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他们战斗在广阔的天地里——记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回乡知识青年的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08-18
第1版()
专栏:

他们战斗在广阔的天地里
——记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回乡知识青年的成长
最近,我们访问了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在引人注目的地方,贴着毛主席这条语录:
“本书编者按:这也是一篇好文章,可作各地参考。其中提到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里的人们,无限热爱毛泽东思想,无限热爱毛主席这条语录。青年人记着这条语录,老年人也记着这条语录。就连四、五岁的小孩子,只要你一提“本书编者按”,他们就会流水似地背出来。许多手巧的女青年,还把这条语录用红丝线绣在书包上。每一个人,都把毛主席这条语录绣在自己的心上。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这条语录的光辉思想,是怎样哺育着这里的贫下中农和革命的知识青年。许多老贫农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忆那些幸福的日子:一九五五年,这个公社的前身大李庄乡,《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中,提到了组织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的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看到了,把它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并且写下这条为知识青年指出光辉道路的编者按。当时,人们含着激动的眼泪说:“毛主席啊,毛主席!您老人家在北京城,可心里总想着咱农村的事情。”年青人怀着自豪的心情,奔走相告:“咱这儿就是毛主席说的广阔天地。”
十三年来,这里的知识青年,热烈响应毛主席的召唤,一批一批地回到了农村。目前,这里已经有三百五十八名知识青年战斗在各个岗位上,不少人已经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永远战斗在农村
一九五七年,正当毛主席的伟大指示日益深入人心的时候,中国赫鲁晓夫偷偷地溜到了河南许昌高中,大肆贩卖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说什么:“你们回农村以后,啥都不要干,认真种三、五年地”,将来“有的可以当县干部、省干部,也可以到中央。”中国赫鲁晓夫在河南的代理人,立即跟着叫嚣起来,到处散布中国赫鲁晓夫的黑话。一场争夺知识青年的斗争,在激烈地进行着。
用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知识青年,坚决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走。风吹不回头,浪打不动摇。
一九五八年回乡的知识青年芦忠央,原在郏县第一中学读书。他每逢假期或星期天回家,贫下中农都去找他:“忠央!咱贫下中农要掌握好印把子呀,可咱识字人少,大伙都等着你回来呢!”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贫下中农的需要,农村的需要,使这个祖祖辈辈给地主扛长工、做牛马的贫农的儿子,怎么也安不下心来,于是他向学校递了申请书,坚决要求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这时,一小撮顽固不化的走资派拉拢他说:“你考虑前途没有?一回家,不就当一辈子农民啦!上学就算白上了。你成份好,成绩又不错,念完高中念大学,将来准是一个专家”;有几个同学也对他说:“将来一起升大学吧,你现在功不成,名不就,多可惜。”这时,芦忠央翻开了毛主席的批示,逐字逐句学了几遍。他说:“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就是我的前途,毛主席叫我们高高兴兴到农村去,我的战斗岗位就是在农村。不照毛主席指引的路子走,就是大学毕了业,也是白费。”他又第二次、第三次向学校递了申请书,学校批准了他的要求,他高中没有毕业,就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芦忠央回乡以后,坚持和贫下中农在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贫下中农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得到贫下中农的称赞。
