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一副担筐话今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3-03
第5版()
专栏:

一副担筐话今昔
在高家大队杜屯生产队下乡知识青年住的地方,摆着一副担筐,扁担上写着“为革命挑重担”六个金色大字。提起这副担筐,是有一段来历的。
十月初的一天,阳光灿烂。一批城市知识青年,沿着毛主席指引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怀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强烈愿望,在贫下中农热烈欢迎的锣鼓声中,走进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山村,给队里又增添了一户“新人家”。
这件事,使贫农社员丁大娘乐开了花。她逢人就说:“毛主席太英明了。过去孩子进了大学堂,光想读书升官,不想革命,今天毛主席又把这些学生送到咱身边当老百姓,这真太好啦!”丁大娘想:应当怎样教育好这些后代,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呢?长在蜜罐里的人,不知道黄连苦。不从黑夜里过来的人,不知道太阳亮。丁大娘看到这些知识青年,幸福地生长在毛泽东思想新时代,满心高兴;想到这些知识青年还要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中摔打锤炼,又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丁大娘串连了一些家庭学习班,一起召开了欢迎会。丁大娘向知识青年赠送的第一件礼物,就是毛主席的宝书和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另外,她又赠给下乡青年一根扁担,一副担筐。丁大娘面对着这副担筐,一字一泪地讲述了这副担筐的经历。她说:“在吃人的旧社会,我就是用这副担筐,挑着孩子,从山东到关东,讨了几十年饭。今天送给你们这副担筐,就是让你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为革命挑重担,磨出一双铁肩膀,炼出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永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前进。”
知识青年们听了丁大娘的话,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一遍又一遍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他们纷纷表示:要一辈子走毛主席指引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一辈子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把自己锻炼成无限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现在,这副担筐已经成了下乡知识青年最心爱的东西。每次劳动,大家都争着挑这副担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