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贫下中农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12-17
第4版()
专栏:

贫下中农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
宝坻县司家庄大队贫下中农带领下乡知识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他们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促进了思想革命化
本报讯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教导我们:“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邢燕子的家乡河北省宝坻县司家庄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对从城市到农村落户的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带领他们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一步提高了知识青年的阶级觉悟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用毛泽东思想教育知识青年
司家庄大队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先后接收了十四名天津市的下乡知识青年。贫下中农对这些知识青年寄予很大希望。一开始,队里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把吃的、住的、用的都安排得十分周到,但对思想教育则有所忽视。知识青年刚到农村,处处都感到新鲜,有一股革命热情;可是,没过几天,有的青年就不安心了。广大贫下中农看到这种情况,深深感到,光从生活上关怀照顾他们是不行的。老贫农王文海说:“知识青年从城里来咱乡下,这是毛主席指引的道,毛主席他老人家把青年交给了咱,这是对咱贫下中农的最大信任,咱要带不好,可对不起毛主席啊!”于是,司家庄的贫下中农不仅对知识青年从生活上照顾,更重要的是大抓思想教育,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对他们进行再教育。许多老贫农和他们一起活学活用“老三篇”、《青年运动的方向》等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启发他们自觉地改造思想,并以邢燕子的先进事迹,对他们进行活的教育。有的知识青年在艰苦的劳动面前有点害怕,贫下中农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他们。在冬季兴修水利时,需要下水挖泥。北风呼啸,水凉刺骨,知识青年谁也不敢下水。贫农社员王世伶就一边带着他们学习毛主席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边毫不畏惧,下水挖泥。在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在贫下中农的带动下,知识青年们深受感动,都纷纷下水干了起来。
带领知识青年狠批刘少奇
司家庄大队贫下中农在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分析,看到这些知识青年大都是劳动人民的子女,他们自觉地下乡,说明他们愿意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青年过去受到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沾染了一些轻视工农兵的资产阶级思想。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贫下中农遵循毛主席的教导,把革命大批判作为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重要方法。他们针对知识青年的各种活思想,引导青年反复批判了刘少奇的“读书做官”、“公私溶化”、“劳动镀金”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谬论,并抓住刘少奇的黑干将、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在一九六四年到司家庄大队用名利思想引诱知识青年的罪恶事实,上批下联,引导大家把革命大批判同肃清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在自己思想上的影响结合起来,使知识青年进一步认识到,毒在自己心上,根在大叛徒刘少奇及其代理人身上。这样,大大激发了知识青年痛恨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热爱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痛恨大叛徒刘少奇,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阶级感情。
在革命大批判中,贫下中农还用自己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他们。在春耕播种时,中学生曹建华一看社员用手抓粪,伸出来的手又缩了回去。老贫农王永成笑着说:“你别看粪臭,咱庄稼人可离不了它,有它就能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说着,就一把一把地抓起来。听了老贫农的话,看了老贫农的行动,曹建华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毛主席的教导,击中了曹建华思想上的要害,使她脸上火辣辣的,在老贫农面前,她才认识到,以前总觉得自己比农民干净,其实,最干净的是无限忠于毛主席的贫下中农,最脏的恰恰是自己沾染上的资产阶级思想。
对知识青年进行阶级教育
毛主席说:“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善于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国人民曾经怎样经历千辛万苦的斗争才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而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司家庄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中,把阶级教育当作一门主课。许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经常给他们讲村史、忆家史,用阶级苦、民族恨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
在日常生活中,贫下中农也不放过任何进行阶级教育的机会。有一次,几个知识青年把穿破了的脏衣服和鞋子顺手扔了。老贫农王大娘,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她把这些衣服和鞋子,搜罗到一块,刷洗干净,缝补好,给知识青年送去。她指着这些补过的衣服和鞋子,语重心长地说:“旧社会,咱穷人扛活要饭,一年到头也穿不上这样的衣服和鞋子。如今,毛主席给咱贫下中农带来了幸福,你们这样做对不起毛主席,也对不起贫下中农啊!”青年们接过大娘亲手给补好的衣服和鞋子,又激动,又惭愧。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深深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贫下中农相差太远了。他们感慨地说:“我们丢掉的不是几件衣服,几双鞋,而是丢了革命的思想,丢了无产阶级的感情;贫农老大娘不光是给我们补了衣服,更是给我们补了贫下中农勤劳俭朴的高贵品质。”
在阶级教育中,贫下中农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以阶级斗争的现实为活教材,不断增强知识青年的阶级斗争观念。有一次,一个知识青年和富农的女儿一块去赶集,走在半路上,这个富农的女儿指着一块麦子说:“这块地早先是我们家的。”当时,这个知识青年对这句话并没有介意。后来,通过老贫农的教育,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地主富农还妄想变天!还要叫他们的子女牢牢记住“变天账”。现实的阶级斗争,给知识青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使他们擦亮了眼睛,提高了阶级斗争观念。
天宝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