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全心全意为世界人民服务——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坦桑尼亚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03-15
第6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全心全意为世界人民服务
——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坦桑尼亚建设
在庆祝中国和坦桑尼亚友好条约签订三周年前夕,记者参观了中国援助坦桑尼亚修建的一些工程工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以卓有成效的辛勤劳动为加强和发展中坦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坦桑尼亚人民热烈赞扬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工程技术人员。”
毛主席派来的好工程技术人员
在达累斯萨拉姆市郊的乌邦果,一年多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地上,如今建立起了一大片现代化的厂房。中国援助坦桑尼亚修建的四万纱锭的纺织印染联合工厂——坦桑尼亚友谊纺织印染厂——已接近竣工。这所坦桑尼亚最大的国营纺织厂今年七月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为盛产棉花的坦桑尼亚人民生产两千四百万平方码的棉布。
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把向坦桑尼亚人民传授技术看作是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中国白铁工田步云是一位年逾半百的老技工。他对坦桑尼亚青年徒工十分热情,一个个把着手教,直到他们完全掌握技术为止。同他接触过的坦桑尼亚青年无不称赞他。有的说:“只有从毛泽东派来的好工程技术人员那里,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技术”。
一位工人说:“我一看见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地上满身泥浆同我们一起劳动,无私地传授技术,我就想到:坦桑尼亚找到了最好的朋友。”
艰苦朴素的好榜样
当我们到达距达累斯萨拉姆市五十英里的鲁伏国营农场和桑给巴尔岛中部的乌本加农场时,我们看到拖拉机开垦出的大片肥沃土地和小块蔬菜、烟草、甘蔗试验田。由于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坦桑尼亚工人共同努力,这两个综合性的国营农场都已初具规模,到今年年底基本建成后将为坦桑尼亚人民生产粮食和多种农副产品。
在农场工作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热烈响应林彪副主席的号召,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他们经受了热带酷暑的考验,战胜了大自然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始终保持着充沛的干劲和热情。
在旱季,他们天天在赤道烈日曝晒下劳动,汗水湿透了工作服,脸上、背膀上晒起了泡,灼伤的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但是,两年来他们一直坚持每天在田间劳动八小时。他们说:“有了毛泽东思想,为了非洲人民的建设,我们不怕赤日似火烤”。
在雨季,他们经常冒雨劳动。
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野外终年住的是自己动手盖的简单的木板房或工棚。桑给巴尔乌本加农场的一些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一间用废木料和椰子树叶盖的矮小的茅屋里住了两年多。他们星期天或假日也很少进城,而是留在农场绿化环境或从事其它劳动。
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这种勤劳朴素的作风在坦桑尼亚人民心目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坦桑尼亚国家领导人多次号召人民学习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艰苦朴素的好榜样。
不畏风险探煤田
到坦桑尼亚考察煤矿和铁矿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翻山越岭为坦桑尼亚人民找矿藏,对坦桑尼亚地质考察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煤矿考察工作人员在短短的四个月跑了六千多英里,对十多个煤田进行了考察。他们到过西方考察“专家”过去不敢去的地势陡峭人迹罕到的煤田区,他们勘探的坦桑尼亚储煤量同西方“专家”考察的储煤量比较超出三倍多。
在赴南部某矿区考察途中,热带暴雨把土路冲得泥泞不堪,汽车行驶随时可能发生意外。陪同中国同志的坦桑尼亚朋友考虑到中国同志的安全,建议到另外的地方考察。中国考察人员对坦桑尼亚建设怀着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他们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们决心不放弃这个被西方考察者认为地势险不能去的矿区。他们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冒着暴雨,在高山河谷和艰险的道路上走了五天,终于到达目的地。
在野外考察中他们总是想尽办法越过一个又一个的险境。他们手挽手过急流、攀树藤下悬崖、搭人梯上峭壁。他们就是这样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为坦桑尼亚人民找到了一个又一个丰富的煤田。他们说:“我们是毛泽东时代的地质工作者,为了世界人民的利益不畏任何艰险。”
坦桑尼亚人民感动地向中国朋友说:“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高贵的品质”。他们高呼:“中国—坦桑尼亚友谊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一位即将离开工地的坦桑尼亚工人依依不舍地握着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手说:“同你们相处的日子里,我看到了毛主席教导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多么好。请你们回国后代我向毛主席问好,坦桑尼亚人民感谢他老人家。”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