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破“读书无用论”,为革命上山下乡——和正待分配的知识青年谈谈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9-06-08
第4版()
专栏:

破“读书无用论”,为革命上山下乡
——和正待分配的知识青年谈谈心
河北省宝坻县革命委员会常委、窦家桥大队下乡知识青年 侯隽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鼓舞下,广大革命知识青年怀着革命的豪情壮志,纷纷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决心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这是极为可喜的现象。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也有一些知识青年受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读书做官论”的影响,对上山下乡的意义认识不清。他们不是认为有了文化就不能再当农民,就是认为当农民不需要文化,说:“早知读了书也得当农民,何必上学?”这种“读书无用论”,实际上是“读书做官论”的翻版。
且不说有了文化就不能再当农民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我这里只谈一谈农村里是多么需要有文化的青年人。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现在农村里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拿我们窦家桥大队来说吧,近几年来,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批判资产阶级,还修园田,打机井,大搞农业科学实验,发展电力灌溉,这一桩桩,一件件,那一样不需要文化知识?那一样不需要我们知识青年?今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农村需要更多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人。
高中、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他读的书到底有没有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叫有用,为谁而用。那种抱着“读书为做官”、“求学为求名图利”,看不起贫下中农的人,他的文化知识到农村没有一点用。听毛主席的话,树立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他的文化知识在农村就大有用武之地。一九六二年,我在北京良乡高中毕业以后,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宝坻县史各庄公社窦家桥大队安家落户。刚到农村,我的热情很高,决心很大。可是,一遇到艰苦的环境,思想产生了动摇。后来,在贫下中农的教育下,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树立起为贫下中农服务,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思想。几年来,我和下乡、回乡知识青年一起,在劳动之余,办民校,办壁报,编写村史、家史、本村两条路线斗争史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文艺材料,还搞农业科学实验,很受贫下中农欢迎。我们窦家桥大队,过去有一半耕地是洼碱地,贫下中农形容这些地是“春季碱如霜,秋季水汪汪,保种不保收,亩产半石粮。”我们下乡知识青年和这个大队的干部、老贫农一起组成一个“三结合”的科学实验小组,共同研究出了根治洼碱地的办法。经过三年苦战,在洼碱地上第一次获得了亩产玉米五百斤的好收成。我们科学实验小组还搞了合理密植、改良品种、改进播种方法等多种试验,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的文化知识在改变窦家桥面貌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革命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文化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不够用。
为什么有的知识青年会产生“早知读了书也得当农民,何必上学”的思想?我觉得他们还是受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毒害。大叛徒刘少奇大肆贩卖“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引诱青年把读书看作是向上爬的阶梯,是捞取个人名利地位的资本。现在随着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读书做官”这条路被堵死了。于是有些人就反过来说“读书无用”,这实际上是不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种思想充分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和革命不彻底性。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缺点,只有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才能克服。”一些抱有“读书无用”思想的青年同志,更有必要积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斗争的风浪中,滚一身泥巴,换一副新思想,彻底改造世界观,把自己改造成为受贫下中农欢迎的知识分子,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画新图,开新宇。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