这时,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又拉拢芦忠央,说什么:“在农村种地多没意思,出去吧!只要出去,就不是什么大队、公社干部了。”可是,芦忠央仍然是那两句话:“毛主席号召我们到农村去,我的战斗岗位就是在农村,金钩子也钓不走我。”
受中国赫鲁晓夫毒害较深的青年,在毛主席伟大批示的教育下,也下决心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
知识青年朱万聚在许昌高中读书时,学校曾大肆散布中国赫鲁晓夫的黑话,他受到了毒害。朱万聚刚回乡时,很不安心,认为农村艰苦,没有奔头,大材小用,一心想升学。队里让他当会计,他说:“只干一年,明年还得考学。”第二年,他果真又去考学,又没考上。芦忠央多次找他谈话,与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老贫农也对他进行忆苦思甜教育。这样,他才逐渐安下心来。现在,他已经成了到场里能放磙扬场,到地里能犁地耙田的庄稼汉。
知识青年梁秀英刚回乡时,她娘叫她下地干活。她去锄了一天地,手上磨起了血泡。秀英心一急,把锄头一摔,对娘说:“反正我不想在农村,到城里干什么我也愿意。”秀英的娘听了,就召开了家庭忆苦思甜会,教育秀英。会上,秀英的娘说:“解放前,你爹给地主当长工,累死累活吃不上,一家人只好出去逃荒。寒冬腊月,娘丢下你刚刚会走路的姐姐,给地主当奶妈。娘走后不几天,你姐姐就饿死了。”说到这里,秀英娘哭了起来,秀英听了心里很难过。
秀英爹领着秀英站到毛主席的语录前面,对她说:“毛主席救了咱一家,你不听爹娘的话,算不了啥。可是,你不听毛主席的话,能做好革命接班人吗?”秀英一字一句念着毛主席这条语录,对照自己的思想,感到错了,对不起毛主席。她对着毛主席像,庄严宣誓道:“毛主席呀!毛主席!我一定听您老人家的话,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干一辈子革命,当一辈子劳动人民的牛。”
从此,生产队的打谷场上,大田里,到处可以看到这个年青姑娘的足迹。哪儿的活容易干,她就让别人干;哪儿的活难干,她就抢着干。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这里知识青年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进一步提高了。在革命大批判中,他们用自己活生生的斗争实践,愤怒地控诉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热情歌颂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他们愤怒地说:“中国赫鲁晓夫在许昌高中的黑话,是为知识青年精心炮制的‘曲线升官图’,是毒害知识青年的鸦片烟。他让我们当农民,是为的以后永远不当农民;他要我们回乡劳动,是为了以后永远脱离劳动;他要我们不当干部,是为了以后当大干部。我们当中有些人就曾受过他的毒害,回乡以后,很不安心。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把我们从这条死胡同里拉了回来。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这条大道,越走越宽广。今后,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干一辈子革命。”
愿把泥巴滚一身
在这里,知识青年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如果不是当地干部一一介绍,谁也分不清那一个是知识青年,那一个是贫下中农。有些回乡较早的知识青年,常常被外地来访问的人误认为“老农”。
十多年来,这里的知识青年劳动出勤率一般都不少于当地的贫下中农。出勤率高的每年做三百一十多个劳动日,一般的做二百七十多个劳动日。贫下中农赞扬知识青年说:“那儿危险上那儿,那儿活重那儿干”,“咱身上有多少泥巴,知识青年身上有多少泥巴。咱手上有多厚的老茧,知识青年手上有多厚的老茧”。
过去,干旱一直威胁着这里的人们。全公社近七千亩土地,都要靠天耕种,有雨就种地,没雨就休闲。这里知识青年决心战天斗地,大搞水利建设,彻底改变干旱现象。一提起搞水利建设,人们都有着难忘的回忆。解放前,这里有钱的人曾花了几千元,到外面请来什么洋专家打井,也没打成一口井。
打井有困难,怎么办?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他们说,为了改变干旱现象,困难再大,也要克服。
知识青年在打井战斗中,和贫下中农一起,吃住在井旁,夜以继日,艰苦奋战。井打到二丈多深的时候,刚刚下了围盘,突然,出现了流沙层,井底开始塌方了,井下的工具眼看就有埋没的危险。大伙都争着下去抢救,知识青年寇振京一马当先,他说:“我下去!”他正要下去,一个老贫农一把拉住他说:“孩子,你不要命啦?”寇振京坚定地说:“集体的财产,不能叫它受损失!”说罢,便拉着井绳纵身滑了下去。他刚刚抓到劳动工具,只觉得眼一黑,什么也看不到了,塌方压在他的身上。毛主席“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伟大教导,给他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他全力用头一顶,从塌陷的流沙中钻了出来,带着工具,拉着井绳上来了。
