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2阅读
  • 0回复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建设新农村 福建省南安县蓉中大队学习大寨取得显著成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5-24
第5版()
专栏: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建设新农村
福建省南安县蓉中大队学习大寨取得显著成绩
福建省南安县蓉中大队广大社员和革命干部,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坚持两条路线的斗争,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兴修水利,大搞科学实验,把占全大队总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六百多亩易涝易旱的耕地,改造成为一年三熟、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五年来,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一九六三年是四十五万斤,一九六八年达九十五万斤。过去每年要国家补助五至八万斤粮食的缺粮队,变成了每年向国家提供五至八万斤粮食的余粮队,成为全县学大寨的一面红旗。
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 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
大寨的经验有千条万条,学大寨究竟学什么?
蓉中大队广大社员认为,学大寨,要学在根本上。大寨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为革命种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蓉中大队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绝大部分是沙垄田,烂泥田,还常常有旱涝灾害,收成很低;全大队人多地少,每人平均只有四分地。一九六四年,蓉中大队广大社员在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伟大号召的鼓舞下,决心以大寨为榜样,把蓉中大队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说:“人穷不可怕,只要有大寨的革命志气,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就没有改变不了的条件,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大队党支部决定上山开垦荒地。这个工程比较艰巨,但大家争先恐后,全体能出工的人都参加了向荒山要粮的战斗。贫农李成治六十多岁了,他不仅带领全家上山开荒,还和青年人一样,挑土上山,干得很起劲。大家劝他不要干这种重活,他还不服气地说:“我还要和‘老愚公’比个高低哩!”不能出工的老大娘则说:“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出一份力,我们抡不了锄头,可我们会做饭,看孩子,家里的事我们包了。”全大队社员齐心协力,经过七天的战斗,硬是把三十亩荒山变成了梯田。紧张的劳动刚一结束,广大社员又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奋战了两个月,修筑起了一个水轮泵和抽水机站,并且改造了一条长两千多米,宽二米半的水渠。这个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灌溉新开的土地,而且使全大队基本上实现了自流灌溉,保证了六百多亩土地的作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林副主席指出:“毛泽东思想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变成威力无比的精神原子弹。”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蓉中大队广大社员,发扬彻底革命的精神,“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经过几年的努力,又平整了四百多亩土地,增加了二十多亩良田,改良了土质很坏的山垄田、大水田、沙石荒地一百七十亩。
翻身不忘毛主席,丰收不忘支援国家建设。蓉中大队的广大社员,在粮食丰收以后,时刻想到国家建设和世界革命。一九六八年,第二生产队粮食获得大丰收,他们在超额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留足社员口粮和生产队储备粮之后,还把三十多担余粮卖给国家。他们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备战、备荒、为人民。”我们对国家的贡献,千担万担不嫌多,千年万年不嫌长,我们应该多卖余粮,支援国家建设,支援世界革命。”
狠抓两条路线斗争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蓉中大队的广大社员和革命干部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象大寨人那样,狠抓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几年来,蓉中大队广大社员和革命干部,经历了多次严重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
一九六二年,南安县党内一小撮走资派来到蓉中邻近的大队搞包产到户的试点,大刮资本主义复辟的黑风,疯狂推行大叛徒刘少奇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蓉中大队的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趁机出笼,公开叫嚷“我们要包产到户”,甚至威胁支部书记说:“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明天就要分田”。在这关键时刻,党支部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严重的思想的和政治的斗争”的教导,意识到这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如果不去战胜资本主义,贫下中农就要遭殃。因此,他们及时领导广大贫下中农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我国农业唯一的道路”等指示,联系本大队阶级斗争的实际,进行忆苦思甜,提高了大家的阶级觉悟,坚定了大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大家斩钉截铁地说:“要我们走回头路,受二遍苦,办不到!”蓉中大队的贫下中农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粉碎了一小撮阶级敌人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但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并没有因此结束。一九六四年,正当蓉中大队广大社员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准备改造农田,向荒山要粮的时候,县里的一小撮走资派在暗地里放出阴风:“你们蓉中人多地少,不管怎样,还是要吃国家统销粮!”妄图动摇蓉中人民战天斗地的决心。蓉中大队的贫下中农看穿了他们的阴谋,同他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贫下中农说,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有两只手,我们要干,要革命,谁要想阻挠我们学大寨,办不到!我们一定要学大寨人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艰苦奋斗精神,拚死拚活也要平整耕地,向土地要粮食,决不向国家伸手要东西。一九六五年冬,几个生产队一齐上,花了四千多工,修好了新水渠,填平了旧水沟,夺得了几亩耕地,打响了向荒地要粮的第一炮。接着,全大队迅速展开了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经过三个春冬的艰苦奋斗,改直了弯沟,平整了池塘、土地四百亩,扩大了耕地三十亩。……蓉中大队的广大社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大搞科学实验的群众运动
蓉中大队的广大社员,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大搞科学实验,实行科学种田,大大提高了农田单位面积产量。
一九六五年,根据“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大队和生产队纷纷建立了干部、老农、青年三结合的科学实验小组,从本队的生产实际出发,进行科学实验。为了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们首先推广了早稻良种“矮脚南特”。当时,有的人怕冒风险,说:“新种没种过靠不住,还是种老种稳当。”针对部分社员的这种思想,科技小组组织他们参观先进单位,结合实际,大讲科学种田的好处,打消了他们的思想顾虑,并进行了重点推广。试验结果,试点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四十五斤,比老品种增产七、八成。这一事实教育了广大社员,他们说:“以前讲千斤稻,不敢相信,现在亲眼看到了。”这样,全大队很快形成了一个群众性大搞科学实验的新局面。
蓉中大队进行科学实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过去这里种甘薯,都是采用外地的种苗,往往由于种苗质量不好,赶不上季节,结果既增加了成本,又影响了产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党支部提出自繁自育良种的要求。科技小组自己动手育苗,起初育下的薯块好久都不发芽,经过反复试验,认真总结经验,发现是因为地温太低。在农机站的帮助下,他们采用塑料保温催芽的办法,终于培育出一种适合本地的薯苗,产量比老品种提高将近一倍。
几年来,通过大搞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逐步找出了生产斗争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中,回乡知识青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晋江专区革委会 南安县革委会
本报工农兵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