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葵花山下向阳花——记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牡丹江军马场十姐妹放牧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3-09
第4版()
专栏:

葵花山下向阳花
——记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牡丹江军马场十姐妹放牧班
在黑龙江省葵花山下的白桦川,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牡丹江军马场上有一个十姐妹放牧班。
这个放牧班的十姐妹,最大的才二十一岁,最小的只十七岁。去年四月,她们离开城市来军马场当牧工。一到牧场,她们就听说场里为了发展军马生产,要到深山里开辟新的放牧点,便坚决要求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她们豪迈地说:“我们不怕担子重,不怕困难多,哪里艰苦哪安家!”
十姐妹满怀革命豪情,手捧毛主席的红色宝书,背着背包来到葵花山下。这里遍地是荒滩,白雪茫茫,周围几十里没有一户人家。困难一大串,从哪里着手?班长李月荣把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挂在她们仅有的一座小草棚里,和姐妹们围坐在背包上开会。她说:“我们来到了偏僻的深山,也要关心文化大革命,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这样才不会掉队。眼下,咱们遇到了困难,就按毛主席的教导办事,办学习班。”于是,她们办起了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十姐妹肩靠肩,心贴心,联系实际畅谈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夜深了,她们讨论得越来越热烈。最后,她们拣来桦树皮,写上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导,挂在草棚里,表示她们在荒原上艰苦创业,为军马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开辟草场的战斗打响了。白桦川布满了灌木、荆棘,有些地方是湖沼地带,污泥没膝。十姐妹白天在滩上砍灌木,割荆条,疏松土质,把荒滩改成草场。手划破了,衣服撕碎了,谁也不顾这些,越干劲头越欢。晚上回来,十个人挤在小草棚里,睡不下,她们就轮班休息。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奋斗,十姐妹终于从荆棘中、泥坑里开辟出了新的草场。
在草场上,十姐妹坚持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放在首位。夜里,每天都要有两个人在草滩上值班守马群。寒冬深夜,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度,她们骑着马,冒着严寒,警惕地巡逻在草原上。在艰苦的环境里,她们坚持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在马背上坚持“天天读”,在马背上办学习班,在马背上开讲用会。夜里放牧,风停了的时候,俩人就骑着马并头前进,共同背诵毛主席语录,开展谈心活动,交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在暴风雪之夜,为了照顾马群,俩人要分散开,她们就在会面的短暂时间,互相赠送一条毛主席语录,然后各奔战斗岗位,与风雪搏斗。有时,暴风雪实在太大,不能会面,她们就放声高唱毛主席语录歌鼓舞自己。
十姐妹说:“对毛主席忠不忠,就看你学习毛主席著作用不用;看你能不能反复学,反复用。”在放牧班里,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好,大家就向谁学习,谁学了不用,大家就热情帮助。有一次,一个同志在困难面前产生了回城市的念头。为了帮助她,姐妹们大学大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以毛主席“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来要求自己,锤炼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忠心。通过学习,她们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十姐妹庄严宣誓:在葵花山下扎根、开花、结果,做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色牧工。
十姐妹艰苦奋斗改变了白桦川的面貌,白桦川这座熔炉锻炼了十姐妹。去年年底的一天深夜,大雪漫天飞舞,暴风怒吼。十七岁的张桂莲、张玉莉正在草滩上放牧,突然从山沟里窜出一群野狼,向马群扑来。马群一轰而散,满山遍野跑了起来。这时,这两个女战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跑饿狼,保住军马。她俩将马并头站住,互相赠送毛主席语录。张桂莲念道:“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张玉莉朗诵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俩人勇敢地向饿狼冲去,经过一个小时的搏斗,终于赶走了狼群。因为她们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工作中创造了出色的成绩,去年她们的这个放牧班被评为四好放牧班。人们称赞说:“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在白桦川培育了十朵向阳花。”
新华社通讯员(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