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听毛主席的话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上海医药工业大量生产农村需要的药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06-26
第3版()
专栏:

听毛主席的话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上海医药工业大量生产农村需要的药品
新华社上海二十五日电 上海医药工业战线革命职工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狠批中国赫鲁晓夫等党内最大一小撮走资派在卫生工作和医药工业中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使上海医药工业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迅猛前进,生产出现一片兴旺景象。一九六七年,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一九六六年的水平;今年以来,生产蒸蒸日上,月月都完成了国家计划。特别可喜的是,广大革命职工坚决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在近两年内大量增加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药物新品种,而且大幅度地降低了这类产品的成本。
上海医药工业是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解放前,上海医药工业极端落后,只能用外国药物分装、改装、配制眼药水、十滴水、解热止痛片等极普通的成药。大跃进中,广大革命职工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自力更生,发展起了品种比较齐全、具有相当水平的医药工业体系。但是,上海医药工业中两条路线的斗争非常激烈,斗争的焦点是医药工业为谁服务和依靠谁来发展这两个根本问题。中国赫鲁晓夫及其在上海的代理人,以及上海医药工业公司的走资派,竭力推行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他们大搞“专家”治厂,集中大批人力物力,闭门造车,跟在资本主义国家屁股后面爬行,研究所谓“尖端”药物,对农村贫下中农和广大劳动人民中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所需要的药物,非常轻视,直接对抗毛主席的教导,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派在“一月革命”中取得夺权斗争胜利以后,上海医药工业战线上的广大革命职工,以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从整个医药工业系统到各厂的班组,开展了深入持久的革命大批判,狠狠批判和斗争了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和他们所包庇、重用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大破中国赫鲁晓夫及其在上海代理人在医药工业方面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同时,他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立即为实现医药工业面向农村这一伟大任务而行动了起来。
不少厂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和革命职工,遵循毛主席的伟大教导,组织人力走出工厂,上山下乡,进行调查研究,为医药工业面向农村跨出了新的一步。他们不仅深入到上海郊区十个县,还到了浙江的宁波、杭州、嘉兴、湖州,江苏的镇江,湖北的枣阳,安徽的祁门等地。他们从县中心医院、人民公社医院、生产队一直到贫下中农,都亲身作了访问和调查,了解农村最需要什么药物。他们每到一处,就宣传毛主席关于医疗卫生工作方面的伟大教导。有的厂还送去一些新近试制成功的防治农村多发病的药物。当他们看到贫下中农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感谢毛主席的关怀,衷心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动人场面时,更加体会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关怀的伟大胸怀,更加体会到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明伟大。他们下定决心,要让医药工业更好地面向农村,为贫下中农和劳动人民服务。
上海医药工业战线上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想方设法创制农村需要的新药。两年来,他们试制成功了一百十六种新药,其中大部分是防治气喘、咳嗽、寄生虫病、胃病、农药中毒等农村多发病和常见病的。
在试制过程中,他们以毛主席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精益求精,使药品达到价廉、效高、使用方便。农民哮喘发作时注射止喘剂不方便,药厂就试制了“平喘露”和“止喘栓”,价钱便宜,使用方便。
许多药厂狠狠批判了过去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看不起中药的反动观点,向农村医生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选了具有很好疗效的治疗农村疾病的中药方,做成中药或中西药合剂。这是上海医药工业发展新药品种的一个新的起点。胆道蛔虫病是农村一种常见病,蛔虫钻入胆道后,病人疼痛不堪,通常只有开刀。一个药厂得知农村有一种中药可以不开刀就驱蛔虫出胆道以后,马上组织人力到农村医院学习。他们从十多年来积累的几万份病例中,一份份地查出胆道蛔虫病例,仔细研究这种中药的效果。当大量科学数据证明这种中药有显著效果时,药厂就采用这种中药试制成功了服用方便的糖浆。
在试制新药的过程中,不少药厂革命的试验研究人员走出试验室,下厂下乡,下车间,同工人一道试制。他们大破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争名夺利、封锁技术等恶劣的思想作风,大立共产主义协作新风,在药厂之间,药厂与科研单位和学校之间,药厂与医院之间,互通资料,互相配合,共同协作,使新的药品的试验工作速度更快,药品疗效更好。
千方百计降低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药品的成本,是上海医药工业战线两年来抓革命、促生产的一个特色。两年来,全市已有一百四十一种原料药和药品,成本平均下降了百分之十七。其中农村治头癣的特效药灰黄梅素,成本连续下降,现在每公斤的成本只相当于一九六五年的一半。防治疟疾的氯奎、伯奎,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国家免费供应的治疗血吸虫病的新药“八四六”,现在的原料药成本只相当一九六五年的四分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