知识青年芦忠央带头下井挖土,突然井边上的土塌下去了,芦忠央大半个身子被埋了进去,经过人们抢救,才脱了险。芦忠央脱险后,许多贫下中农含着热泪,围着他说:“这些日子打井,危险的地方,你总是抢着去。你要是真的被埋了,粮食打的再多,咱吃着也咽不下去。”芦忠央说:“能不能改天换地,是对毛主席忠不忠的大问题。忠于毛主席,改变了这里的自然面貌,死了也死得其所。”
就这样,打井突击队在知识青年带领下,奋战两冬两春,先后打成了二十五口机井,全部用电机灌溉。做到了井渠双保险,旱涝保丰收。一九六七年,这个公社粮食产量比打井前提高了一倍多。今年从种麦到收麦,没有下过一次透雨。可是,电闸一开,全公社近七千亩土地,几天之内,就可以浇一遍。今年,小麦产量又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以上。
知识青年在劳动实践中,滚了一身泥巴,同时也改造了思想,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
革命路线我保卫
这里的知识青年,是保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尖兵。他们自豪地说:“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保卫,中国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路线我反对!”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赫鲁晓夫及其在河南和许昌地区的代理人,刮起了一股复辟资本主义的妖风。当时,许多贫下中农心事沉重地对知识青年说:“我看咱村这一段的风头可不对啊!毛主席他老人家领导咱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可是现在有人在搞什么‘借地’、‘林权下放’,这不是明明在拆社会主义的台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深夜,知识青年、革命干部、贫下中农三三两两围坐在灯下,打开了毛主席著作,一字一句地读起来:“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毛主席的谆谆教导,使他们心明眼亮,异口同声地说:
“坚决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在这场斗争中,有些知识青年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抵制住了阶级敌人糖衣炮弹的腐蚀。一九六二年,村上有个投机倒把分子找到知识青年寇振京说:“我准备出外贩些棉花,赚一笔钱,可就是没有本,你是队里的会计,能不能拿出千把元来,咱们合伙干!”寇振京想:“搞投机倒把,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决不能干!”便直截了当地给他顶了回去。
谁知停了不几天,那个投机倒把分子又第二次找上门来。寇振京对他说:“钱是我管着的,可是,这是集体的财产,社员的血汗,要想挪用一分一文,万万办不到!”因为这件事,寇振京曾一连几夜睡不着。他抚胸自问:“为什么投机倒把分子偏偏找中了我?”他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学到这里,心中豁然一亮,他意识到这是不拿枪的敌人正在向我这个阶级斗争观念薄弱的人开火,千万要提高警惕呀!
几天后,那个投机倒把分子又第三次找上门来。这次,寇振京毫不客气地说:“快滚开!要想把我拖上资本主义的贼船,比登天还难!”后来,他揭发了那个投机倒把分子的破坏活动,打退了糖衣炮弹的腐蚀和侵袭。
这里的知识青年,不仅和贫下中农一起,顶住了复辟资本主义的妖风,还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自然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捍卫了集体经济。
一九六一年冬,大李庄大队第八生产队的十三头耕牛没草喂了,当时有人主张以牲口吃“牲口”的办法,卖掉几头耕牛买草喂。知识青年陈荣枝听到这个风声,暗暗想:“阶级敌人妄想利用暂时困难,破坏集体经济,把农村拉回资本主义老路。克服困难,保住耕牛,不就是保住集体经济,保住毛主席的红色江山吗?”想到这里,她便把队里的女青年召集在一块学习毛主席的伟大批示。正在这时,有人传来消息说,卖牛的人出发了。陈荣枝带着大伙,赶到村头拦住说:“这牛是队里的半个家业,不能卖!”卖牛的人说:“我们也不想卖,可是,十几头牛吃什么呢?”老贫农陈斗连忙说:“有办法,下河挖茅草根!”陈荣枝一听,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激动地说:“对!我们青年人组织突击队,下河去挖草根!”
