三次协商,毫无结果。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运动需要人领导,工作需要人来抓,但是,头头们还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矛盾怎样解决呢?解放军同志和饭店领导同志,作了认真的研究,一致认为,毛主席的话威信最高,威力最大,只要群众掌握了毛泽东思想,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于是,便和各组织的头头一起,反复学习毛主席的语录:
“要提倡顾全大局。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都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许可违反这个原则。”
毛主席的话,象阳光一样,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各群众组织的负责人认识到:争山头,争席位,是为小团体争权,不是为党为人民争权。觉得那样“谈判”下去,太不应该了,辜负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对不起广大职工的信赖,都决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解决大联合委员会的问题。夜里十二点,全店各群众组织负责人聚在一起开会。
开会了。最先发言的“斗批改联络站”的代表,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表示同意“革联”有十一个委员,也同意“大联合联络站”有七个委员,他们只要三个委员,或者没有委员也可以。
“革联”和“大联合联络站”的代表也接着发言。各自批评自己,各人斗各人的“私”字。大家越谈越热烈,越谈越激动,都把“私”字换成了“公”字。
后来,决定三个组织各派一人协商。几天没有协商出结果,这次只用了一分钟就达成了协议:根据“革联”代表的提议,每个组织选七个委员、三个常委。
协议达成了,想不到在选举的时候,又起了“风波”。“革联”和“斗批改联络站”很快地按照规定的名额选了出来。唯独“大联合联络站”迟迟不选。等其他两个组织选完了,他们把两个兄弟组织没有选上的头头,选上了三个,自己的组织,只选了四个人。
名单公布出来,其他两个组织十分感动,可是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大联合联络站”的同志说:“我们既然实现了革命大联合,成了一派,都是毛泽东思想派,为什么还要管那个组织几个委员呢?”由于“大联合联络站”坚持这样做,最后,就按他们的意见选出大联合委员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