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一所厂办中学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厂办中学的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1-20
第3版()
专栏:

一所厂办中学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厂办中学的调查报告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工人群众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伟大号召,一九五八年建立了一所由工人阶级直接管理的厂办中学。十年以来,这所学校办了三届,先后在校学习的学生共有五百多名。每届学制为三年。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工人、贫下中农出身的初中毕业生。他们以毛主席著作为主要教材,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参加工厂的政治运动、生产劳动和民兵训练,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第一届和第二届毕业生,基本上是分配在工厂当工人,大多数受到工人群众的欢迎。第三届毕业生正准备按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厂矿、面向基层的原则进行分配。
这所厂办学校开创以来,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焦点是领导权的问题。工人阶级要自己管理学校,厂内走资派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教学大权;工人阶级要政治挂帅,走资派要分数挂帅;工人阶级要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走资派要培养资产阶级接班人。工人群众对学生说,你们好好学政治、学劳动、学文化,将来把毛主席的宝书印得又多又好,做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的好后代;走资派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学生说,你们好好读书,印刷业没有工程师,将来你们就是工程师。
一九五八年,开办第一届,工人们推荐了四个觉悟高、有经验的老工人到学校当教师,其中三个当了班主任,另外还有十个工人当兼职教师。他们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办学。
一九六○年办了第二届,厂内走资派推行大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重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排斥工人教师,并且计划在厂外修大洋楼,向“正规”的学校看齐,遭到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对,未能得逞。到一九六一年,他们干脆把这个学校砍掉了。
一九六五年又办了第三届。厂内走资派是为了抓一批劳动力,工人阶级则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走资派把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塞进学校当教务主任,工人群众推荐了一个工人当指导员,三个工人当专职教师,二十二个工人当兼职教师和实习教师,工人教师占了绝对的优势。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工人阶级和革命学生起来造了走资派的反,狠狠地批判了厂内走资派和校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推行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厂革委会成立以后,遵照毛主席“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的最新指示,把学校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工人阶级的手中。
工厂的工人对他们自己办的这所学校非常关心。他们认真挑选和推荐那些觉悟高、有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人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大部分都是有二、三十年工龄的老师傅。为了配合学校加强教学,各个车间还设立了由工人组成的教学小组。
除了这些专职的、兼职的工人老师以外,全厂的工人也都是学生的老师,他们从政治上关心同学的成长。厂外的老工人(有的是学生家长)也被请到学校来讲阶级斗争课,当学生的老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百人学校千人教,工人群众都来办学校的局面。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彻底改变了旧学校那种关门办学,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劳动,脱离群众的现象。工人群众反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由我们工人阶级来带,接班人是带出来的。学校办到工厂,工人群众参加办学,肯定能带出好后代来。
工人群众遵照毛主席“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教导,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一切教学活动的首位。他们发的第一个课本是《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第一堂课是讲本厂阶级斗争史,第一次教学活动是参加劳动,第一位的课程是阶级斗争这门主课,考核学生成绩的第一条标准是政治思想。
工人群众教育下一代,首要的一条就是灌输毛泽东思想。他们特别注意通过回忆对比来启发学生的阶级感情,提高学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并且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工人群众在办学的过程中,遵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除了集中学生上一段时间的课外,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下车间,和工人一道参加工厂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厂里的工人群众一马当先,学校的学生紧紧跟上,一起高举“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旗,向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发动猛烈进攻,夺了厂内一小撮走资派的权,成立了三结合的厂革命委员会。厂革委会成立以后,有的学生在胜利面前,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对厂里的文化大革命不象开始那样关心了。而这个厂的工人群众,却截然不同,他们牢记毛主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乘胜前进,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认真清理阶级队伍,挖出了一小撮混在广大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工人阶级彻底革命的精神,深深教育了这些学生,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工人阶级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最忠,跟毛主席最紧,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最高。他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榜样。永远同他们滚在一起,就能心红、眼亮、方向明。”
工人教师还把同学带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生产队里,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听贫下中农讲阶级斗争史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热爱贫下中农的优良品质。
工人群众遵照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导,把车间作为培养学生劳动观点的课堂。学生进校以后,首先参加半个月的劳动,然后再进行其他教学活动。学习期间,始终不脱离生产劳动。开始是跟班实习,后来就顶班生产。文化大革命中,厂里印制毛主席著作的任务大,时间紧,学校就把同学分到车间,集中劳动了两个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不仅是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政治。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只能在和工人群众的共同劳动中才能学到。有的学生开始参加劳动时怕脏、怕苦、怕累,一到车间,看到工人们都是一身油泥,工人师傅在机台上站八个小时手把手地教自己,也就不怕脏,不怕累了。
在教学上,工人教师坚持了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他们给学生上生产知识课,是做什么就教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他们以车间为主要课堂,课堂上讲的,在车间里能用得上,生产中碰到了问题,再拿到课堂上来研究。他们打破了那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了实物教学,现场教学。教师上课都带着机器零件和实物上讲堂,每个车间都固定了教学机台由学生操作,在课堂上讲不清,听不懂的问题,就带着学生下车间,边做、边学、边讲。学生反映,知识分子在课堂上讲课,这个公式,那个公式,七扯八拉一大套,讲了半天听不懂。工人师傅上课不拐弯抹角,不磨时间,不弄玄虚,不摆架子,怎么做的就怎么教,懂得快,记得牢。学生进校三个月,就能在车间顶班操作,比有的大学毕业生读了十几年书还强得多。
工人群众办学校,走的是勤俭办学的道路。一九五八年学校初办的时候,没有教室,没有宿舍,没有桌凳,临时找了几间房子,白天当课堂上课,晚上打地铺睡觉。直到一九六五年第三届,还是没有固定的教室、宿舍,那里有空房就往那里搬,先后搬了四次家。学校里的设备更是简单,报夹子自己做,扫帚自己扎,自己能干的就不请人,能节省的就节省。学校经费开支,完全由工人阶级掌握,每花一笔钱,都要经过工人教师讨论,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工人群众的这种办学方针,曾遭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讥笑,说是这个学校不象个样子、不正规、不完整、不好看。工人阶级和革命的学生同这些人的看法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这种学校最正规、最完整、最好看,响应了毛主席“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的号召,走的是“抗大”的道路。
工人群众对于自己的学校评价很高。他们认为,和旧学校比较起来,是两个天下:一个是工人阶级领导,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一个直接参加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一个是关门办学。两种学校反映了两条路线的斗争,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工人同志说:“旧学校培养的学生,一副学生架子,脚不沾泥,手不沾油,和我们格格不入;工人自己办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课堂是学生,在车间是工人,文能提笔,武能开动机器,和我们的感情深。工厂办学就是好!”
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全厂工人群众和革命学生,他们以公报为指针,认真总结前一段工厂办学的经验,决心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光辉指示,把厂办学校办得好上加好,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湖北省革委会 武汉市革委会调查组(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