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打破收麦吃麦旧习 清河等地开展节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18
第2版()
专栏:

  打破收麦吃麦旧习
清河等地开展节约
【冀南电】清河等地趁夏收时节开展节约运动,提出“省囤尖不省囤底。”耐心教育群众。清河黄金庄农民每当麦收后,要吃三顿饺子四顿汤,还吃些蒸馍馍、油盐饼等,该村支部为打破这种收啥吃啥的旧习惯,于五月二十八日召开支委会,研究节约备荒,布置党员干部按麦场为单位分片负责,趁晚上休息时进行教育动员。支书潘保去动员史会珍,说明一斤麦能换二斤高粱,一斤麦面蒸一斤四两馍馍,而一斤高粱能蒸一斤十四两窝窝,一省一费相差过半。并说明节约是为自己防荒,因此要“省囤尖,不省囤底”。在他耐心说服下,史会珍、史国方、史兴眠等都想通了,停止了用麦子换馍馍、馃子吃的现象。并有十七户用新麦子换高粱吃,其他户也打算少吃白面不浪费麦子。三、四两区农民也纷纷购换粗粮,某区后孙庄汝乔娘计算光吃麦子熬不到秋天,换成粗粮就能吃到九月底,因此她除留下麦种与必要吃用外,全换为高粱。永智、振堂、柏乡等县麦收前普遍采集可食的树叶、野菜备荒。振堂县委会号召过麦时省吃俭用,麦前采集代食品,麦后一切编织、运输、纺织副业结合夏种夏锄不歇业,以备灾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