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知识青年下乡后碰到一些问题怎么办?余杭县长命公社贫下中农总结出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几点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2-02
第4版()
专栏:

知识青年下乡后碰到一些问题怎么办?
余杭县长命公社贫下中农总结出对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几点经验
浙江省余杭县长命公社贫下中农,从四年多来对四百五十名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的实践中,总结了“几个怎样正确对待”的问题,为农村贫下中农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再教育,提供了一些经验。
对农村生活不习惯怎么办?
这些知识青年从小生活在城市里,高楼大屋蹲惯了,柏油马路走惯了,电灯、自来水用惯了,长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刚到农村,生活是有点过不惯。从过不惯到过得惯,要有一个过程。为了帮助知识青年缩短这个过程,使他们从思想感情上来个根本的变化,广大贫下中农反复组织知识青年学习毛主席有关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教导,大讲家史、村史、社史,使这些知识青年知道在旧社会地主阶级是怎样进行残酷剥削的,贫下中农是怎样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的。解放后,广大贫下中农是怎样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叛徒刘少奇又是怎样在农村大搞“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复辟资本主义的。从而大大提高了知识青年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和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决心在农村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干一辈子革命。
为了使下乡知识青年有更多的机会学到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贫下中农与知识青年结成帮学“对子”。比如,打稻分在一个稻桶,挖河泥分在一条木船。在生活上,教他们做饭,帮他们勤俭生活。知识青年赵家新同六十三岁的老贫农陈长根住在一起,结成“对子”。开始他不会做饭,陈长根就教他做;他怕苦怕累,不安心农村生活,陈长根就同他一起回忆自己的家史。老贫农对毛主席无限忠诚,对劳动勤勤恳恳的思想作风,时时影响着他,天长日久,使他逐步地增强了对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过去过不惯的,现在都过得惯了。在劳动中怕苦怕累怎么办?
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对知识青年在劳动中产生怕苦怕累情绪,一定要作具体分析,正确地对待。建设大队第一生产队有十三名知识青年,男的六个,女的七个,他们刚来时干劲大,热情高。参加劳动以后,却产生了怕苦怕累的情绪。
看到这些情况,队里专门开了一个贫下中农会,具体分析了产生怕苦怕累的三种情况:一是身体很好,主要是对劳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二是身体单薄,体力较差,特别是一些女青年,劳动时间长了顶不住;三是没有掌握劳动技术,干起活来特别费力。贫下中农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端正对劳动的态度,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在劳动分工上,适当照顾那些身体差的青年,分配农活尽量同他们的体力相适应。这样,十三名知识青年,绝大多数都能赶上一般劳动力的水平。
有依赖思想怎么办?
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很多人学会了勤俭地独立生活。但也有少数知识青年有依赖思想,开口要队里照顾,伸手要父母帮助。
对这些有依赖思想的知识青年应该怎么办?
东方红大队贫下中农和下乡知识青年一起,狠批大叛徒刘少奇“下乡镀金论”,大摆依赖思想的危害,使这些知识青年认识到:有依赖思想的人,就会在劳动中怕苦怕累,在生活上追求享受,在政治上不求进步。
贫下中农带领知识青年以实际行动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在学习中,引导知识青年讨论:如果大寨人有“依赖思想”能不能改变穷山沟的面貌?能不能战胜自然灾害?并且组织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的伟大教导,使青年们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得来的。现在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不是去舒舒服服过日子,而是要艰苦奋斗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积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对那些有实际困难的知识青年,也给予适当照顾。这样做,使知识青年进一步感受到贫下中农的关怀和温暖,逐步克服依赖思想,增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信心。
埋头生产,不问政治怎么办?
