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一所特别的医院 解放军三○一六部队临时聋哑医院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2-11
第5版()
专栏:

一所特别的医院
解放军三○一六部队临时聋哑医院巡礼
解放军三○一六部队卫生科靠毛泽东思想打开聋哑“禁区”的消息发表后,全国许多地区的聋哑病人源源不断地到这个部队来求医。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阶级兄弟姐妹,部队进行了热情的接待和治疗。他们以卫生科为主,组成了临时聋哑医院,在短短的时间里,治疗了几千名聋哑病人,百分之八十六有了疗效。一批批的聋哑人高呼着“毛主席万岁”离开这个医院。人们都亲切地把它叫做“特别医院”。
这个医院究竟特别在哪里?最近,我们到这里作了几天访问。所见所闻,确实是别开生面,发人深思。在这里,没有庞杂的行政机构,负责领导工作的只是十一名干部临时组成的一个办公室。在这里,没有什么专家、名医,负责治疗的全是部队土生土长的军医、卫生员和连队的卫生战士。在这里,更没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有的只是几根银针和一些极为简单的医疗用具。可是,依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他们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创造着医学史上的奇迹。
把阶级兄弟的疾苦挂在心上
我们最先接触的是这个医院接待站的同志。他们一共八个人,整天迎来送往,工作极为平常。但是,他们在这样平常的工作中,反映出了极不平常的思想。在接待站成立那天,他们围坐在毛主席像前,讨论如何按毛主席“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做好接待工作。同志们说:“接待站,是医院的‘挂号处’。咱们决不能象那些‘老爷医院’里那样,把劳动人民的疾苦‘挂’在钱上,‘号’在纸上,而要把阶级兄弟的疾苦牢牢地挂在心上。”接待站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刮风下雪,天天到车站去迎接四面八方来的聋哑病人。有些病人,看到来这里治疗和参观的人这样多,不肯住到部队,抱着被子到车站去过夜,接待站的同志发现后,也一一把他们请到部队。
听了他们的介绍,使我们联想起在车站上见到的动人情景:火车进站,天已黑了,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正当一些聋哑病人和家属在车站上愁着不知到哪里去找部队、到哪里去住宿的时候,接待站的同志热情地迎了上去,抱过孩子,搀着老人,把他们领上接待聋哑病人的专车。一上车,就开始了“三忠于”活动,这些来自各地的病人、家属,仰望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个个热泪直流。许多家属拉着战士的手激动地说:“过去到那些‘老爷医院’,还没看病,就被他们挂号的给推出来了,那象你们这样关心咱贫下中农!真是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毛主席教育的解放军就是好!”病人、家属一到接待站,同志们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安置得象在自己家里一样。直到病人、家属分配到各个医疗点,接待站的同志们还把他们的事情时时放在心上。
一天,从集安县郊区公社寄来一封特别挂号信,里面装着钱和粮票,托接待站速转姚桂兰。值班的历春吉同志查遍了病人、家属的名字,都没有找到姚桂兰这个人,也没有找到近似的名字。他提起笔来想在信封上写上“查无此人,退回原处”。可是,毛主席的教导又使他把笔放了下来。毛主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历春吉想:万一这个人在这里治疗,收不到钱和粮票该多着急呀!一个革命战士在工作中只能有两个“极端”的精神,绝不容许出现“万一”的漏洞。他带着这封信件,跑遍方圆几十里地的各个医疗点,一个病室一个病室地查问,终于找到了收信人。原来,姚桂兰是几天前才来接替他父亲照顾弟弟治病的,接待站、医疗点的登记簿上,只有她父亲的名字。要没有历春吉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战士,这封信是根本投寄不到的。
用百分之百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治病
