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阳城蓄水防旱 萃县挖井浇苗保苗 绥东各县赶修水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16
第2版()
专栏:

  阳城蓄水防旱
 萃县挖井浇苗保苗
 绥东各县赶修水渠
【太岳电】阳城一区阳邑、周壁等村群众,趁下种完毕的空隙,组织打水囤,准备大量蓄水,预防旱灾。阳邑村曾召开群众大会,专门研究了打水囤问题,大家认为这是防早的最好办法。第二天就有郭天旺郭小四等开始动工,郭早来等因为自己没工夫,还出了六斗米请人给自己打。为了担水省工大家都把水囤打在地边上。该村现在已经新打成了十二个水囤,修好了二十个旧水囤,平均每个水囤能蓄水一百六十担,共能蓄水五千多担,能点种庄稼二百多亩。同时该村还补修了破厕所十二个,新打厕所四个,共能蓄大粪一千六百五十担。在阳邑村的影响下,东河山等村也开始进行打囤,曹法荣一组七个人,就打了能盛水三千多担的一个水囤。四区周壁村准备打三个新水囤,修理十个旧水囤。
【冀南电】保证棉苗肥壮生长,莘县掘井浇苗。该县五月中旬布置保苗工作后,四区中牟瓦小区八天挖井八十眼,其中有四十眼水源旺盛,每眼每天出水近百担,全小区点种六百五十亩,已浇过六百亩。纸房全村棉苗普浇一遍,有的正在浇二遍。当棉苗刚出土时,被旱、风侵袭,枯黄欲死,农民对挖井保苗多无信心,认为“天不下雨,光靠人浇顶啥事!”当时各村党员干部即引导农民回忆三十二年抗旱的成功经验,坚定了与旱灾斗争到底的信心。纸房老农秦云安说:“好容易点上苗,不管费多大劲,也得浇活它!”该村农民就有七十三人立即参加掘井,两天浇了五十亩棉苗。
【绥蒙电】绥远东部各县,积极向旱灾作斗争,大量修水渠,以便按时播种。凉县南房子等五村,在十四天内已新开大渠一道、支渠四道,并修补旧渠十三道,共可浇地一万五千亩。集宁富家村一带村庄,在我区干部帮助下,行政村组成水利委员会,各自然村设水利委员、水利小组,动员了全体群众,在十天内把十五里长的一道旧渠赶修好。十四个自然村已浇地二千多亩。在此影响下,沙泉等三个行政村水利委员会,也领导群众动工修补旧水渠,并确定了浇地办法。丰镇一区铺路等三村已修理了旧水渠,把四百二十亩旱地变成水地,现正播种。兴和也正在整修旧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