在红峰大队安家落户的七十五名知识青年,大多数政治热情高,上进心强,他们自动组织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有时间就帮助贫下中农学习“老三篇”,到村头、街口演出自编的文娱节目。但也有少数青年认为“我们到农村来,主要是通过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过去在城里吃穿靠父母,现在吃穿靠自己,劳动多,工分多,日子就好过。”因此,他们成天埋头劳动,不问政治。
红峰大队的贫下中农针对这些青年的活思想,着重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下乡干什么?有的知识青年说:“农村地阔人少,我们下乡主要是解决劳力问题。”贫下中农说:“不对。毛主席号召你们下乡,是要你们从政治上、思想上、感情上来一个变化,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贫下中农组织知识青年学习了毛主席《青年运动的方向》和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的指示,提高知识青年与贫下中农结合的自觉性。
第二个问题:再教育靠什么?有的知识青年说:“再教育主要靠生产劳动。”贫下中农说:“这话不全对,再教育主要靠毛泽东思想,靠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提高。如果光埋头生产,不问政治,不可能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样就改变了知识青年的不正确的认识。
第三个问题:生产好是不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有的青年说:“到农村来,千好万好,生产好就是接受再教育好。”贫下中农说:“错了。千好万好,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高最最好。”贫下中农运用毛主席关于政治是统帅的观点,摆生产队里有的人生产好,粮食多,但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事实,帮助知识青年澄清了这种糊涂认识。
红峰大队贫下中农,在帮助知识青年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同时,又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知识青年的特长,让他们担任学习毛主席著作辅导员、读报员。这个大队的七十多名知识青年既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又是生产战线上的战斗员。
言行不一怎么办?
由于大叛徒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使得一些知识青年往往有一种毛病:嘴上讲得多,实际做得少。井冈山大队有几个下乡知识青年,讲下乡的“理论”一大套,心里却并不打算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有的社员说:“这帮小青年,脑子活,嘴巴灵,就是言行不一致。”广大贫下中农认为,这个账应当算在大叛徒刘少奇的身上,对知识青年不应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
贫下中农首先组织知识青年控诉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大叛徒刘少奇贩卖的“黑六论”,大摆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使他们认识到: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是资产阶级的恶劣作风;理论联系实际,说到做到才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忠不忠,看行动。那种嘴上喊劳动光荣,要在农村干一辈子,而行动上却怕苦怕累,只打算干一阵子的现象,都是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不忠。
现在,贫下中农让他们多深入实际,多参加劳动,多接近群众。知识青年邢承康,刚来农村时,嘴上讲要向贫下中农学习,但心里总感到农民没文化、缺知识、不卫生。后来,贫下中农让他当“赤脚医生”,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近群众。贫下中农那种忠于毛主席,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高贵品质逐渐感染了他,使他从心底里热爱贫下中农。在兼任“赤脚医生”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勤勤恳恳为贫下中农服务。
贫下中农还以说话、干活都实实在在的知识青年作榜样,经常宣传。知识青年林长荣下乡四年多来,老老实实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狠抓思想改造,在劳动中刻苦磨练,被大家称为“思想红、手脚勤、肩膀硬”的好青年,大队就树他为知识青年标兵,有力地带动了其他知识青年的思想改造。
家庭出身不好有思想包袱怎么办?
在下乡知识青年中,有一部分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他们往往背着个思想包袱,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怎样教育好这些知识青年呢?
建设大队的贫下中农认为:这些知识青年受到剥削阶级家庭的影响较深,对他们进行再教育更为必要,任务更艰巨。但他们绝大多数是可以教育好的青少年。把他们教育好了,同样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股力量。所以,争夺这部分知识青年,也是我们和阶级敌人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贫下中农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要“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的教导,坚决执行无产阶级政策,既看成份,又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阶级教育。使他们仇恨自己出身的阶级,与家庭在政治上划清界限。同时,也不轻视他们,应该表扬的就表扬,应该参加的会议就让他们参加,应该发挥他们作用的就大胆地使用。
在生产上,耐心帮助,他们不会插秧,不会耕田锄地,不会打谷,贫下中农同样手把手地教。生活上有困难也想办法给予解决,使这些知识青年在生活上处处、时时、事事感受到贫下中农的温暖,自觉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世界观。
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一些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青年放下了包袱,轻装前进。
驻长命公社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前锋、挺进、军朝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