来这里的第二天晚上,我们看了一次医院“六·二六”宣传队的演出。宣传队的成员全是刚治好的一些聋哑人,演出的节目就是反映他们由聋哑到能听见、能说话的生动事实。贫农张德,受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医疗路线的残害,有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由抽风变成了哑巴,经过部队的精心治疗,现在又开口说话了。六岁的双生姊妹于洪娥、于洪伟,是一对先天性的聋哑,找过许多资产阶级的“专家”“名医”,都说无法医治,现在双双喊出了“毛主席万岁!”某研究所技术员王奇,为抢救锅炉,双耳被强大气鸣震聋,到过许多医院,都被判为“不治之症”,到这里治疗几天,也完全恢复了听力。一件件动人的事例,使我们感动得流出了热泪。
这些不知名的战士凭什么能创造出一个个的奇迹?一个同志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从杭州来了一位工人,治完了三个疗程,没有效果。这个工人感到:解放军已经尽到了责任,自己的病恐怕没有希望治好了,便悄悄地买了车票,准备回家。军医胡荣山知道这件事情后,心里很难过。他和治疗小组的同志一起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治疗这个工人的病。胡荣山激动地说:“聋哑病虽然还不能百分之百的治好,但是,我们要以百分之百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为阶级兄弟治病。”同志们在自己身上作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改进了一个又一个的治疗方案,终于使这个工人也有了听力,喊出了“毛主席万岁”!
从此,“要用百分之百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为阶级兄弟治病”这句话,成了全体医务人员的战斗口号。
老工人程焕章,今年五十岁,一岁时得麻疹变成了全聋哑。他跑过许多大城市,找过许多“名医”,都说他耳鼓膜严重凹陷,没法再治了。去年十一月,程焕章满怀希望来部队治疗。可是,治了一个来月,没有效果。负责治疗的卫生员李志贵感到有点为难。小李想:这个工人年纪这样大,病情这样重,能不能治好呢?小李这个思想刚一露头,就和百分之百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打开了“架”。这天晚上,他一边想着毛主席“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一边想着这个老工人的苦难家史,翻来复去地睡不着觉。程焕章,尝过日本鬼子的皮鞭,挨过地主、资本家的棍棒,当了几十年的牛马,好容易熬到解放,才重见了天日。一九五七年秋天,毛主席到他们工厂视察,当他见到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时,热泪直流,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在这最最幸福的时刻,他多么想放开喉咙高呼“毛主席万岁”啊!但是,他怎么也喊不出来。李志贵想到这些,决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征服这个老工人的“不治之症”。许多个日日夜夜,李志贵吃不下,睡不好。有一天,小李在一个穴位上给一个牙痛的患者扎针,这个患者反映耳底发胀,小李不由得心里一动:程焕章的病能不能从这里找到希望?李志贵立即在自己的这个穴上作深扎试验,果然感到耳底发胀。小李高兴得跳了起来,马上用这个方法给程焕章治疗,只扎了三天,这个聋哑了半个世纪的老工人就有了明显的听力,第一次含着热泪和大伙一起纵情高呼:“毛主席万岁!”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这个医院,没有专门的后勤供应,也没有专职的服务人员,为什么能把接待患者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我们参加了一次服务人员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医院的服务工作和后勤供应,建立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广大群众之中。
会上,我们听到了许多战士热情为病人服务的动人事迹。林业工人刘廷浩带着孩子刘恒澜来部队治病,由于工作离不开,只得把孩子交给卫生员吕启乾,自己返回工作岗位去了。这个孩子是全聋哑,还有尿床病,每次扎针,他都又哭又闹。不管孩子怎么难带,小吕总象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他拿着《毛主席语录》,给孩子打手势,耐心地教育孩子,要听毛主席的话,治好病为人民服务。他白天忙着扎针,晚上还忙着给孩子烤尿湿的被褥。这些,使刘恒澜深受教育,他悄悄地在小日记本上写着:“我要听毛主席的话”,“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从此,他积极配合治疗。不久,他的聋哑病、尿床病就全都治好了。
