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坚决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 青岛医学院到农村创办“五·七”医校 在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下,革命师生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培养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感情,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12-07
第3版()
专栏:

坚决贯彻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
青岛医学院到农村创办“五·七”医校
在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领导下,革命师生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培养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感情,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
本报讯 驻青岛医学院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教导,发扬工人阶级彻底革命精神,率领广大革命师生,下楼出院,到农村创办“五·七”医校,为医学教育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到农村办学搞教育革命,是工人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教育革命中的新事物。在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青岛医学院以前,这个学院的革命师生也曾搞过教育革命,提过不少方案。但是,由于他们的出发点没有真正建立在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基点上,所以,他们的教育革命是不彻底的,是改良的,是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院以后,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革命化的思想,就提不出革命化的方案,知识分子不和工农相结合,不很好地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树立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决心,医学教育革命是搞不好的。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意见象响亮的钟声,打破了青岛医学院的沉闷空气,广大革命师生一致欢呼叫好。十月上旬,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率领着五百多名革命师生,斗志昂扬地开进即墨县的八个公社三十二个生产大队。每个公社进驻一个排,同时也就是一个“五·七”医校。“五·七”医校由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直接领导,广泛吸收贫下中农对管理学校的意见。
青岛医学院到农村创办“五·七”医校,深受农村干部和贫下中农的欢迎,他们敲锣打鼓地把革命师生迎进村去。
“五·七”医校把帮助师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使他们彻底改变旧思想,树立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感情,作为首要任务。为了培养师生对贫下中农的深厚感情,“五·七”医校除安排师生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医学科学实验中同贫下中农一起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以外,还组织病人和受过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迫害的人给师生作报告,并让他们跟师生一起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修正主义医疗路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广大学生和部分教师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生说:“我们生在贫下中农家里,长在农村,原来对贫下中农是有感情的;可是,到城里上了几年大学,就不再想回农村了。尽管口里也喊要为贫下中农服务,但心里想的还是到城市大医院里当个穿白外衣的大夫。这一次下来,我们不仅要在农村闯出一条无产阶级医学教育的路子来,还要在农村当一辈子‘赤脚医生’。”现在,贫下中农有了病,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给以周到的治疗和护理。一位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军属王作松大爷,患了胃溃疡恶变,需要动手术,学生们就积极想办法把他送到县医院。县医院没有血库,一个学生就毫不犹豫地给王大爷输了二百CC血。
思想感情变了,教学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五·七”医校根据贫下中农的需要与农村发病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在“五·七”医校里,学生发生了这样深刻的变化:过去围着“权威”团团转,现在主动拜农村卫生员和有治疗经验的老农为师;过去花几十元钱买一大堆“洋书”,天天死读硬背,现在注意发掘、研究农村治病的“土方”、“验方”;过去又分“专业”又分“科”,现在贫下中农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边治疗,边观察,边教学”,学生迅速地提高了医疗技术。现在,一般的病,学生们都能治好。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过去,俺公社来了个只能看眼的‘洋大夫’,群众就很瞧不起他。俺们喜欢的是为贫下中农服务的、能看各种病的大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