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扑灭蝗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19
第4版()
专栏:

  扑灭蝗蝻
农业部技术改进处
目前蝗虫发生已达三十九县,计太行十七县,冀南十一县,冀东四县,冀中四县,察哈尔二县,冀鲁豫一县;其中太行从二月份至今即不断发生,安阳消灭了一次,又复发生,全县十个区四百余村,都曾发生过,磁县也有六十四村发现蝗蝻,每方步多至三百个至四百个。如果不是在发生的地区人民积极捕打消灭,蔓延起来,更不得了。蝗虫发生这样严重,主要原因由于敌伪长期统治,蝗虫连年发生产下大量的蝗卵;其次由于华北有沿海、碱荒、河流、湖沼、山坡、荒地及气候雨量等,适合于蝗虫繁殖的自然条件。一九四四年在六十九县内我们曾经连续动员了八十余万人战胜了蝗灾,消灭蝗虫一千九百万斤。但是由于敌占区的存在,并没有把蝗虫彻底消灭。今天环境安定,人民的觉悟更加提高,并且又增加上一个使用科学技术的条件,因此不仅要做到“发生在哪里消灭到哪里,不使蝗害成灾”,而且更进一步要以各种办法消灭蝗虫发源地。其防治办法:
一、组织起来迅速扑灭。
1、刨卵——蝗虫的繁殖力很强,平均一个飞蝗可以产卵七八十个。一斤蝗卵可以孵化三万九千多飞蝗。一九四四年,太行、冀中、北岳三地共刨卵十五万斤,曾使蝗虫大为减少。“捕蝗不如打蝻,打蝻不如刨卵”这是扑灭蝗虫的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办法,但往往不被人重视,因此须要有经常的细心的组织工作来保证,过去太行等地刨一斤卵换一斤米之类的奖励办法,很起作用,能够促使这一工作坚持到底。蝗卵的形状和麦种相似,不过略长略弯一些,呈赭色,每数十个或数百个卵子,聚在一块,称为卵块,上有网状形的细白膜,蝗卵多产于硬地中,草盘下,或石头缝里,土松的地方入土较深,一般二指左右最深的不过四指。刨卵的办法,第一要到蝗虫顶多的地方去找,第二到阳坡去找,第三到死蝗和蝗粪多的地方去找,在产卵处发现比麦秸粗一点的小孔,稍一扑拉,就可发现卵块,用力一刨,将土块摆开,就露出卵锭来,按步就班往前刨,刨一下,横拉一下,捏一捏,多的时候十几分钟就可刨二两多。
2、除蝻:蝻子分为五龄。第一龄似蚂蚁,土色。蜕皮后为第二龄,黑褐色。每隔三五天蜕一次皮,体色渐红。第五次脱皮生翅膀,变成飞蝗。蝗蝻大批出土,很快就蔓延几十亩、几百亩,甚至几十里几百里一大片,盖满地皮,有时滚成馍馍大的团团。十几亩庄稼蝗蝻爬进去,抽一袋烟功夫就吃光了。蝗蝻跳跃力特别强,第一龄为九寸,第二龄一尺六寸,第三龄二尺二寸,第四龄二尺六寸,第五龄三尺九寸。
蝗蝻初生历二日内团聚穴口,这时如能迅速扑灭,用力小而收效很大,三四日后即奔跳四散,捕打可采取如下几种办法:
A掘沟法:在蝗地四周或蝗群迁移之前掘沟(宽、深、视面积蝗龄而定)封锁,将蝗蝻驱入沟内歼灭。
B围打法;如果地区很广,可以划分小区,十九个人一组,用布单子铺在地上,四周包围,将蝗虫赶到布上包起杀灭;或者两个人在前头掌握布单,其余的人用树枝驱赶,待蝗蝻爬满布单,提起集中消灭;或在包围圈中央刨坑,驱入杀死;或在包围圈中央放置干草,将蝗蝻驱入草堆里烧死。惟蝻子怕烟,须先在下风点火,火旺时再由四周迅速点火,并封锁火堆使蝗蝻无法逃出。