会上,我们还听到许多革命群众自动报名到医院为聋哑人服务的生动故事。部队驻地煤矿学校炊事员张明山,手腕负伤,刚动过手术在家里休养。听说部队要借用他们学校的一部分空房接待聋哑病人,他立刻到学校报名,要求下伙房为聋哑病人做饭。部队的同志劝也劝不住,医生跑来挡也挡不了。同志们对他说:“养不好伤,手要残废啊!”他回答说:“解放军同志能冒着生命危险闯开聋哑‘禁区’,我残废只手算个啥?”就这样,张师傅每天忍着疼痛,起早贪黑为聋哑病人做饭。
在这里,还传颂着许多“编外服务员”的故事。砖瓦厂老工人李守武,每天下班后和星期天,都带着理发工具到各个疗区为聋哑病人义务理发,经常很晚才回家。开始,他只想到为病人理发。后来,看到聋哑人一个个的有了听力,说了话,觉得光理发,不宣传毛泽东思想,还没有做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孩子和邻居的几个红小兵组织起来,成立了个“义务服务组”,为聋哑人服务。这以后,李守武把理发摊子一摆,几个红小兵就开始唱歌、跳舞、读报纸,宣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把毛泽东思想送到聋哑人的心坎上。
把聋哑医院办到五湖四海去
这天,我们到第三疗区,正碰上医务人员给一批病好离院的人办出院手续。这里出院也不一般。他们不发出院通知书,而是发给病人、家属每人一本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光辉指示。对有些病人、家属,还赠送一根银针。医院的同志说:“这件事应该表扬一位‘赤脚医生’”。接着,他们介绍了这件事的来由。
去年十一月,有一个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曲晶,看到《人民日报》刊登部队靠毛泽东思想打开聋哑“禁区”的消息,就拿着报纸去找大队革委会,要为大队四个哑巴扎针治病。她说:“部队的同志已经打开了聋哑‘禁区’,我们有责任搞好普及工作,为更多的聋哑阶级兄弟解除痛苦。”大队革委会坚决支持她。曲晶和一个老中医仔细研究了部队的经验,在自己身上做了试验以后,便开始为患者扎针。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四个聋哑人都能高呼“毛主席万岁!”为了感谢解放军,她专门带着治好的人来部队汇报。
这件事给临时聋哑医院的同志很大启发。他们想:全国的聋哑病人都到部队来治疗有许多困难,要是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批象曲晶这样的“赤脚医生”,把聋哑医院办到五湖四海,让聋哑病人都能就地治疗,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请曲晶给病人、家属、参观人员作了几天报告,在各个疗区开办了“毛泽东思想针灸学习班”,吸收病人、家属中有条件学习针灸的人参加。在学习班里,首先学习毛主席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然后再学扎针。全体医务人员,以极大的热情为工人、贫下中农培训这些义务卫生战士。为了让他们尽快掌握扎针技术,同志们把病房当课堂,把自己的身体当扎针模型,把治疗的过程当作教学的过程,一点一滴地传授治疗聋哑和一些常见病的扎针技术。
随着病人、家属和参观人员一批批离开这里,这个医院的治疗经验,在许多地方迅速传播。据北京中医医院等十多个单位来信反映,他们在这里参观学习后,派人到一些聋哑学校、聋哑工厂为病人治疗,在短时间里,就取得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疗效。许多病人、家属不仅学习了治聋哑,还学会了治疗一些常见病。
访问了这个临时聋哑医院,感触很多。使我们无比振奋的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正在亿万群众中空前普及,我们的伟大祖国,正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豪迈地开辟着共产主义的锦绣前程。 石流 思齐
(附图片)
长春试验器材厂五十岁的老工人程焕章,聋哑了四十九年。在三○一六部队卫生战士治疗下,已经恢复了听力。这是程焕章和卫生员李志贵在毛主席像前幸福地高呼:“毛主席万岁!” 思 齐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