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19
第4版()
专栏:

  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法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病害室
谷子的白发病,在华北是很普遍很厉害的病害。最初发生的时候,在叶上生出淡黄色的条斑,在病斑的里面生出一些白色的霉,其后病斑渐渐变成褐色,裂成丝状,从里面飞出褐色的粉末,最后只剩下一条条的叶脉,因为它的形状,很象老人的白发,所以叫它白发病。一般发生本病的谷子,心叶的发育很受影响,厉害的时候往往抽不出穗来,所以有些地方便叫它“露心病”或叫“枪杆”。也有在抽出穗以后发病的,这种穗子稃长得非常肥大,成为针状,里面包有褐色的粉末,全穗毛茸茸的带着灰白色,故又叫做“看谷老”或“老人头”。
白发病是怎样传染的呢?我们在那破碎的病叶和病穗上可以见到很多的褐色粉末。这褐色粉末,落在地下,便经土壤而传染给来年的谷子,混在种子上时,就在播种发芽的同时侵入谷子的幼芽里,等谷子长大了便发生这种白发病。
防治这种病害有田间选种和用温水浸种,或用药剂消除种子病毒的办法。还有轮作法,即今年的谷地,明年换楂,隔一、二年后再种谷子。以减少发生的办法。这两种办法都须在播种之前,或成熟之后进行。在目前能够进行的有效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因谷白发病的病株留在地里,病叶里的褐色粉末飞散落地或混在籽粒上,是增加病害传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病叶里的褐色粉末还未飞散时把它拔掉烧毁,也便成为一种重要的防除方法。以前,拔除病株都只能在谷子长大病征显著之后进行,最近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证明在幼苗出土后,遇上阴雨天气,凡是在苗叶背面生满白粉,叶了微带黄色的谷苗,将来一定发生白发病,我们如果在下雨以后间苗,把这种叶背长白粉的病苗拔除,将来就能减少白发病,增加产量。拔除的时间,以苗长三、四个叶子时候最为适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