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解放区的电影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24
第4版()
专栏:

解放区的电影事业
刘衡
解放区的电影事业,和其他的人民事业一样,这几年来,有着飞快的发展。一九三八年秋天,八路军总政治部曾经设立了一个电影团,一共只有十几个人,包括一个摄影队和一个放映队。可是,两三年来,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现在解放区已经有了两个电影制片厂。一个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有三年的历史,厂长是袁牧之,副厂长是吴印咸和张新实。另一个是北平电影制片厂,成立才两个月光景。厂长是田方,副厂长是汪洋。两个厂一共一千三百五十多个工作人员。此外,上海电影制片厂不久将成立。为了适应新的电影事业的需要,今年五月,正式成立了中央电影管理局,今后将由它来统一领导这一个新的人民文化事业。
解放区的电影事业,一开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一部影片是一九三九年摄制的“延安与八路军”,以后又接连摄制了“延安第一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陕甘宁边区工业展览会”和“南泥湾”等记录片。当时因为没有现代化的条件,用留声机来配音,用扩大器来说明。可是这些新闻片是伟大的,它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影片,它第一次地用电影表现了工农兵。
解放区的电影能够比较大量的摄制,是从一九四七年五月开始的。两年来已经摄制好了的电影片一共有十二部。其中有十一部是“民主东北”等新闻记录片,一部是有名的艺术片“桥”。这十二部片子,光是在东北,就放映了一万二千多次,观众在七百六十多万人以上。现在正在摄制和剪接中的新闻记录片,有“东北三年”,有太原、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解放的情形,还有蚕业、渔业、军政大学情况、公营机械农场、长春市被国民党特务残杀的青年等等。正在摄制的艺术片一共是四部:有瓦解敌军的“父子同归”,有以哈尔滨工人修复发电机为主题的“光芒万丈”,有以华东模范医务工作者李兰丁的事迹为主题的“白衣战士”,有描写农村妇女参加副业生产的“妇女生活”。此外,还有七部艺术片正在准备摄制之中。象“没有战线的战争”和“八女投江”,脚本已经写好了,很快就可以开拍。“没有战线的战争”的主题是描写革命的保卫工作;“八女投江”演的是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八个游击队员英勇牺牲的情形。”“赵一曼”和“塞北风光”的脚本才初步写好,正在修改之中。(“赵一曼”演的是东北抗日民主联军领导人之一女英雄赵一曼的英勇事迹,“塞北风光”演的是内蒙古人民生活的情形)。至于“白毛女”、“红旗歌”、“民主青年进行曲”等有名的歌剧和话剧,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在计划加以改编,把它们拍成电影。预计今年除“桥”之外,还有七部艺术片可能和观众见面。
解放区一千多电影工作者,痛恨以好莱坞式的低级趣味和诲淫诲盗来毒害和麻醉观众,也反对以卖弄无聊的噱头来讨好和迎合落后观众,他们要求以电影特有的形式来深刻反映和指导现实,来感动和教育观众,来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服务,因此大批的电影工作者,和其他文艺工作者一样,先先后后一批批的到农村去、到部队去、到工厂去体验生活,去搜集材料,来丰富新的人民电影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为了摄制艺术片“桥”,五、六十个电影工作者走进了哈尔滨铁路工厂,学习炼钢、修桥等技术。为了摄制“白衣战士”,四十多个电影工作者就走进山东军区医院,他们跟医生、护士一块,替伤员换药包扎、洗血挤脓、送饭、倒尿盆。为了要记录下人民解放军的光辉战绩,前后一共有五十九个电影工作者深入连队,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和战士们一同生活,一同作战。去年九月,人民解放军在突破锦州城垣的时候,某个深入敌军腹心阵地的尖刀连被敌人的火网阻住了,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排长肩膀被打伤,冲锋枪掉在地下。就在这时候,一个摄影师高举着摄影机,冲上前去。他大声的喊:“同志们,冲啊!我给你们拍电影!”受了伤的排长又抓起了自己的冲锋枪,更多的战士一股劲地冲上了锦州城头。这个摄影师,就是共产党员王静安。王静安在锦州战役之后,又随军出发,摄制了辽西战役记录片。最后,终于在解放沈阳的战役中,光荣牺牲,在东北的最后决战中,跟王静安同志同时光荣牺牲的摄影师还有杨荫萱、张绍柯、都是共产党员。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匪军全部覆没、东北全境解放的历史的记录。新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