第二天,东方刚刚发白,陈荣枝带着突击队出发了。她们一气跑了十多里地,趟过冰冷刺骨的河水,到达了目的地。这时,脚冻僵了,腿冻裂了,鲜血直往下淌。但她们嘴里不住地背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饿了,啃点干粮,渴了,喝点河水。就这样,这支英雄的突击队,转战河滩、山坡,大干五个多月,终于保全了集体的牲畜。贫下中农赞扬她们是“誓死捍卫毛主席红色江山的铁姑娘”。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坚定地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和中国赫鲁晓夫在这里所推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作了坚决的斗争。
运动一开始,回乡知识青年就和贫下中农一起,造了旧许昌地委、旧郏县县委内一小撮走资派的反。旧地、县委内一小撮走资派恨得要死,他们妄图转移斗争大方向,连忙向这里派出工作组,把斗争矛头指向在这里长期蹲点的革命领导干部王延太同志。
工作组一进村就说:“王延太过去在这里蹲点,流毒很深,我们是来消毒的。”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们一听不对劲,心想:王延太同志在这里蹲点,发动群众,进行改天换地斗争,打机井和贫下中农一起下水,想贫下中农所想,急贫下中农所急,明明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他们却要来消“毒”,这伙人和咱走的一定不是一条道。小青年们把眼一瞪说:“是的,王延太在这儿‘流毒’很深,西北地那眼机井就是他领着打的,有十几丈深哩,你们要‘消毒’就去把它填上!”工作组一进村就挨了当头一棒。
工作组理屈词穷,经常钻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小青年们就找上门去和他们辩论。后来他们看着实在呆不下去,只好在一个晚上偷偷地溜走了。
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这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知识青年激动地说:“农村不但是改天换地的广阔天地,也是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前沿阵地。”
双手绣出地球红
毛主席说:“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里的知识青年遵循毛主席的教导,颗颗红心向北京,双手绣出地球红。
这个公社三个大队的一百二十多名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组织了二十五个科学实验小组,几年来,对小麦、红薯、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进行了丰产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知识青年不断向保守思想作斗争,在进行棉花丰产试验时,有人说:“棉花上山不下汪
(不浇水)”,“棉花要种斋公地(不上肥)”、“棉花地里搁下篮,放下孩(不要密植)。”他们不听那一套,根据科学道理,实行了浇水、施肥和合理密植,结果,棉花亩产由试验前三十多斤提高到一百五十二斤。
一九六七年,梁秀英等四个女知识青年,搞“红薯下蛋”丰产试验。有保守思想的人到处讽刺、挖苦,说她们是“瞎胡闹”,“小女孩家,不懂装懂”,并指着她们埋的红薯墩说是“拴牛桩”等等,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竟将一个个红薯墩踏坏,也有的将埋好的种薯偷偷拔掉。在这关键时刻,这四个女青年一起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大家立即坚定了信心,把被踏坏的红薯墩一个个用土封好,把被拔掉的种薯一个一个埋上,把踢歪的种薯一个一个扶正。然后,又按照科学方法,精心培育,加强管理,终于获得了大丰收,四分地产红薯一千三百九十四斤,超过正常产量一倍多。消息传出后,社员们个个口服心服,就连过去反对的人,也说:“自己的老脑筋不适用了。”今年,全公社三个大队在栽种春薯中,普遍推广了这一先进经验,目前,红薯长势很好。
在试验过程中,他们还注意知识青年和老农互教互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一九六七年,他们试验田里的麦子快抽穗的时候,突然发黄,知识青年用科学方法查了查墒情,含水量只有百分之十一点五,正常含水量应该是百分之十八,显然是缺墒,老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缺墒原因是肥料上多了。这样,他们立即浇水,同时,适当减少上肥量。四、五天以后,麦子长得绿油油的,获得了好收成。
这两年,他们已将某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技术经验,用之于大面积生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今年,杨庄大队麦子平均亩产三百四十多斤,比推广科学技术前提高了百分之四十左右,打破了这个大队历史上最高生产纪录。今年,他们试验的二亩九厘小麦,亩产一千零三斤。许多老贫农赞不绝口地说:“这可真是听毛主席的话,大有作为啦。”
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知识青年们正在毛主席指引的光辉大道上,乘风破浪,阔步前进。这是一条阳光灿烂的大道,是一条无限广阔的大道,是一条革命青年锻炼成长的大道。
本报通讯员、本报记者
(附图片)
“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河南省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回乡知识青年立志作社会主义建设的闯将,紧密同贫下中农相结合,大搞科学实验。这是杨庄大队回乡知识青年在实验田里参观评比,总结经验。
《河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