C毒杀法:甲:以氟矽酸钠二两,麦麸一斤,水一斤,黑糖少许,充分搅拌和匀,于傍晚或清早撒布于蝗蝻移动之前,每亩用量五斤至八斤。或用氟矽酸钠一份,麦麸一份和水七十五份,配成药液,喷于蝗蝻之草地上或芦苇上(不可喷于作物上,因有药害),使虫食入中毒而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颇收成效)。或以亚砒酸钠三份,食盐六份,干马粪或麦麸一百份,水一百份,充分搅拌和匀,于傍晚或清早布于蝗群移动之撒前。予以毒杀。
3、打飞蝗:蝗虫一来就是几十里几百里,严重的地方飞在天空,遮天盖日,一落地就是几座山几道沟,使人看不见地皮,唯一的办法就是迅速发动群众捕打(药剂毒杀只在开始面积较小时或打后歼灭残余时比较有效)。飞蝗不象蝗蝻一样,说飞都飞,说落都落,忽来忽去,很难捉摸。但是蝗虫的特性有五怕六喜三不能(五怕——一冷,二热,三湿,四烟,五响声。六喜—一成群,二顺风,三在阳光月亮下飞翔,四转移,五中午交尾,六吃禾本科植物。三不能——不能平视,不能从软草上起飞,不吃豆类植物),因此打蝗要在早晨、傍晚及夜间进行,只要组织好,打蝗可以不耽误生产。几年来我们在打蝗中曾经创造了不少的战术及办法,如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可以将蝗虫歼灭干净,宜建立防御地带,飞蝗在天空时就打锣、打鼓、敲钢盆、撞钟、放烟、使蝗虫在空中旋转,不得落地,增加疲劳、如放烟可使飞蝗失迷方向,在烟雾中打转转冲不出去,即便冲出去落到地上很久不能动弹,极易捕打。另外再放出哨兵,分班轮流站岗监视飞蝗,并有土枪土炮连系,飞蝗一落地,剿蝗的就可以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给飞蝗一个突然袭击,然后我们就用游击网随来随打。打的经验和办法是很多的,用箩圈阵,簸箕阵,长蛇阵,满天星战术,火把战术,响铃战术等,把蝗虫葬于火中,埋于坑中,打于地上。也有用袋集法捕捉的,也有用水淹的,总之要采取各种办法把蝗虫消灭干净。剿蝗是一个很大的组织工作,各地领导机关应亲自主持,如分区设剿蝗总部,县设剿蝗指挥部等,以掌握蝗情变化,指挥打蝗,总结经验,组织非蝗区群众支援蝗区,并直接领导蝗灾严重地区的打蝗斗争。群众本身的组织为了照顾体力强弱及指挥方便起见,应按年龄性别分为老年队、青年队、妇女队、儿童队;在进行打蝗时又根据蝗情分为刨卵队、锹镢队、布袋队、割草队、烧杀队、突击队、夜战队、情报队、警戒队等。这些经验办法,都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二、消灭蝗虫发源地。
这是一个长期的治本工作,从今年起即应开始进行。据现在了解,在华北共有六块蝗虫发源地,今年蝗虫也是在这一带地方先后出土的:第一是安阳、汤阴、磁县一带。因长期敌伪统治,又加靠近滏河山坡荒地甚多;第二修武、获嘉一带,沁卫河间,每年泛滥,已成为历史上的蝗虫发源地;第三津沽区天津宁河一带,河流汇集,碱荒甚多;第四白洋淀一带河流汇集,芦苇丛生;第五宁晋泊、大陆泽一带,河流汇集沿海碱荒甚多。第六行唐、灵寿一带,为滹沱河、磁河、沙河上游,山岗荒坡甚多,如曲阳有一个有名的蚂蚱山(在山凹里年年发生蝗虫)。为了彻底消灭蝗害,在每一个蝗虫发源地,要建立经常的灭蝗队的组织,给以专门的训练,采取各种办法消灭这些蝗虫发源地,其任务是组织群众彻底刨卵,携带药械,组织必要的群众力量消灭残余蝗虫,使卵不成蝻,蝻不成蝗。并调查蝗虫地区面积发生时期,发生地点,土质与作物种类,及过去发生次数,实行冬耕垦荒,及改变发生地的环境,以彻底消灭蝗虫发源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