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办小学——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小学以街道为主办学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8-12-27
第3版()
专栏:

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办小学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小学以街道为主办学的体会
建立以工人为主体的领导班子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小学和日晖西路里委会,从今年五月份起,试行以街道为主、与工厂结合办学的办法,现已取得初步经验。街道办学校,根本的问题是怎样确保工人阶级的领导。居住在日晖西路的退休工人较多,这是管理学校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遵照毛主席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的教导,建立了由工人宣传队、工厂(附近挂钩工厂)、街道里弄(退休工人、革命家长、里弄干部)、贫下中农、其他劳动人民、学校革命师生等六个方面组成的领导班子——教育革命小组,统一领导学校的教育革命。其中工人(包括退休工人)占优势,保证学校领导大权牢牢地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
小学以街道为主,与工厂结合办,最大的优点,就是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内外都受到工人阶级的教育。
过去,旧学校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控制下,实行垂直领导,关门办学,关门教学,虽然学校办在里弄、街道里,却远离劳动群众,以致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三脱节的现象。这样,学生放学回家没人管,有的玩火,有的丢烂泥,跌伤、闯祸的事经常发生。有个双职工的小孩,跑到乡下捉蟋蟀,他却对老师讲家里有事,而对父母说在学校上课。更严重的是,有的学生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沾染上坏习气,甚至受到阶级敌人的利用和毒害。
以街道为主办学校以后,里委会组织了一批退休工人、里弄干部、红卫兵,专门负责红小兵的辅导工作,把红小兵按居民小组组织起来。他们在学生的校外时间,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读“老三篇”,老工人向学生忆苦思甜,进行阶级教育。退休工人、里弄干部还带领红小兵杀上里弄对敌斗争第一线,和广大革命居民一起批斗阶级敌人;还让学生参加爱国卫生活动,宣传节约水电等工作,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不少在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由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使红小兵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变化。过去学生对里弄的阶级斗争是不听、不问、不参加,分不清邻里之间的阶级关系,有的还称阶级敌人为“公公”“好婆”。现在红小兵组织了监督小组,阶级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处于红小兵的监督下。通过参加对敌斗争,红小兵的阶级觉悟大大提高了。过去他们回到家里,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玩”上,现在红小兵回到家里,就参加学习班,学习毛主席著作。大家每天都生活、学习、战斗在一起。在战斗化的集体生活中,培养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总之,以街道为主办学,好处很多,集中到一点,就是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有个老工人说:“由‘三脱节’变‘三结合’,我们工人阶级一定能培养出忠于毛主席的革命接班人。”
以街道为主办学校,同样也可以学工学农。教育革命小组除了安排革命师生参加本街道所属工厂、商店、菜场等劳动外,还组织革命师生轮流到挂钩的工厂参加劳动,使广大革命师生更多地接触工人,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平时,他们还请工厂的老工人来校给学生上阶级斗争课和生产斗争课。挂钩工厂(上海卫生材料厂)的革委会也十分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教育革命,经常派人来校和教育革命小组共同研究学校的教育革命。学校还和附近公社挂钩,定期组织革命师生下乡参加农业劳动,向贫下中农学习,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
教师下里弄,促进了思想革命化
在以街道为主办学以前,教师只是在校内关门教书,平时很少走出校门,即使偶尔到劳动人民家里去,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是收学费,就是向学生家长“告状”。有一次,一个家长远远看见教师走来,以为又是来“告状”了,抓住自己孩子就打。调皮的学生编了个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师到我家……”这样,有些教师也怕下里弄。
以街道为主办学校以后,不仅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基地,里弄也成了教师工作的基地。革命教师经常下里弄,固定参加一个居民小组的活动,和退休老工人及其他劳动群众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读报,开展革命大批判,进行忆苦思甜,狠斗阶级敌人,开展教育革命。这样,教师受到了工农兵的再教育,促进了思想革命化。教师和劳动人民、革命家长的关系融洽了,学生有什么问题,相互配合解决。一位工人家长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老师和我们好象隔层墙,是陌生人;现在和我们心贴心,是一家人了。”
上海徐汇区斜土路小学日晖西路里委会教育革命小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